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大學教授的地位越來越低,尤其是商學院的教授。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狂奔眼下改變大學與市場的匹配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
目前,中國的商學院教育基本上“空對空”型 。師資力量主要是三種類型:完全理論型、半理論半顧問型、東拼西湊講故事型。理論型給我們的完全是脫離中國實際的西方式標準化流程,而眼下中國的實際情況卻是剛剛明白標準化是什么東西,深入根本就談不上,我們的管理實踐階段也就是美國20年代的水平,這就導致了課堂上老師自娛自樂、學生睡眼朦朧。半理論半顧問型給我們的是少數老師參與過的咨詢項目的流程,成功與否就另當別論,似乎我們對此類老師比較認可,實際情況呢?無非就是老師拿些其實自己所做實際上并不能完全反映企業實際情況的資料來大侃理論(因為一般企業是不會給外聘專家顧問一手資料的),以至于現在很多案例已經被講到令人嘔吐的地步。第三種類型則是天才型老師所擅長的,空對空的故事包括黃色笑話在內的段子保證讓你從頭笑到尾,第二天卻記不起任何有用的東西。
看看西方的商學院很多教授出身企業家,很多企業
希望商學院能夠多些向陳春花、胡祖六、黃鐵鷹、馬云之類的實戰理論兼具的老師,這樣我們才能提高得更快、走得更遠。
當然了,也不排除國內個別優秀的商學院在這方面積極的做出了探索。但要告別商學院課堂滿是故事段子的局面恐怕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