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考研是選拔性的考試,命題人會運用各種方法來提高試卷的難度,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因此,在掌握邏輯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與理論的基礎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丟分情況,同學們還需要注意命題人給我們設置的“陷阱”。

考研是選拔性的考試,命題人會運用各種方法來提高試卷的難度,拉大學生之間的差距。因此,在掌握邏輯的一些基本的方法與理論的基礎上,為了避免不必要的丟分情況,同學們還需要注意命題人給我們設置的“陷阱”。
 
今天小編整理關于“2020考研管綜:命題人的“陷阱”,你跳進去了嗎?”內容,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練習過程中能對這些“陷阱”有所規避,更好的提高自己。
 
陷阱1:閱讀量大
 
邏輯部分的題目一般題干都很長,這一部分30道題目,閱讀量有7000-9000字之間,這就是命題人為考生設下的第一道陷阱。面對過長的題干,如果沒有學會抓住關鍵信息,在考試中很浪費時間的。管理類聯考中做題時間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同學們要學會抓住關鍵信息,拿到一道題目快速瀏覽一遍,與我們題目無關的背景鋪墊、定義等信息就不要去看了。
 
陷阱2:不正常的提問方式
 
除了一些常見的提問方式之外,需要在做題時候注意比較特殊的提問方式。比如“以下哪項除外,均可以解釋上述現象?”、“以下哪項不能對上述現象提供解釋?”、“以下哪項不能加強上述結論?”等等,像這樣的提問方式就屬于比較特殊的問法,也是命題人給我們挖的陷阱,需要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去注意的地方。因此,為了避免出錯,在遇見不正常的提問方式時,標記出來,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才能避免丟分。
 
陷阱3:“能”與“最能”
 
有些同學在做題時往往看見“能”就覺得這五個選項中只有一個能加強或者削弱題干,看見“最能”覺得有其他選項可以加強或削弱。實際上,在考試中命題人很可能運用“能與最能”來誤導我們,所以,在做題目時,無論提問方式中出沒出現“最”,都應該去選擇最契合的那個選項。
 
面對即將到來的暑假,即備考的強化階段,同學們要開始題海戰術,大量的刷考研試題,那希望同學們在刷題的過程中養成好的做題習慣,這樣才能避免在不必要的地方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