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空降兵”的問題是企業的“頑疾”。不找“空降兵”,企業的人力資源嚴重匱乏,找“空降兵”又用不好,這就是企業的現實寫照。

2006 年的前后,曾有一大批的國際級人才被引入到阿里巴巴。如今這批空降兵除了曾鳴以外已經“集體陣亡”,反倒是當初和自己一起創業的那群“土鱉(無貶義)”依舊堅挺,彭蕾、戴珊、謝世煌、吳泳銘等人個個身居要職。

 

空降的職業經理人就如同戰場上的空降兵,“陣亡率”非常之高,“著陸”新企業后的生存時間超過1 年的職業經理人數不到20%。然而很多企業是需要他們的,難道就沒有辦法去提高這個生存率嗎?答案肯定是有的。

 

戰場上的空降兵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空降職業經理人講究的也是這三樣,我們用定位、目標、時間、合作、達成、輸出等一一道來。

 

很多企業主在招人時,可能都沒想清楚此人的定位,只是把所有救活企業的希望壓在了空降職業經理人身上。而職業經理人如果是空降菜鳥,完全處于興奮狀態,甚至都不問一下自己降落時有無緩沖帶,會降落到海里還是山上。至于需要空降兵帶什么樣的資源,兩人可能更沒談清楚就把事定了。

 

定位

 

任職前——

 

企業主:你來,我給你兩個面包一杯牛奶。

 

空降職業經理人:好的,老板。

 

任職后——

 

企業主:咦,你怎么不會做這個啊?我讓你來是搬這座山的。

 

空降職業經理人:啊?但是我的優勢在于填海啊。你咋不早說。

 

互相不滿意,分崩離析。

 

如果再來一遍,是否能翻轉成功?

 

柳傳志有一句名言,“企業家最重要的使命是把5%的不可能的事情做成可能。”而曾鳴(阿里巴巴中唯一存活且剛好滿第十年)對柳傳志說:“管理學家的使命就是告訴你,為什么這件事情只有5%的可能,只有這樣才能把5%的可能性做好。”

 

創業需要冒險,而管理忌諱冒險,所以任職前,你所需要的是,搞清楚我是做打仗前鋒,帶軍殺敵?還是做參謀在司令,在旁邊客觀分析戰場,并給予策略建議?責、權、利一定要清楚,否則該用權時用不到,該攬責時覺委屈,利益面前亂成粥。

 

企業主缺乏哪些企業主特性,職業經理人補上即可。如果補的不是職業經理人的強項,或企業主無此打算,請謹慎思考是否接這個企業,因為從一開始企業理念不是志同道合,這條路走不長。

 

目標

 

在同意任職時,未對目標達成共識(經營指標或是管理指標)。

 

任職前——

 

企業主:你來,幫我把庫存處理掉。

 

空降職業經理人:好的,老板。

 

任職后——

 

企業主:我是讓你把庫存處理掉,但沒讓你低價處理掉庫存后,堅決執行JIT 生產模式啊,我們是非標設備,平時要的東西少,供應商也不固定,根本沒法搞JIT 啊,你看看我們交付表,好多顧客開始投訴了,廠長很急,要的東西根本沒到,產線員工都沒活兒干,顧客又在催。

空降職業經理人:但是以前的庫存我是處理完了啊,我達成目標了啊。

 

互相不滿意,分崩離析。

 

企業主有很多需求, 歸根結底分為三大類:推動企業變革、突破發展瓶頸、提升業績等。先確定企業主提出的是哪一大類目標,具體解決措施在“達成”那段詳細展開。

 

企業主說的目標不是百分百正確的,當職業經理人有判斷力和資本時,可以糾正當前最重要緊要的問題,再商討、確定正確的目標。前提是,必須有金剛鉆才能攬這個瓷器活!

 

時間

 

未掌握好目標分解進度條中的時間節點。

 

任職前——

 

企業主:你來,幫我搞企業文化。

 

空降職業經理人:好的,老板。

 

任職后——

 

企業主:你來了三個月了吧,啥時候搞企業文化?我咋還沒看到你開始搞?。

 

空降職業經理人:企業文化是個很大的項目,不是兩三個月就能出結果的啊,我現在在收集素材,正準備和您討論呢。

 

企業主:其實很好搞的嘛,那你還要五年嗎?。

 

互相不滿意,分崩離析。

 

時間四問:

 

1)首先,從職業經理人的空降生存目標開始算起,想在此企業服務多少年?2年、10年、20年或退休?

 

2)空降后的緩沖帶——職業經理人能給企業帶來變化的第一輪成果是3 個月還是半年?久了不出成績,跌破了期待值,企業主的支持力度也就小了。

 

3)職業經理人的目前能力(如果不學習原地踏步)能為此企業服務多久?

 

4)按職業經理人的目標服務年限算起,現在開始應該補充哪些知識或技能?(學習計劃是否制定好?)

 

對此四問有了清晰的答案,方可進行試飛和空降。

 

合作

 

1)企業文化

 

一個公司企業文化要過很多年才能沉淀,形成自己風格的獨特的文化。

 

廣義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綜合。狹義的企業文化是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意識形態。

 

第一步,無條件尊重:企業的企業文化已成型且沉淀多年,不跟你的底線沖突時無條件遵守、尊重、融入,沒有捷徑。若與你的信念沖突時,請盡早離開。

 

第二步,建設、完善:空降企業的企業文化未成型時,可積極參與建設、完善。系統建設后,將理念變成員工自覺言行。

 

2)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就是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這種關系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影響,會在人的心理上形成某種距離感。

空降職業經理人先是一個外人,所以受到圍觀、孤立甚至仇視都是正常現象,有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從不把時間放在搞關系上,而是客觀做事,正常交流,以業績服眾。

 

3) 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包含了對知識、精力、健康、時間、作風等的自我管理。當你的業績足夠立足時,自我管理哪個環節疏忽了,一切就變得前功盡棄。成功的職業經理人無論在空中還是岸上,均要練就一身鐵布衫、金鐘罩。

 

達成

 

無論目標是推動企業變革、突破發展瓶頸、提升業績中哪種,空降職業經理人工作圍繞:人、品質、生產力。只要牢牢掌握這三個關鍵要素,目標怎么變,都有辦法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以上三點中最關鍵的是“人”。“企業”的“企”字沒有了“人”就變成了“止業”。

 

提高企業效率4 大要素中人占了3 個,分別為企業主、員工和顧客(顧客表象是企業,但提出各類需求均通過人),另一個是非人要素,為流程。需要注意一點:“以人為本”是:企業以領導為本,領導以員工為本,員工以顧客為本。

 

輸出

 

將閉環的業績總結,做出可交付成果,最重要原則:要真實客觀,最好是數據。

 

輸出成果后,除研發項目可制作成案例外,其他成果均要持續跟蹤,避免成果變樣走形或宣導無效導致執行不力或不落地。

 

輸出底線:感恩。參與的所有人的功過均要記錄客觀,獎罰分明,才能體現企業公平、公正、公開的好文化。

 

成果的輸出,并不是結尾才做的事情,而是為了輸出,從第一步任職前的定位或者更前一步,自我形成開始,就已經在計時了。

 

職業經理人不好做,空降的職業經理人更難活!只要愿意鑄造更好的自己,并正確輸出成果,相信結果不會讓大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