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中國的對外知識產權費用的支付增長早就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也將大概率地變得更為強大。

       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的關稅最近已經達到了1930年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及其貿易官員經常指責中國不尊重知識產權、無償竊取美國的發明、設計和其他形式的知識財產,而美國許多媒體也理所當然地重復著這些指控。本文將以數據為基礎、以跨國比較為框架來評估中國對國際知識產權的保護情況。

  曾幾何時,你走在越南、印度或墨西哥的大街上,輕易就能找到外國電影和音樂的盜版DVD及CD。而今一切都數字化了,即便盜版行為可能并未收斂,但游客不再那么容易看到盜版生意了。但一般而言,發展中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要比富裕國家更弱。需要探究的問題不是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有無改進之處,而是與收入水平相比,中國做的是否比期望的更好或更糟?

  為獲得系統性證據,我們研究了每一個國家向外國專利、版權和其他知識產權持有者支付的版稅及許可費情況。這些數據都收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所編制的國際收支統計數據中。數據表明,一個國家的收入水平與該國對外知識產權支付金額之間具有密切關聯,這兩個變量的對數呈清晰的正線性關系。如下圖所示,平均而言,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對外知識產權支付就會相應增加1.85%。這就意味著,一般而言,隨著一個國家變得更富裕——隨著其經濟向技術尖端和資本密集發展——其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往往會加強。

  如果中國企業總是盜用外國知識產權而不給予補償,那么中國的對外知識產權支付相對其收入水平應該明顯偏低。然而,我們考察了1997年至2017年中國人均對外知識產權支付的數據(圖中紅線)之后發現,情況并非如此。在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其知識產權支付低于可比收入水平國家的國際平均線。而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中國每年的知識產權支付都超過了這一平均水平。

  中國對外知識產權使用費的支付一直追隨著、甚至超過其整體經濟增長率。2000年,也就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前的最后一年,中國支付給外國持有人的知識產權費用總額僅為13億美元;到2017年,這一數字已經增至287億美元,意味著年均增長率為20%。相較之下,同期所有國家對外知識產權支付的年均增長率中值僅為9.5%。中國知識產權支付的年均增長率比法國(7.9%)、韓國(6.5%)和墨西哥(-1.9%)都要高出許多。人口規模與中國相當的印度,其知識產權支付增長率也與中國相當;但其2017年支付總額為65億美元,僅為中國的22%。

  判斷中國知識產權保護有效性的另一種方法是看跨國公司在哪里開展業務。跨國公司不愚蠢,它們是不愿意進入一個會大規模侵占其知識產權的市場的。即便在貿易戰硝煙彌漫的2018年,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里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首選目的地(此前十年皆是如此)。事實上,在所有國家中,只有美國吸引的FDI超過中國。

  當然,不同的人可能從這同一組事實中得出不同的結論。一方面,你可以說與美國和其他高收入國家相比,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還做得不夠,因而其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仍有進一步強化的空間與必要。另一方面,你也可以指出,中國的作為與其發展階段、收入水平相比并不糟糕或并不需要特別關注。事實上,中國的對外知識產權費用的支付增長早就超過了國際平均水平。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其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也將大概率地變得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