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2021MBA提面時間即將開始。攻讀MBA,需要結合自身職業、人脈、工作地、通勤時間、院校MBA項目側重方向等方面,綜合考量與自身實力相匹配的院校。
近期持續為大家推出MBA院校系列解讀,方便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商學院項目。(根據往年招生信息匯總)
01 項目簡介
【專業代碼】:125100
【學習方式】:全日制、非全日制
【招生人數】:全日制20人;非全日制100人
【學制】:全、非全均為3年
02 報考條件
(一)基本條件: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熱愛祖國,服務人民;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勤于學習,注重合作;身體健康,符合規定的體檢標準。
(二)學位學歷條件(考生學位或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后,到入學時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經歷者(2017年9月1日前獲得本科畢業證書)。
2.獲得國家承認的大專畢業學歷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經歷者(2015年9月1日前獲得畢業證書)。
3.已獲碩士、博士學位,到入學時有兩年或兩年以上工作經歷者(2018年9月1日前獲得學位證書)。
03 項目特色
經濟類學科強大支撐
經濟與管理學院是重慶師范大學為適應高等教育改革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于2006年整合原管理學院、經濟與政治學院和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相關資源應運而生。學院設有工商管理、經濟學、市場營銷和人力資源管理等4個系;現有經濟學、市場營銷、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公共事業管理等5個本科專業;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政治經濟學、數量經濟學等4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有經教育部、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批準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 “管理科學與工程(教育經濟與管理方向)”、“區域經濟學(人力資源與勞動經濟方向)”、“數量經濟學(經濟與金融管理方向)”等3個專業和在職攻讀農業推廣碩士學位(MAE)“農村與區域發展”1個專業;有《政治經濟學》、《金融學》、《管理學》和《微觀經濟學》等4門校級精品課程;有校級重點建設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和校級重點人文社科基地“統籌城鄉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系統分析與仿真” 各1個。自2004年以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自然、社科基金項目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0余項和校級項目57項,獲得省部級獎勵6項,出版專著和教材36 部,發表學術論文570余篇。
多元化的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2人。其中專任教師65人;教授5人、副教授25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16人;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重慶市 “322”重點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人、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及資助計劃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博士12人(另在讀博士15人)、碩士48人,所占比例為81.1%,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占全院教師的比例為44.6%,45歲以下專業技術人員比例為86.2%。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323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94人,中職碩士研究生200余人,農業推廣碩士80余人。
明確的發展定位
學院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這一根本。全力打造具有“經濟學家的精明、管理學家的睿智、戰略家的遠見、哲學家的思辨和演講家的激情”的復合型人才。目前,學院已與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專業實習實訓合作協定;學生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設計大賽、 ERP沙盤對抗賽和商務談判模擬大賽等活動中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中“組合地嵌式垃圾箱”項目獲重慶市金獎、全國銀獎,“祈禱少女”項目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中獲重慶市銅獎;2003級工商管理班榮獲“全國先進班集體”榮譽稱號;學院是校“就業工作先進集體”。
04 培養方式
智慧金融與企業會計、大數據與企業管理創新、電子商務與物聯網營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組織變革與戰略重構、商務策劃與服務營銷等。
05 學費、獎學金
(一)學費:全日制、非全日制學費均為每年12000元,三年共計36000元,按學年度繳納。
(二)獎助學金:
(1)全日制:學生若自愿將人事檔案轉入重慶師范大學,可按照國家及學校規定享受助學金6000元/人•年;獎學金3000-20000元/人•年(覆蓋面70%)。
(2)非全日制:第一志愿報考錄取的初試成績排名前20%以內,可一次性獲取3000-10000元不等的入學獎學金。非全日制不調人事檔案。
06 學位授予
在規定的學習時間內修滿學分,畢業論文答辯通過,經學校學位委員會審核合格,授予工商管理碩士畢業證書與學位證書。
07 近四年分數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