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4月15日,復旦MBA和上交MBA在同一天召開宣講會,可以說是上海灘MBA競爭態勢的縮影。通過招生政策,我希望尋求一些趨勢的解讀,為MBA備

  4月15日,復旦MBA和上交MBA在同一天召開宣講會,可以說是上海灘MBA競爭態勢的縮影。通過招生政策,我希望尋求一些趨勢的解讀,為MBA備考者更好的看清自己所適合的項目。

 
  要點1:關于提前面試重要性的對比
 
  復旦今年強調全員提前面試,背景優秀和良好的進入面試,一般的淘汰。可以理解為不參加MBA提前面試,基本你就無緣復旦了。
 
  而交大則只寫原則性需要參加提前面試,根據往年情況,不參加提前面試,筆試后進行面試進入交大也是非常可能的。因此對于交大來講,如果競爭市場不是高度激烈,參加提前面試的重要性就遠低于復旦。背景不強,筆試制勝,在交大是完全可能的。
 
  從兩校參與宣講會的人群來看,復旦的女性多不少,同時很多具備突出的形象氣質,有企業管理者的整體感覺,這點上明顯強于交大。交大的整體年齡偏小,男生更多,更多是希望通過MBA提升收入的人群。
 
  要點2:對于筆試能力重要性的要求
 
  復旦分為ABC三個線,并且沒有國家線承諾。剛剛結束的一年,分別為220,205,175,更為夸張是單科線的英語要求分別為80,70,60,這還能砍掉很多總分過了的人。可以說如果你的英語不行到不了60分,復旦基本就沒戲了。很對人仔細研究復旦會發現還有一個D線130分就夠,我不對這個項目深入評價。但如果你只是個普通的申請者,這個線跟你不會有什么關系。
 
  對比之下,交大對于面試優秀的申請者,則支持國家線直接錄取,且有三分之二的名額是這樣錄取的。其他人則按照筆試分+面試分+附加分進行排序。對于背景優秀的人來講,交大的筆試要求遠遠低于復旦。但如果你是筆試突出的人,考上交大又比復旦更難,因為復旦至少考到220的A線就可以,交大在面試分上只要不想收人,你考多少都不夠。
 
  要點3:兩個學校的收人風格和級別
 
  在宣講會來看,2個學校4個分享學員,全部是外企背景,充分體現了復旦交大仍然是外企導向非常強的。并且復旦的風格更重一些。他們良好的職業化程度,形象氣質溝通表達上的優勢,仍然是學校看重的。但同樣的,外企的缺點在于基層收入相對更高,但中層收入不高,天花板又注定很難走向高層。復旦和交大在宣傳冊上都沒有公布考上MBA學員的年薪情況,交大甚至在宣傳冊都沒提MBA學員的背景情況。但在宣講會中,交大的招生老師說在職班薪酬在38萬左右。這和外企中層級別的平均值非常接近,我估計復旦在40-45萬之間。要求筆試成績越多,錄取者的年薪就肯定相對更低,在這點北京和上海的對比之下會更明顯。清北人只要求國家線后,年薪水平可以說一路上升。
 
  要點4:恐怖的收人數量
 
  復旦要收800人,交大650人。如果不算全日制兩個學校各100人,交大一個班在深圳,在職班兩個學校就要收1200人!在北京,清華北大人大三個學校在職也就收800多人,勉強超過復旦一個學校!
 
  首先這對于上海其他高校是一個災難,由于上海優質生源外企背景很多,本身很多優秀的頂尖人才會考慮留學或中外合辦項目,造成一些分流。復旦交大要招到足夠優秀的學生已經要擴充到長三角區域。招生數量的擴張,會使得原來已經收人困難的其他MBA項目進一步下探生源質量,甚至面臨無人可來的情況。這個沖擊最大的,應該是上財,同濟了。
 
  從這個角度,以后上海灘的MBA,如果不是復旦交大,基本更沒辦法提了,即使是復旦交大,其學歷的競爭力價值也會大幅度下降。招生人數和口碑質量成反比是必然的規律。你不可能指望收800學生的質量,還能和收400人時去相比不下降。從這個角度,如果拿下清北offer,長期角度會比復旦交大更有價值。
 
  -------清北復交人的跨地域考量--------
 
  在火車提速之后,北京上海的時間成本更低了。北京地區的人去上海上學,上海地區的去北京上學變得更為可能,如此考慮的人也越來越多。也因此,在不考慮地域因素的情況下,我們分析一下哪些人適合對應的學校項目。
 
  從大宏觀上看,目前清北人的競爭比復交激烈。從實際上來看,北京地區的申請者申請上海地區名校很容易拿到offer,反之則難度非常大。北京地區的優勢是薪酬和級別更高,在背景上更好的產生優勢,雖然面試能力不占優勢,但還是能通過。反之上海地區的外企背景,普遍有天花板和收入不高的問題,雖然職業化素質和面試更強,但很多時候都進不了面試。
 
  對于外企相關,在北京能上清北的比例在下降,平均年薪接近70,這個級別的外企申請者比例并不多。在北京,北大更看重有國際化背景的學生,但并不一定是在外企。外企的天花板和薪酬級別,是申請清北的最大困難點。也因此,在北京對于經理級別,年薪30-40左右的申請者,復旦交大會比清北現實很多。在能考上復旦和人大的情況下,以事業為重的人更可能考慮復旦這個選擇。反之上海地區如果薪酬尚可學歷非常突出,爭取清華可以作為一個選項。
 
  對于金融相關,關于金融中心之爭不發表意見,但清北金融申請者比例和質量明顯更有優勢。如果年薪超過60甚至80,上海的同學就可以更多的考慮北京的選項,擴充在北京的人脈。當然,異地考北京學校,這個時候清華是最好的選擇,有針對異地生的班級設置。
 
  對于創業,民企,建議還是多利用本地資源,異地并非最好的選擇。無止境的加班和會議估計也不允許異地求學。而不在北京也不在上海的同學,這個時候就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和級別來定位選擇。相對來講,背景強優先考慮背景,學習能力強考慮上海。
 
  希望逆襲,能考上就行的人,策略如何呢?
 
  綜合背景相對差,如何選擇?先申請人大,人大過了就是國家線了。同時申請復旦,復旦進了面試,就等于最差的結果,也能夠以高分錄取。如果復旦沒進面試,就交大拼分。
 
  學歷相對差,如何選擇?先試北大,再試復旦。都不行,人大,最后交大拼分。
 
  面試相對差,如何選擇?在同等級別和收入的情況下,上海地區的面試能力更強,面試相對不強的人可以多嘗試清華,人大。
 
  全日制好像沒提?我認為所有考全日制的人,清北復交都應先申請再說,完。
 
  北京地區的政策細則都還沒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