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人決定考研之后,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備考計劃,學習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后期發現很多東西都沒復習,哪里都想學,但是哪里都無法下手了。
很多人決定考研之后,也沒有一個完整的備考計劃,學習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后期發現很多東西都沒復習,哪里都想學,但是哪里都無法下手了。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下考研到底要做個怎樣的規劃,要如何規劃,希望下文能夠幫助到小伙伴們。
一、舉例
目標:
明年考上XX大學XX學院碩士研究生
初試總分目標:XXX分,公共課:XX分,專業課:XXX分。
計劃:
七月初—八月底:第一輪復習(注重課本及基礎知識,夯實基礎)
七月:熟悉課本,開始第一輪課本閱讀
數學:完成數學全書高等數學部分
共XX頁,每天XX頁,XX天完成
第一周:完成XX頁
第二周:完成XX頁
……
英語:閱讀練習;背單詞;翻譯練習
完成《XX英語閱讀理解精讀200篇》共200篇,每天7篇,29天完成。
第一周:完成28篇
第二周:完成28篇
…
……
專業課:完成
共XX頁,每天XX頁,XX天完成
......
對于已經決定考研的人來說,中期目標是完全固定的,就是考上研究生,而短期目標則是由學習計劃所決定,那么基本可以不考慮目標管理的問題。但是,考研絕對不是生活的全部,我們還是要考慮自己長遠的目標,把那些能夠幫助自己實現長期目標的事情收集起來,等考完研之后時機成熟再做。
有了目標之后,我們就應該著手將目標分解??忌涎芯可墙Y果,那么怎樣達到這樣的結果呢?我們應該一步步將其分解為可以完成的小目標,下面是一種分解的思路:
初試400+:
1.英語75+
閱讀:做題練習,透析試題文章(XX遍)
翻譯:了解翻譯基本技巧;試題練習,題目與全文翻譯
寫作:試題寫作練習;對照范文修改
2.政治75+
1000題(XX遍)
歷年試題
沖刺題練習和背誦
3.數學125+
數學全書
660題(XX遍)
試題練習
考前模擬題
4.專業課125+
閱讀課本
整理框架,做筆記
關注熱點,整理相關材料
做往年試題,熟悉出題風格
同樣,上面只是一個例子,很多地方都可以再細化,你必須自己去做一遍,思考一下自己在每一科要達到目標需要做到什么,逐級分解,細化到每本要看的書每一遍閱讀練習要做到什么程度。
目標列表雖然細化了目標,但是我們需要加上時間限制才能得到真正的計劃,我們先按照一個大體框架(例如可以用上文三輪復習+最后備考階段的框架)對所剩下的時間做一個劃分,然后根據每一階段的特點將具體的細化目標填進去,就可以得到類似于上文的計劃。
但是在制訂計劃時有兩點要注意:
第一,不要太細化,最小單位到周即可,前文的“每天XX頁”不過是每天行動的參考,而非硬性任務;
第二,不要太超前,一周結束才制訂下周的計劃,一月結束才制訂下月的計劃,一個階段結束才制訂下個階段的計劃,所以上文才會有“待安排”的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