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換工作做了,我的工資都一年多沒有漲了”身旁的手機突然彈出一條微信消息。
這是我剛到上海在外學習時認識的一個朋友發(fā)給我的。
因為同在一塊學習的人比較多,其中也有一些人通過頻頻跳槽獲得了工資上增上。我這位朋友可能是因為看到別人通過跳槽把工資提了上去,而自己工資并沒有多大變化,心里有些著急。
跳槽的確可以加薪,很多行業(yè),都有同等崗位跳槽漲薪15%-30%的規(guī)矩。我也見過跳槽一次工資翻2-3倍的。跳槽往往具有這樣的誘惑,促使很多人跳過一次,嘗到甜頭,便將跳槽作為提高收入的主要手段。
也許是處于生活的壓力,我們總急迫的想要看到自己努力結(jié)果,卻忘了成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殊不知頻繁跳槽
其實也是用戰(zhàn)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zhàn)略上的懶惰的一種表現(xiàn)。
1
這莫說并不是說我反對跳槽。有句話說:“當你沒有了自身進步的時候,就是你要離開公司的時候。”
如若遇到一個整天上班就是同時之間瞎扯淡,公司最重要的是每周迎接領導全體員工的大掃除,工作上對你沒有任何提升,我想這樣的公司不呆也罷。因為時間很貴,不容浪費。
從另一方面說,無論哪個行業(yè),能提供優(yōu)厚報酬的企業(yè)也就那么幾家。跳幾次,你便進入無處可跳的尷尬局面。即便自降身價,屈尊想進入一些小公司。可圈子太小,誰都知道你干不久,大公司也就罷了,小公司家業(yè)小,哪敢讓你來折騰啊。前面幾次看似越跳越高,沒想到不遠處就是垂直下降的懸崖,一不小心就容易摔的粉身碎骨。
其實,無論到哪一個環(huán)境,都要從零開始顯示實力、做出業(yè)績,這才是你真正能力的體現(xiàn)。若已頻繁跳槽的這類人的耐心,估計沒等到領導看重,又跳走了。所以永遠都沒機會擔當大任,幾年過去,才發(fā)現(xiàn)當初堅守崗位的傻小子級別都高你N級了,分紅都頂你幾年收入了,更何況股票期權(quán)。
2
跳槽是站在自身視角考慮利弊,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我們不妨先跳脫出自身的視角,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慮公司到底想要的是什么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只小白兔拿著喜歡吃的紅蘿卜去河邊釣魚,兩天過去了,一無所獲。
第三天,被惹急了的大魚從河里跳出來:“你TM再敢用紅蘿卜當魚餌,我就扁你!”
雖然是玩笑,道理卻不糙。
職場新人有時就像可愛的小白兔,明明付出了很多,渴望獲得大魚的認可,但最終卻一無所獲。
其實不認可的原因很簡單,你從未用心思考過老板究竟想要什么。
有一次,聽朋友說,他們公司招過一個產(chǎn)品經(jīng)理。他在比較大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呆過,后來去到朋友公司開始接手一個產(chǎn)品研發(fā)。
他每天都很努力工作,別人下班他加班,別人周末放假他還自己去公司,有時候忙到連頭發(fā)都沒時間洗。
三個月過后,領導把他勸退了。
原因當然不是不洗頭,而是他做不出產(chǎn)品。領導一直強調(diào)想清楚用戶需求和使用場景再開始做。
但他不,一開始就埋頭苦干,做原型,出設計,找開發(fā),恨不得一周把所有的事情做完。還自我感覺成就滿滿。
但沒做到一半發(fā)現(xiàn)不對勁,做不下去就推到重來。
整個團隊被他弄得團團轉(zhuǎn)。領導發(fā)覺不對勁,原來隊伍里有個瞎忙的人,比個懶的人更可怕。
最后不得不把他勸退。
其實公司看重的是結(jié)果,我們卻總在展示自己有多努力。公司看中的是我們的價值,自己卻總是給他展現(xiàn)自己估值;他想看到我們的專一,我們卻總是向他展示自己的多元。
有時候工資沒漲,其實我們更應停下來想想,我給的是不是他想要的。廢了功夫討不到好,這是多么徒勞無功且悲哀的事情呀。
3
相對于選擇選擇跳槽漲工資,我倒覺得我們更應該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yè),不斷投資自我,增加稀缺價值,讓自己能力增長,吸引資本。
查理芒格說過那句經(jīng)典的話:“想要得到某樣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它”。
在職場之所以沒有拿到滿意的薪資,說到底是自己能力還沒有達到你期望的那個薪資段位的能力。跳槽加的薪,注定只是公司對你價值評估上波動的差異,真正的價值還是要靠自己一步步邁過一道道能力上的瓶頸期才能實現(xiàn)。
其實,仔細想想,為什么我們能被HR或老板招到這個公司,不正是因為他們看重的我們專業(yè)方面的一技之長嗎,看中了我們的那個長板。長板才是我們在職場脫穎而出的基礎。
而一個職場人要想獲得專業(yè)領域的長板,說白了,就必須要在這個領域長期專注,下一番功夫。而長板是時間的朋友,而一旦已事時間為刻尺度,最后能被篩選留下的本身就很少。
所以,加薪的本體不是跳槽,而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