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2017年4月14日,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華夏基石管理咨詢集團董事長彭劍鋒應邀出席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高層管理論壇,并以“創變時代的逆勢成長—重構組織與人才生態”為題發表主題演講。以下觀點根據現場演講實錄整理編輯。
企業家的三大困惑
第一:方向看不清;第二:組織不給力;第三:人才跟不上。這三個問題即戰略、組織、人力資源之間的關系。企業在新的變化環境中,如何進行戰略選擇,如何通過戰略創新尋找新的成長藍海,新戰略性的成長空間是什么?企業如何打造新的核心能力?企業需要思考未來在哪成長,如何成長,靠什么成長的問題。
企業成長的三條路徑
企業要思考如何成長,要認清三條道路。第一條,技術創新的方向。技術、產品創新的方向在什么地方,技術產品創新的方向決定著企業的業務結構和產品結構。第二個就是商業模式創新,所謂商業模式創新,如何創新客戶價值創造的方式,尤其是在產業互聯網時代,如何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去重構消費者價值、客戶價值。第三個就是企業基于戰略的并購重組,運用資本杠桿。企業如何運用資本杠桿,收購兼并,做產業整合。
關注消費者變化和組織與人之間關系
無論是實體企業或是新經濟的虛擬企業,企業面臨的最大困惑是未來的組織會朝什么方向發展,未來需要什么樣的組織變革和創新。關鍵因素有三個。第一驅動力因素:消費者需要變化驅動組織變革,不僅包括客戶需要還包括員工的需求變化驅動組織變革。第二個驅動因素:互聯網與共享經濟在顛覆新的組織模式,在重構組織與人之間的關系。第三個驅動因素:技術革命與智能生產在催生新的組織生產方式,在重構人機關系與生態。
評價組織狀態的六大維度
第一,看這個企業有沒有活力,活力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活力主要是指組織價值創造的活力,為什么現在組織變革最核心的就是要激發活力?因為客戶需求變化太快,客戶對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能夠快速響應客戶的需求,必須要激發組織的活力。
第二,組織效率:點效率、線效率、面效率。點效率就是崗位效率,工作行為效率,線效率就是工作部門之間的效率,面效率就是價值鏈的效率。
第三,協同。協同產生價值,一個企業內部如果出現本位主義,局部思考,如果大家內耗、扯皮,內部交易成本就高,一個組織最重要的通過什么樣的組織變革能夠提高內部的協同,要協同產生價值。
第四,組織的共享,組織如何去放大組織的價值。就在于每個人借助于公司的知識管理平臺、信息平臺、資源配置平臺等提高利益的共享。
第五,衡量一個組織好不好,看速度。客戶價值實現與運行速度,整個組織與內部運行體系能不能一體化。
第六,主動變革意識,如果一個企業缺乏危機意識,被動變革,固步自封,不開放,不包容,限于過去成功的思維,這個組織必將被時代淘汰,被變化淘汰。
未來組織模式及八大特征
第一,簡單、自然、極致。在未來的生態體系之中,組織不是被設計,而是在圍繞客戶需求的變化,不斷迭代不斷優化。
第二,未來的組織叫生死循環,向死而生,自我進化。企業要遵循生態的規律,主動融入,不斷增強組織的自適性,實現價值重構。
第三,未來的組織可能是動態、混序,隨需而變,未來的組織可能是水一樣的組織。未來生態組織一定呈現出多種形態,比如平臺化、網絡化、矩陣狀、蜂巢化,或者這多種形態共存于一個組織內,隨需而變、動態平衡。
第四,基于價值鏈,無限鏈接,共同治理。未來的組織治理方式,將以共同的價值為導向,共事、共擔、共創、共享。
第五,自然生發,自我驅動,自下而上的創新系統。創新是生態性組織的核心特征,可能來自于末端,而不是來自于頂層。
第六,開放聚合,跨界融合。開放是生態型組織的基本屬性,越開放,你越能吸收宇宙能量。于企業而言,就是要固守道義,摒棄投機心態,以開放包容、共贏共生的心態去建立自己的生態行價值體系。
第七,未來組織是競爭激活,適者生存,鍛造“基石物種”。生態最大的特點是演變與進化,生態中的各個物種既相互依存,又有競爭和制約,如此才能生生不息,強調競爭,適者生存。
第八,自組織,自主管理,大平臺+小前端,這是未來生態型組織的一種模式。企業平臺化,為各類通過自組織方式形成的小前端提供生長和創造價值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