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要讓EMBA真正重視培養質量,就必須改革目前的國家授予學位制度,而建立新的學位認證制度,即學校自主辦學、自授學位,學位含金量由專業機構認證和用人單位認可。

  教育部日前下發《教育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見》。根據《意見》,從2017年起,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統一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招生,考生參加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全國統一入學考試,由教育部劃定統一的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分數線并向社會公布,培養院校按照國家統一招生政策自主錄取;自2016年12月1日起,各培養院校不再自行組織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考試。

  由于我國EMBA招生,就由培養單位自主招生,沒有全國統一考試,而讀完EMBA,可授予碩士學位,因此,近年來EMBA成為一些企業高管、高官曲線獲得碩士學位的一個通道,加之一些培養機構追逐利益,完全不顧培養質量,把EMBA變為高管、高官聯誼的俱樂部、會所,成為藏污納垢之地,輿論一直呼吁要對EMBA進行整頓。2014年,中組部曾發文嚴禁領導干部參加高收費的培訓項目,其中就包括EMBA項目。

  教育部將EMBA納入全國統一招生,這是希望嚴把“招生關”,以此治理EMBA招生、培養的混亂局面。把EMBA招生納入統一入學考試,貌似可以規范招生,可卻與EMBA對人才的培養要求背離――統一入學的筆試考試,能考出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和經驗嗎?不要說類似EMBA這樣的研究生培養項目不宜采取統一筆試招生的方式,就是學術性碩士,過分看重統一入學考試,也把考研(微博)變為應試,不利于引導學生重視學術能力發展,我國在學術碩士招生中,也在大力推進免推(免試推薦)招生改革。治理我國高校EMBA招生、培養的亂象,必須改革我國的學位授予制度,同時推進學校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為何EMBA項目會演變為高校販賣碩士學位的通道?這是因為我國實行國家授予學位制度,有的高管、高官報考EMBA項目,就是為混一個碩士學位,為自己“貼金”,而一些高校也看準了高管、高官的需求,專心投其所好,不是按教育項目來設計教育內容,而是從回報學位以及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角度來推進所謂的EMBA教育。嚴把“招生關”,可以提高EMBA的入學門檻,可是,這無法根本消除混學位這一問題。要讓EMBA真正重視培養質量,就必須改革目前的國家授予學位制度,而建立新的學位認證制度,即學校自主辦學、自授學位,學位含金量由專業機構認證和用人單位認可。如此,參加EMBA項目者,就不可能為混一張文憑去讀EMBA,而會認真思考讀這一項目的教育回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微博)的MBA、EMBA,就沒有納入國家授予文憑(學位)的體系,從辦學起,就自主招生、自主培養、自授學位,而由于其嚴把教育質量關,學校辦學得到國際認證,也得到我國社會的廣泛認可。

  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只把“招生關”是難以解決問題的,可我國近年來,除了在“招生關”上做文章之外,在具體的培養過程方面,很多學校采取的共同做法是“寬出”培養模式,要么“嚴進寬出”、要么“寬進寬出”,EMBA即屬于“寬進寬出”。或許有人認為,“嚴進寬出”,總比“寬進寬出”好,但其實,不管嚴進還是寬進,“寬出”都意味著沒有質量保障,而且,“嚴進”和“寬進”也非以有無統一考試而論――我國通常把有統一考試、且招生分數高,視為“嚴進”,然而,這是十分簡單、粗放的評價方式,一所學校要科學選拔適合本校培養目標的人才,不能采取單一的考試評價模式,而必須建立能評價人才能力、素質的模式。

  這就需要大學實行現代治理。我國有的EMBA培養機構,完全放棄招生標準和培養標準,發展到需要由教育部門來統一舉行考試的地步,這是因為這些機構是行政治校,辦學嚴重行政化和功利化,只追求現實的利益。要治理這一問題,應該堅定推進學校辦學去行政化與功利化,建立現代治理結構,具體而言,應該成立獨立的、能發揮作用、負責學校教育事務和學術事務管理、決策的教授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由教授委員會領導的招生委員會制訂學校的招生標準,并監督實施,再由教授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的教育標準和學術標準,也就是說,讓辦學回歸教育和學術本位,這才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國家教育規劃綱要明確提到要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但在面對現實問題時,我國教育部門卻沒有以改革的思路,去解決現實問題,往往還是用行政的思路,這只能治標而不能治本,而且還會強化行政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