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他,是一個老師,是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所的教授;他,也是一個作家,著有多部代表作之余還曾與陳坤合作推出《行走》一系列作品;他,現在更是一個創業者,是昊達文化的創始人。

費勇 著名學者、作家
現為昊達文化創始人、昊達生活方式研究院院長、唐寧書店聯合創始人,并兼任暨南大學生活方式研究院聯席院長、教授、博導。主要作品有《不焦慮的活法:金剛經修心課》 、《不抑郁的活法:壇經修心課》等修心課系列,另有《行走指南》 、《時尚的哲學》等學術著作、散文、譯著多種。

兼顧著多重身份,一般很多人可能都會覺得分身乏術。且不說生活質量如何,在面對如此大量的工作下,很容易就會變成僅僅為了生存而生活的工作族。

 

而費勇老師卻正好相反,他覺得在這樣的一種狀態下對他而言反而是一種放松,享受的生活方式。他認為,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一種幸福,而這種滿足感,是生活里面不可或缺的。

 

除了保持規律的飲食作息、適當的運動以及減輕工作壓力使身體保持健康以外,費老師所說的幸福感,其實也是他提出研究生活方式的另外一個重點。
 

費老師認為,現代人更多地追求生活質量之余,互相之間暗地里有太多的比較。當發現自己的生活過得跟別人不一樣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產生更多的焦慮。而這種焦慮,恰恰就是令到人們覺得沒有幸福感的根源。

 

其實,過好自己的生活,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狀態和位置,生活得舒服、從容,這才是現代社會所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

 

能把自己的興趣當成工作來養活自己,每天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面,像費老師現在的生活狀態,實際上是許多年輕人向往的生活。

 

但是在節目中,費老師也提醒大家,把自己喜歡的事情發展成為自己的工作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跟條件的。在你決定要把興趣跟工作統一起來之前,首先要考慮兩點:一是衡量自己的能力是否適合這個工作;二是這種愛好是不是可以持續一輩子的。

 

如果答案是不確定的,那么其實默默地在生活中為興趣留出一片位置,讓興趣成為你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總之,大家要理智對待興趣與工作之間的關系,在興趣還不能成為養活你的工作之前,還是可以堅持讓它成為你生活中有溫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