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MBA是什么?MBA到底有多神秘?讀MBA的都是哪些人?MBA報考條件是什么?自己夠不夠條件呢?下面小編就來簡單說說。

      最近有人問小編:

 

我最好的高中同學和兩個同事今年都讀MBA了,他們也建議我考慮考慮,說對我將來的職業發展會有很大幫助的,說得我都有點動心了呢!

 

 MBA聽上去就很牛的樣子,不知道我夠不夠條件,是不是能申請上呢?

 

 說實話把,我從小一直有個名校夢,可是高考失利沒考上心儀的大學,這幾年的工作把我的棱角磨的差不多了,人也懈怠了。

 

 最近聽他們這么一說,又燎起了我的心中之火呢!

 

 這樣的疑惑很多朋友都有:MBA是什么?MBA到底有多神秘?讀MBA的都是哪些人?MBA報考條件是什么?自己夠不夠條件呢?下面小編就來簡單說說。

 

 MBA—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碩士),雖然說這也是個master,但在很多人看來似乎是高于其他master的一種學歷,足以可見在這個MBA頭上籠罩的不僅是光環也有迷霧。

 

 中國近些年MBA教育有點泛濫成災,質量參差不齊,人們對MBA的認識也有了變化。

 

 從幾年前只要能讀上MBA,尤其是國內外頂級MBA就幾乎等同于找到令人羨慕神往的行、金融咨詢界工作的保障,

 

 到當前對讀MBA這個機會成本巨大的投資持觀望和擔憂的態度。

 

 的確,MBA教育的某些內容是無法看到短期效應的

 

 某著名商學院的校友在回答哪些課程對他們最有用時,許多人反映前三年金融、會計、數量分析等“硬知識”最有用,

 

 后三年戰略、營銷等課程最有用,十年以后組織行為學、管理溝通技巧等“軟知識”等最有用。

 

 對于去海外讀MBA的人來說,國際視野、海外經歷、外語溝通水平等這些“軟素質”的乘數效應更是會在若干年后才真正得以發揮它們的作用。

 

 客觀的講,大多數立志讀MBA的人是想進入商界金融資本市場的職場人士,對他們來說MBA是職業發展的跳板,加速器和轉換器。

 

 國內MBA項目大多青睞有豐富經驗與發展潛質的商業人才

 

 部分高校公開資料顯示,學校錄取的MBA學生所處行業集中在金融、IT/電子/通信、商業銀行等。

 

 顯然,對圈內人而言,名校的MBA是在業內安身立命的必要條件,所以及早擁有一流MBA學位是進入職業快車道的不二選擇。

 

 MBA這么好,那是不是誰都能報呢?當然不是,國內MBA報考條件中學歷要求為: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

 

 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強制性要求工作經驗主要是因為很多商學院采取案例教學,MBA教學過程中會要求學員結合自己的工作案例進行講解,

 

 如果不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這將是一個很大的難題,虛構的工作經驗是經不起推敲的。

 

 但部分學校數據顯示,現在申請MBA的人群有年輕化的趨勢,80后、85后甚至90后正逐漸成為報考主力。

 

 在2016年MBA入學前各項基本情況調查中,報考人群中25%的報考者工作年限為3—5年,32%的報考者工作年限為5—8年,這兩個群體數量最為突出。

 

 MBA學生的職位亦呈現下滑趨勢

 

 浙江財經大學MBA學員中,部門主管、經理和普通職員職位占比例最高,均為38%;總經理、總監級別僅占8%。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MBA學員入學前工作職位中部門經理的占比最大,為39%;

 

 其次是專業技術人員和一線員工,分別占21%和19%;

 

 總經理、總監級別僅占9%。

 

 但是,不論申請人的背景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MBA是一項影響你一生的投資。

 

 對于這樣的一種投資,在付諸行動之前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自己是否適合讀MBA,更重要的是讀MBA的目的何在,

 

 不只是單單為了頭上那頂光環。

 

 一旦下定決心了,準備好這會是條異常艱苦的路,但走好了之后你會覺得收獲無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