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國內外財經界高層、知名專家匯聚陸家嘴,圍繞“全球視野下的金融改革與穩健發展”、“全球金融體系面臨的不確定性與應對策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金融服務創新”等議題展開充分、熱烈的討論。一起來聽聽他們的真知灼見!

原工行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姜建清:

 

全球化是當今重大課題,“走出去”是實現產業金融的重要途徑,抓住我國實施“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通過發揮經驗和專業優勢,發揮杠桿效應,帶動全球資本共同參與中東歐產業投資,牽頭安排股權、貸款、債券、租賃、衍生品等綜合金融服務;發揮金融信息中介作用,提供投資資訊、開發顧問和可行性研究等服務,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廣泛和深入的合作。

 

交通銀行董事長牛錫明:

 

關于金融業的開放和改革創新,雖然現在有一定風險,但中國金融業的開放步伐不應該停止,改革創新的步伐也不應該停止。在應對危機方面,只要改革創新開放做得好,我們就能成功應對;要是我們后退封閉起來,就很難從容應對。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用生:

 

我國經濟運行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和挑戰:產能過剩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矛盾突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存在,區域分化仍在加劇。要解決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從供給側和需求端兩端同時想辦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和必然需求,也是長期艱巨的過程。

 

中國農業銀行副行長張克秋:

 

圍繞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們認為必須正確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一是去杠桿與服務實體經濟的關系;二是降成本與金融價格機制的關系;三是要正確處理好去產能、去庫存與防范金融風險的關系。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首席信息官張青松:

 

如何提升融資的質量與效益?首先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也就是說要保證稀缺的資金投向服務于“三去一降一補”的結構性改革這一重大目標,避免資金空轉,避免脫實向虛;其次要堅持效率原則,要有針對性地提供信貸、股權、債券等多種資金來源,切實降低社會的融資成本;第三,要堅持在更高層次、更大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和統籌。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鄭楊:

 

沒有金融支持的科創是一個貧血的科創,沒有科創支撐的金融是一個沒有后勁的金融。促進科創中心和國際金融中心的聯動發展,我們考慮主要在四個方面推動:一是加強政策聯動。要把雙方的特點優勢需求結合起來,提高政策協同效應。二是加強機構之間的聯動。深化金融機構和科創企業之間的交流。三是加強人才的聯動。需要懂金融、善于運用金融的人才。四是加強信息的聯動。通過搭建各類信息共享平臺,讓科創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信息對稱的情況下進行交流。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金融學講席教授王江:

 

如何面對金融體系的風險以及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一方面是通過改革增加我們的韌性,在碰到外來沖擊的時候,能夠盡量降低影響;另一方面是增加自身的結構穩定性,提高抗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