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促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規范管理,2016年9月14日,我國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對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做出了明確要求。
《通知》強調,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授予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據此可知,《通知》發布生效之后,MBA學生不論是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符合畢業要求的即可獲得相應學歷證書,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MBA學位標準的即可獲得相應學位證書。自此,全日制與雙證、非全日制與單證之間不再有任何關聯。
問題一
“非全日制”文憑會影響含金量?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哪些因素決定了文憑的含金量?
一般而言,在同一學歷層次(專科,或本科,或碩士,或博士),通過不同學習形式所獲得的文憑,含金量上的差別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
培養方案:培養方案是否有差異?
授課師資:授課師資是否不同?
學習過程:學習資源是否豐富?學習參與度如何?素質能力是否得到提升?
考核標準:要通過哪些考核才能獲取畢業證書?
注:個體的差異,如個人優勢,努力等主觀因素,不作為本文所討論內容,下同。弄清楚了這些,我們就不難區分其差異了。
新政后,考生對于MBA文憑的含金量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問題:
1.“全日制”和“非全日制”MBA證書差異
同一所院校的“全日制MBA”和“非全日制MBA”在招生考試,選拔難度,培養方案,授課師資和考核標準這五個方面,都執行相同的政策和標準,在質量上并無不同要求,因此兩者的文憑在含金量上不會存在太大差異。但在學習過程上會有所不同,也請考生注意。
“全日制MBA”
優勢:
No.1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參與課程的學習,更扎實地掌握管理理論和工具;
No.2可以更多地利用學校資源,參與或組織各類學生活動,積累資源,鍛煉軟技能;
No.3可以將檔案和戶口遷入學校,就讀時享有在校研究生相關待遇(不同高校,稍有差別),畢業時可按政策申請當地的落戶機會(不同省市要求不同);
No.4參與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計劃,可以爭取一些只開放“校招”的工作機會。例如:金融行業的量化分析崗位,咨詢行業分析顧問崗位,大企業的管理培訓生項目,國有企事業單位招收受應屆生招聘項目等。
劣勢:
No.1就讀期間,沒有固定收入;再加上需要支付一定的學費,并準備生活費,對財力上有一定要求;
No.2離開工作崗位,中斷了在行業內的積累。畢業后,要面臨重新尋找工作的挑戰。
“非全日制MBA”
優勢:
No.1保持現有工作,持續保持對行業內的關注及相關經驗,資源的積累;
No.2可以帶著工作中的問題來學習,并迅速將學習到知識應用到工作中去,解決工作上的問題,助力職業的提升;
No.3財務上壓力相對較輕。
劣勢:
No.1如果你選擇的是統考MBA,對學習能力要求較高。一般課程采用的是集中授課,如何在短期內掌握所學課程,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問題二
我是否應該報非全日制項目呢?
這個問題,也可以解讀為哪些人適合非全日制項目。每位考生應該先想清楚:我為什么要讀MBA,再決定是報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職。
小編之前已經分析過全日制和在職MBA項目的優缺點,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類:
全日制MBA適用人群:
1.尋求職業轉換者;
2.有創業意向者;
3.剛畢業,工作沒多久的年輕人。
在職MBA適用人群:
1.統考MBA——這種方式也同樣適合相對比較年輕的學員,機會成本相對來說還是很大的,一邊上班,一邊復習功課,同時兼顧—難,知識很容易被遺忘,學習壓力較大;
2.中外合作辦學MBA——適合企業家和公司決策層管理者,對國際一流的MBA學位有需求,將來走向國際市場的;
3.工作忙碌,處于事業黃金階段的申請人,無需像統考那樣,等待4年左右時間,才能拿到碩士學位證書。
不論學位政策怎么變,如果你沒有找到適合你的類型,那么這些變化和他們所帶來的價值對你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你所選擇的道路不適合你自身的發展。提醒大家,你選擇的項目是否適合你,對你的意義比文憑本身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