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相信很多人會認為“商場如戰場”,商業中的角逐和爭斗,本應是男人們的“游戲”。而在MBA這場申請游戲中,以培養未來商業精英為目標的MBA項目,對待女性申請人和男性申請人也是平等的嗎?
培養未來的企業家、商界精英,是特指的男企業家,男精英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稍顯敏感的話題:女性在MBA申請中是平等的嗎?
男同學和女同學們都可以來猜測一下,哪一方的申請優勢更大呢?
我們先來看一則哈佛大學第一任女性校長在2010年發布的決策:招生規則中的性別改革——增加招收女性學生的數量。
因為這樣一個決策,2013級畢業的MBA學生成為了實驗的小白鼠,而在實驗的過程中,被招進來的女學生們卻產生了諸多的抱怨:學生們認為商學院的環境對她們充滿了敵對,因為她們總會因為是女性而被評頭論足,被貼上“聰明女”和“火辣”之類的標簽。也因而,許多非常優異的女學生選擇沉默,保持低調,以免遭被言語“攻擊”。
哈佛商學院也發現了這一點,此外,他們還發現對于女學生們來講,他們的校園榜樣太少了,即便在教職人員當中,女性教授的比例也只有20%,因此,哈佛商學院開始了更驚天動地的改革,提高學習環境中女性的比例,以便為女學生們梳理更多的榜樣。最終,在2013級學生畢業時,無論班級中的性別比例,還是老師的構成,女性的數量都大大提高了,這一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和勝利。
當然了,不少的男性學生對此表示不滿。當今,在2017年,商學院招生當中的性別之爭仍在繼續。商學院仍然在面對性別比例平衡的問題。
那么,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在MBA申請當中女性是否是平等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其實在招生中,女性申請者并不平等與男性申請人,相反的,比男同學們在MBA的申請競爭中更具優勢。
正如上面提到的哈佛商學院的改革,幾乎所有的商學院都在關注女性學生的數量,希望將該數量盡可能平衡。由于在西方,商業確實更被看做男人們的游戲,更多的西方女性傾向選擇當一名house wife或者普通職員,這也是社會在工作分工中,對女性有著不平等,以及我們常常說的“玻璃天花板”的現象所造就的。因此,女性對于MBA深造的需求并不強烈。
在MBA申請中,商學院為了盡可能平衡這一性別比例,女生的數量就更傾向于從其他國家的女性申請者中來湊,這也是為何我們所看到的,在國內的MBA申請人數統計中,獲得M7 offer的學生,女生的數字比男生要多得多。根據一位Wharton的校友透露,Wharton曾經在一年的MBA招生中錄取43位中國女性申請者,而當年錄取的中國男性申請人僅為2人。
看來,性別女,在申請中也是占據天然優勢的呢!然而,即使商學院如此的努力想要達成男女生比例的平衡,一般情況下的班級構成,仍然達不到50:50,女生的比例基本在36%左右(最高的比例也只有40%,來自UC Berkeley)而最低的商學院只有20%的學生為女性。
優勢的反面
但是,申請中的優勢并不能抵消在就職競爭中女性的劣勢,這也是為何商學院會考慮到這一點,仍然會招收更大比例的男學員。如何為女性學生帶來更多的職業機會,有更好的職業提升與發展,這就是各大MBA項目最大的議題了。
畢竟MBA學習是一項投資,精明的學生都會關注投資的回報率,MBA畢業后的就業數據和機會才是去讀與否的硬道理,降低女性在職業發展中的歧視與玻璃天花板,如何吸引更多的女性申請人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劣勢的反面
當然,從另外的一個角度說,優勢與劣勢就像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就業問題為女性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商學院也給女性申請者開出了更有利的學習條件。
由于女性在職場中的收入水平普遍低于男性(職業性別歧視所導致),商學院發現女性學生申請比例少的另一大緣由是高額的MBA學習費用。因此,商學院開始為女性成立更多名目的獎學金,增大獎學金比例。這也是為何,你會發現,在MBA申請中,拿到獎的女生數字總是比男生多,此外,一些優秀女性獎,女性企業家獎等等項目,也是專門為優秀的女性申請者單獨開設的獎學金名目。
可見,商學院在吸引更多女性學生的性別平衡問題上一直在努力,雖然中國的男性申請人們可能感覺到更多的不公平和不安。但畢竟,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平等的,而女性與生俱來就會遭受到更多不平等的對待。
不是俗語有云:公平總是在長遠處,你在一處收到的不平等對待,終將會在另一處補償回來。在MBA申請這件事情上,女性學生們大獲全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