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管理”一詞,伴隨著工業社會沒落而式微;“運營或領導”一詞伴隨著信息社會興起而式盛。

  從十年前開始接觸企業運營管理,也給很多的企業管理層設計過學習體系。仔細回想下,幡然發覺“管理”一詞式微,“運營”或者“領導”一詞式盛,兩者差別在哪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改變呢?
 
  這是一個學術的話題,也是一個時代的話題。我不是一個純正的運營管理從業者,就從發展的角度,談談自己的見解,就是基于時代角度。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運營”?(為了工整對仗可以理解為“領導”,但我更傾向于“運營”一詞)
 
  管理是在既定目標下,如何調動可控的資源,有效且高效的達成目標,是“術”的層面大展手腳。保證單位時間內生產率最大化,是管理的精髓。
 
  運營是在愿景戰略下,如何想方設法整合一切可用資源(涵蓋內外部),構建最優的模式和最佳流程,奔向愿景方向。是“法”的層面規劃和統籌。調動內外部資源,構建范式達成愿景目標是運營的精髓。
 
  管理和運營是處在不同層次和維度。認知中管理的提升方向必然是運營或領導,反證會領導會運營的人必然會管理?
 
  真的如此嗎?
 
  這個命題在工業時代必然是成立的,一個人從基層管理上層到中層管理在爬到高層管理,高層管理就到了領導級別;但是到了信息時代,這個向上迭代的過程似乎不那么說的通呢?
 
  “管理”一詞,伴隨著工業社會沒落而式微;“運營或領導”一詞伴隨著信息社會興起而式盛。
 
  1、工業時代的穩定性需要管理“用最好的方法和工具驅動同質性高的員工實現效率最大化”
 
  工業時代是一種商業模式生存時間更長的時代,一個被市場接受的商業模式,可以維持至少50年的發展期(如汽車制造業)。只要具備“市場+產品+生產+組織”有效的搭配模式,可以維持百年的發展。“市場+模式”定了,企業間拼的就是“效率——資源的有效組合模式”,即如何在單位時間內生產和銷售更多的產品(忽視科技帶來的“質”的變革)。這個競爭模式下,“會管理、會管控”必然對企業來說是最重要的。企業需要管理者驅動“同質性高的員工用最好的方法和工具實現效率最大化”。
 
  2、信息時代的不確定需要運營或領導“在快速迭代的商業環境下時刻保持創新和快速決策”
 
  信息時代到了,商業模式層出不窮,且出現或消亡在一瞬間。工業時代長長的產業鏈被分割,只要占據產業鏈上任何一環都能催生一個巨大行業。1.0時代計算機產業,由處在上游的純軟件的系統開發商如微軟,下游的硬件和設備開發商如IBM,還有支撐和豐富應用的內容開發商組成;2.0時代,以產品、內容為依托的商業模式創造了一個又奇跡;更甚到今天,不需要任何產品,純資源整合平臺或資源新組合方式,這種更為簡單的商業模式也取得極大成功。
 
  在這個時代,任何一個商業模式生存周期能達到50年可以算是奇跡,能取得20年的長足發展都不容易,更多是3-5年生命周期。如從互聯網1.0搜索時代,2.0交互+內容時代;3.0共享時代,加起來不到30年的時間。現在大勢已經從互聯網轉移到人工智能,這更是一個產業的變革。從計算機到互聯網發展再到人工智能時代,變革速度一代快于一代。
 
  對于處在急劇變化大勢環境中企業來說,“不確定”的環境是既定事實。在成功的商業模式在輝煌的成績“守城”必然是走向死亡,如雅虎。唯有“變革創新”,才能避免淪落為“末路英雄”。
 
  2.1環境的不確定性。對應到對企業內的管理或者創業而言,很多時候創業者或老板也無法在迷霧中看到或看清楚正確的方向,這是一個領頭人帶著一個團隊摸索中前進的過程。處在中層,不再是工業時代只要打百分之百確定的打“伏擊戰”,他面對的是“百團大戰”,作戰策略,物資籌備等都需要自己去籌劃。因此,“管理”一詞式微,“運營”一詞式盛。
 
  “會領導會運營”成為中層及以上必備的能力。對接運營或領導,必備的是大局觀、決策力、統籌力。要能在“變化的迷航”中探索,要在關鍵的時刻勇敢的Say"YES"或“NO”。
 
  2.2企業組織的裂變。成千上萬“小而輕”的組織快速產生的能量不低于一個傳統的大型企業,企業中管理層級變短,一個“好的運營者”足夠領導一個團隊。
 
  “小而輕”的創業組織,“扁平化”的組織架構才能跑的更快,傳統的長長的生產鏈,科層化的組織玩不轉了。因此,一個管理型的人才不再需要從“基層-中層-高層-頂層”這樣爬梯子了,天時地利下一步到“運營”將越來越普遍。
 
  反過來一個好的運營者如果拿到工業時代未必會是個好的管理者,因此,它們之間必然不是階梯式上升關系了。如微信的開發者張小龍,他不是企業管理者,但是他玩轉的是他微信團隊。
 
  2.3“小而輕”的組織必然是高度異質化的。工業時代管理的是“高度同質化的員工”,是一個管理一批同一工種的員工,如車間管理。到了信息時代,一個組織員工異質性增大,他們可能來自不同國家,有不同的信仰,不同專業,不同背景等。因此,不能再用管理的手段去舒束縛,而應該是領導或運營手段去驅動,驅動他們的創造力,匯聚這些異質化的力量。
 
  
  伴隨著商業模式越來越簡單化,可以遇見的是一個企業必不可少的是“一個戰略家+一個運營者+一個手藝者”;一個大的企業是“一個戰略家+N個運營者+N個手藝者”組成,共同致力于產業鏈的某一環;當然還有更輕便的就是“一個運營者+一個手藝者”組成的高效的黃金搭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