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2017年各院校MBA、MPAcc、MEM等管理類聯考項目復試調劑招生工作接近尾聲,全日制or非全日制的學習方式再次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

自2016年9月14日,教育部下發《關于統籌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后,明確界定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研究生概念,糾正了以往認為雙證研究生就是全日制、單證就是非全日制的錯誤認知,此舉“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不僅對在職研究生教育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更是引起了準備參加MBA、MPAcc、MEM等管理類聯考考試考生的極大關注與討論。

 

教育部下發《通知》之后,與這類考試密切相關的院校、媒體、培訓機構、考生等對此也展開豐富的討論與猜測,形成了各式各樣的結論。在我看來,這樣的調整更像是再正常不過的教育改革行為,大家不必對政策的變革產生過于激烈的反應。

 

一、招生比例反映院校的培養計劃

 

從目前已查到的全日制與非全日制招錄比來看,各院校的培養目標更傾向于培養非全日制的考生。

 

從院校的角度來看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受以下某種原因影響:

 

1、《通知》發布時,各院校研究生院的招生指標已經確定,導致2017年的招生政策并沒有做大范圍的調整;

 

2、大部分院校持觀望態度,沒有明確的執行計劃,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或一批“牽頭院校“成為試點/案例供參考;

 

3、院校的服務管理團隊規模有限,非全日制比重高更適合進行日常管理;

 

4、MBA考生的職業現狀更符合用非全日制的形式進行培養的模式;

 

5、其他(歡迎在微信底部留言討論)。

 

從本質上來說,院校不可能也不會因為學習方式的不同而對學生區別對待,依舊會根據這兩部分考生的特點制定嚴格有效的學習計劃,確保大家能夠在2至3年的時間里真正有所收獲,能夠對職業發展產生有利的幫助。

 

二、人才需求方會不會糾結全日制or非全日制

 

對于參加MBA學習的同學來說,不管你是選擇何種學習方式,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讓自己的職業發展、自我價值在畢業之后有明顯的變化。當大家在糾結全日制or非全日制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換一種思維來看待這個事兒,從人才的需求方—企業主,來看看他們的想法。

 

首先我在很火的互聯網人才招聘平臺“拉勾網“上,以學歷為標簽搜集了企業對高管的招聘需求:

 

1、CMO

 

本科學歷-114個需求

 

碩士學歷-2個需求

 

本碩比=57:1

 

2、品牌總監

 

本科學歷-191個需求

 

碩士學歷-4個需求

 

本碩比=47:1

 

3、投資總監

 

本科學歷-203個需求

 

碩士學歷-37個需求

 

本碩比=5.5:1

 

從這三類高管的招聘需求來看,本科的學歷已經能夠明顯的滿足絕大部分的市場要求。我就此也聯系了幾家公司的HR,他們有幾點基本一致的認知:對于高管,學歷只是衡量人才的一個基本條件而已,如果能有碩士學歷,的確能達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企業主更看重的是你的職業背景、戰略管理能力,而創新能力則是一個強有力的加分點。談及對MBA的招聘需求,他們更希望從名校招聘畢業生,全日制or非全職日并不是他們關注的要點,甚至有個別HR認為全日制的學習方式會成為職業發展的阻礙。

 

我們每一位同學考MBA,都是為了讓自己更好、更有價值,所以當大家在糾結選擇學習方式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看待這件事兒,把目光放得長遠一些。

 

三、本是同根生,為何逼自己

 

這次我們回歸到招生的起點來看看這件事兒,MBA、MPAcc、MEM等管理類聯考考試的內容。不管你是選擇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入校的程序都是不變的的:采用同一份試卷、同樣的面試標準、同樣的分數線、同樣的閱卷規則、同樣的復試標準。《通知》也明確強調,統籌管理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獲得雙證,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既然所有的標準都是統一的,那為什么非要逼著給自己貼上一個全日制or非全日制的標簽呢?

 

四、盲目押注毀一生

 

全日制與非全日制的學習模式,從目前來看是有兩個極其明顯的差異:

 

1、畢業證書上“學習方式”的差異;

 

2、在校學習方式的不同。

 

全日制基本都是周一至周五上課,非全日制周末上課或者一個月集中幾天上課。到底哪個好?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全日制需要脫產學習,可以讓大家在畢業多年后重歸校園(沒解決感情問題的同學順便可以來一段校園戀愛,找到知己),感受濃濃的學習氛圍,靜下心來與老師、同學深入交流;非全日制的在職學習模式,即可以邊工作邊學習,又不會有明顯的經濟壓力。

 

脫產在校學習,你所能遇到的機遇與挑戰是有限的,不能象非全日制那樣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學習的知識與實踐結合起來;而非全日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受到的干擾因素會更多,這對學習內容的吸收也是有一定的影響。

 

全日制、非全日制,表面上看起來是三個字和四個字的區別,但是究竟哪種形式才是你的菜,一定更要深思熟慮,不要盲目跟風選擇,要綜合考慮自己的經濟基礎、家庭情況、職業發展等關鍵因素,如果這點判斷能力都沒有,那你真的不適合參加管理類聯考的考試。

 

五、如果金錢是左右你決策的唯一指標

 

坦白的說,全日制與非全職的學費、獎助學金有著明顯的差別。下面這個表單可以明顯的展示出這兩種學習方式的差異,

 

如果金錢是左右你決策的唯一指標,結果很清晰。

 

六、你已經很優秀,無需再迷茫

 

對于有意參加MBA、MPAcc、MEM等管理類聯考考試的同學來說,與同齡人相比,這個決定已經能夠證明你們是一群積極上進的優秀青年!

 

職場環境競爭愈發激烈、身邊比你優秀的人的越來越多,大多數人都遇到了職業發展的瓶頸,有的人不思進取、不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你們,而立之年的你們,仍愿意在背負著眾多壓力的情況下到校園中繼續學習充電,讓自己變得更有價值,這是需要付出極大的勇氣與精力的,但你們做到了!

 

既然你們已經決定再一次開始,那就不要過于在乎學習路上的種種干擾,不迷茫、不糾結,果斷選擇適合自己的,奮斗吧!

 

編后語

 

無論如何選擇,只要是自己的選擇,就不存在對錯后悔。過去的你不會讓現在的你滿意,現在的你也不會讓未來的你滿意。所謂一個人的長大,也便是敢于慘烈地面對自己:在選擇前,有一張真誠堅定的臉;在選擇后,有一顆不拋棄不放棄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