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指責和抱怨不能改變什么,不如換一種方式。生活中,你會發現:自己認為好的,對方不一定認為好。當這種情形出現的時候,你的指責和抱怨也會緊隨其后,目的是想讓對方能夠明白你的一番苦心和善心,但往往事與愿違。
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想要達成良好的人際溝通,就需要你隨時調整你的溝通方式。你可以試著這樣想:“假如我贊美他的話,會發生什么?”指責和抱怨沒有給我們帶來實惠。生活中有誰沒有受過指責和抱怨?又有誰沒有指責抱怨過別人呢?其實不順心時,指責和抱怨也算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可以減輕當事人的怨憤和惱怒,緩沖不良情緒對人身體的傷害。
可是除此之外,指責和抱怨還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可以真正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嗎?可以讓我們和家人之間的關系更和諧嗎?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順風順水嗎?可以讓我們越來越討人喜歡嗎?這些問題真的需要我們認真考慮了。
喬治是一家機械公司里的安檢人員,他工作的內容之一,就是檢查員工們是否在工作時戴了安全帽。他在工作期間,每回看到有員工沒有戴安全帽,就會厲聲指責,并搬出一大堆公司的條文規定壓人,并以強硬的口氣命令員工把安全帽戴上。被他指責訓斥的人當時會戴上帽子,但是喬治的命令口氣傷到了他們的自尊心,并且出于逆反心理,每當喬治一走,他們就會故意把帽子重新摘下來,還經常在背后辱罵喬治。
知道了這些后,喬治非常生氣也覺得很委屈。自己明明是為了同事們的安全著想,可人家并不領情。可憐的喬治并不知道,指責不僅沒有助他很輕松很愉快地完成工作,讓同事心悅誠服的帶上安全帽,還使他和同事之間的關系惡化。如果他不改變策略的話,看來局面是很難扭轉了。
有兩個獵人,他們各自獵得兩只獵物回家了。甲獵人的妻子見后冷冷地說:“怎么只有兩只呀?”獵人不高興了:“你以為很容易打到嗎?要不你去打打看?”整晚兩個人心情都很郁悶。第二天,獵人故意空手而回,讓妻子知道打獵不是容易的事。抱怨并沒有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獵物,還讓他們的關系因此緊張起來。得不償失呀!相反乙獵人就幸運極了,他的妻子看見他帶回兩只獵物,驚喜地說:“你竟然打了兩只!”乙獵人心中歡喜,一身的疲憊似乎都被妻子的驚喜趕跑了。兩只算什么呢,第二天他盡力打回來了四只。
指責和抱怨究竟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實惠呢?甲妻子是發泄了心中的不滿,可是她的話令辛苦了一天的丈夫很不舒服,讓丈夫感受不到勞動被尊重的快樂。乙妻子的做法就很聰明,她也知道兩只獵物不能維持多久的生活,可是她更知道打獵是辛苦的,并不容易,抱怨也不能改變打來兩只的事實。
無疑,在生活中我們幾乎都受到過指責,聽到過抱怨,而指責抱怨只是讓我們心情不爽,甚至寧愿一錯到底。我們也幾乎都嚴厲地指責過別人,抱怨過生活,那么指責過抱怨過之后,有改變嗎?人們相互之間的抱怨、批評、指責除了引發矛盾,破壞好心情以外,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因為我不喜歡被指責,不喜歡聽抱怨;你也不喜歡;人人都不喜歡。既然人人都不喜歡被指責聽抱怨,而事實上指責和抱怨也不能給我們帶來實惠,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再抱著它們不放呢?在這點上,美國著名總統林肯就做得相當理智。
在美國南北戰爭中,林肯剛剛任命的一位將軍因為耽誤了戰機,錯失了殲滅敵人的機會。知道此事后林肯非常生氣,盛怒之下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指責這位將軍。不過,那封信一直到林肯逝世都沒有發出去。因為他深知指責沒有任何意義,它對事情不會有一點幫助,只會把事情變得更糟。所以,指責和抱怨他人是沒有用的,除非他自己想明白。
正如卡耐基所說:“一百次中有九十九次,沒有人會責怪自己任何事,不論他錯得多么離譜。我們用批評和指責的方式,并不能使別人產生永久的改變,反而會引起憤恨。不要責怪別人,要試著了解他們,試著明白他們為什么會那么做,這比批評更有益處,也更有意義得多。”
贊美箴言既然指責和抱怨并不能達成你的意愿,為什么不換成贊美這種方式呢?
如果你放下了不滿的情緒,傳遞出美好的信息,那么回饋給你的也許會超出你的所想。每個人都有被重視、被贊美的欲望,掌握了一定的贊美技巧,不但能在工作中幫你談成一筆大單子,還能改善你的人際關系,即使在生活中也讓你受益匪淺。
贊美可以得償所愿。
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本質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贊美。”可以說,需要贊美是人的本性,贊美對影響他人有著一種神奇的力量。有了贊美,人們將會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受到周圍人的稱贊,希望自己的真正價值被認可。雖然處在極小的天地里,仍然認為自己是小天地里的重要人物。一個女人向鄰人抱怨某藥房對她服務不周,希望鄰人代她轉告藥房老板。
第二天女人去藥房時,老板熱情歡迎她,并立即給她配好藥方,還說如果她有什么需要,可以隨時來找他。后來那個女人跟鄰人談起此事,說:“你把我的不滿轉告了他,真有用。”“噢,不是,我沒有那樣做,”鄰人說,“我只是告訴他你很佩服他的樂業精神,說你覺得他的藥房是你光顧過的最好的藥房之一。”
喜歡聽好話、受贊美是人的天性之一。每個人都會因受到社會或他人的贊美,而得到自尊心和榮譽感的滿足。當我們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贊賞,并感到愉悅和鼓舞時,會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從而使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縮短、靠近。我們通過贊美來緩和氣氛,促進交流,并運用“贊美”的智慧來引導對方的心理,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幫助我們達成心愿。
比恩?崔西是美國的一位圖書銷售高手,他曾經說:我能讓任何人買我的圖書。他銷售圖書的秘訣只有一條:非常善于贊美客戶。一天,比恩?崔西到某家公司銷售圖書,辦公室里的員工選了很多書,正要準備付錢,忽然進來一個人,大聲道:這些跟垃圾似的書到處都有,要它干什么?
崔西正準備向他露一個笑臉,他接著一句話沖了過來:“你別想賣給我,我肯定不會要,我保證不會要。”“您說得很對,您怎么會要這些書呢?明眼人一下子都能看得出來,您是讀了很多書的,很有文化素養,很有氣質,要是您有弟弟或者妹妹,他們一定會以您為榮為傲,一定會很尊重您的。”崔西微笑著,不緊不慢地說。
“你怎么知道我有弟弟妹妹的?”那位先生有點興趣了。崔西回答:“當我看到您,您給我的感覺就有一種大哥的風范,我想,誰要是有您這樣的哥哥,誰就是上帝最眷顧的人!”
接下來,那人以大哥教導小弟的語氣說話,崔西像對大哥那樣尊敬地贊美著,兩人聊了十多分鐘。最后,那位先生以支持崔西這位兄弟工作為由,為他自己的親弟弟選購了五套書。
崔西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其實,我心里很明白,只要能夠跟我的顧客聊上三分鐘,他不買我的圖書,那是不可能的。因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要改變一個人,最有效的方式是,傳遞信心,轉移情緒。
而要想迅速控制一個人的感性,最有效和快捷的方法就是恰如其分的贊美。喜歡被別人贊美是人性弱點中的本質特點之一。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說:“人類最深刻的沖力是做一位重要人物,因為重要的人物常常能得到別人的贊美。”沒有人愿意受到批評和指責,哪怕這批評和指責是極有道理的。即使是婉轉而間接地指正出別人的錯誤,也會在被批評者心里留下不快。
但是,贊美就具有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有一個學生讀中學時,學校離家很遠,交通也不方便,他只好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小屋子。那地方很好,低矮的鐵柵欄顯得院落非常別致和整潔,四周的景色也很優美,而且安靜極了,正是讀書學習的好場所。
然而,那并不算貴的房租,對于像他這樣的寒酸學生,仍是負擔不起,他很自然地就想到了減租。然而,幾位算得上“過來人”的師兄堅決地勸他不要那樣做,并告誡說房東“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家伙,頑固得在當地出了名。”
學生知道用一般的辦法肯定不行,必須另外想辦法,于是,這位學生暗藏心機地給房東寫了封信,大意是說住滿整月后準備遷出,希望月底之前他抽空來處理此事,那封信的語氣十分客氣委婉。實際上他根本不想搬走,只希望減少租金。 [FS:PAGE]
幾天后,房東果然來到他的屋子。或許這樣的過程正是學生早就預料到的。這位學生熱情地讓座為他泡茶,充滿和善地同他聊了起來。沒有開口提房租過高的事情,而是談論他如何滿意這里周圍的環境,贊揚房東眼光獨到,欣賞他管理房子的方法,并告訴房東他非常愿意繼續住下去,只是限于經濟能力不能負擔,想找一個比較便宜的房子。
房東面對學生的友善和贊揚有點不知所措,也許他從沒受到過房客如此的贊揚和恭維。他開始向學生述說他的難處,學生靜靜地聆聽并不時表示出理解和同情。
他們談得很投機,房東甚至拿這位學生與以前的幾位房客作比較,稱贊這位學生是講禮貌有修養的人,他非常樂于有這樣的房客。沒等學生提出請求,他就主動減低了一點租金,這位學生還希望再減一點,就說出一個具體的數目,他毫無難色地就答應下來。當房東離開時,問學生是否還需要其他幫助。就這樣,這位學生成功了。
試想一下,假如這位學生同其他房客一樣責備房間陳設簡陋過時或故意尋找一些沒有必要的理由同他爭吵,注定會遭到同樣的失敗,然而他用了贊美和欣賞的方式,不僅得償所愿,而且獲得了房東的友誼。
贊美之于人心,猶如陽光之于萬物。它可以輕易地降伏一頭兇猛的獅子,并乖巧地做出你所下達的指令,仿佛被催眠了一般。這是因為,受贊美意味著自己被別人認同、被接納、被欣賞,代表自己的一種存在價值。
試想,當你成為別人心目中的朋友時,又有誰會辜負一位朋友的期望呢?贊美箴言贊美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靈丹妙藥,能給你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多加應用,相信你會看到奇跡!
在所有的精神需求中,贊美是排名第一的形式。目前為止,還從沒有看到過有人真正拒絕過這種討巧形式,沒有看到過有人把送給他的贊美扔掉的。在人的一生中,大多數時間都是在期待著被他人贊美、欣賞和尊重。
一句贊美的言語,可以讓對方心曠神怡,對方對你印象深刻!一句鼓勵的言辭,可以令對方再接再厲,對方對你如遇知音!用寬容代替指責,用胸懷感動他人英國詩人濟慈說過:“人們應該彼此容忍,每個人都有缺點,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個人都能被切割搗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