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家邱曉華在廈門大學管院EDP名家大講堂暨第32期精英總裁班開班講座上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明年中國經濟增長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家邱曉華在廈門大學管院EDP名家大講堂暨第32期精英總裁班開班講座上表示,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明年中國經濟增長率預計將在6.6%-6.8%之間,其中上半年預計增長6.5%-6.6%,下半年預計增長6.7%-6.9%,溫和通脹格局將繼續持續,股市將迎來慢牛。
11月21日下午,廈大管院EDP第32期精英總裁班開班,特邀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家邱曉華先生帶來開學第一課——大變局下的中國經濟。廈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葉建明教授出席論壇并致辭、管理學院EDP中心副主任吳育輝副教授擔任主持。 邱先生是著名經濟學家,被世界銀行稱為中國的“數字先生”,曾任國家統計局局長、總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論壇現場,高朋滿座,EDP新老學員和社會各界朋友慕名而來,蒞臨分享。
中國經濟奇跡由內外因共同鑄就
在講座一開始,邱曉華給在座的同學們回顧了中國經濟過去多年保持快速增長的基礎特征和主要原因。邱曉華表示,過去中國經濟以平均每年9.8%的增長速度保持了30年,短短三十年間追趕世界的步伐,短短30年從中小經濟體成長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從短缺變得富裕,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體,老百姓收入以7.2%的速度增長,30年增長了3倍。“中國奇跡源于外部好環境,內部好變革。”邱曉華說,在國際冷戰結束,經濟全球化席卷全球,和平發展合作大潮滾滾,產業轉移由西向東,世界迎來難得的和平紅利釋放期;以此同時,經濟建設為中心,實施改革開放新國策,破除生產力發展桎梏,釋放長期被壓抑的激情,迎來歷史上少有的穩定發展黃金期。舉國上下聚精會神搞發展,讓改革紅利成為發展的動能。
邱曉華認為,現階段中國經濟面臨著種種的困局,這因為四個方面發生了變化。第一,發展階段變了,中國開始邁入中等收入階段,原有生產體系需要重新構造,這種改變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做到;第二,市場變了,市場進入商品寬裕新階段,原有政策體系需要轉變。政策更多聚集在生產問題,需要轉向解決市場,要有利于結構優化,質量提升,創新發展,需要對需求端進行改變,需要對公共產品滿足不了市場需求,需要解決這些缺陷,意味著從生產者轉變為服務者,從建設性政府轉變為服務型政府;需要對既得利益進行調整,把權利還給企業,還給人民;第三,國際環境變了,世界經濟由景氣到低迷,全球化向區域化轉變,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用新的區域化替代全球化,意圖重新奪回美國主導世界經濟主導權,現在兩個區域化體系都是排除中國,進入兩個門檻更高,失去競爭平等性和優越性;新興經濟體加快工業化,與中國競爭更加突出;周邊環境發生變化,南海問題,不確定因素增多;第四,規則變了,現在追求的是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在談到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時,邱曉華表示,今天中國的商品面臨賣不出去的困擾,市場的需求趕不上生產的發展,這固然有生產的總量問題,也有生產的結構問題,供給端的問題,更重要也有需求端的問題,市場變得越來越難以容納創造的商品。房地產發展從黃金期走向低迷期、外部世界經濟走勢低迷、中國城市化進程跟不上工業化進程、工薪階層收到高學費、高醫療費、高房價的困擾、政策的調整等五大原因造成了目前中國經濟存在的困境。
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中國經濟也遇到了成本約束的問題,現在中國已經告別低成本競爭時代,勞動成本在勞動成本在快速上升,企業人工成本在過去五年倍增,土地,水電要素的價格在快速上升,企業的財務成本在快速上升。環境約束、資源約束、債務約束等問題都在對中國經濟的成長造成不小的影響。
邱曉華同時也談到了開放二胎,他認為現在中國開始面臨老齡化人口增加的問題,目前60歲以上人口比例達到了16%,已經出現了未富先老的情況,而2030年老齡人口超過三分之一,就像今天的日本和歐洲,遭遇人口老齡化的困擾。這是近來計劃生育調整的背景,雖然來得遲了一些,但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明年增長有底線無高度
提到中國中國經濟的現狀與未來時,邱曉華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可以用一個目標、兩個重點、三個趨勢、四個紅利、五個理念來表示。
所謂一個目標就是到2020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經濟總量和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消除貧困。邱曉華說,要達到這個目標,經濟增長就會有一個底線,即不會低于6.5%,但不會有上限,而且中國經濟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
兩個重點就是打造國內經濟升級版和營造國際新格局?,F在提到的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國制造從1.0版升級到2.0版,這些都是國內經濟升級的體現;而以人民幣的國際化,一帶一路、自貿區建設、亞投行、絲路基金、金磚銀行等投融資平臺就是為中國的發展營造國際發展新格局,邱曉華認為,如果能抓住抓好這兩個重點,未來五年中國將形成更好的發展局面。
邱曉華表示,今后中國經濟發展將出現三個趨勢:跨國經營、跨界整合、跨所有制整合。通過跨國公司的發展來推動國家的發展,國家實力的競爭有大一部分表現在跨國公司的數量和競爭力上,目前國家正在推動我們跨國公司的數量和競爭力,如果企業抓住大趨勢,有更大的空間;跨界融合,未來金融化越來越明顯,全產業鏈,全價值鏈,打造生態發展圈是大勢所趨。但是不意味著每個企業都要在每個鏈條上都自己為主,在這些鏈條上有自己的利益紐帶,這樣附加價值最大,競爭力最強,效益最好;跨所有制整合: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整合,國內資本與國際資本的整合,邱曉華說,這三跨是大勢所趨,要順應這樣的潮流,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優勢。
邱曉華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還有人口質量、全面改革、擴大開放、萬眾創新四個紅利,制約這些紅利的桎梏正在被打破,有望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驅動力。邱曉華認為,對2016年經濟的展望可以用“底線可守,常態難尋”八個字來表達。他認為從政策面上,中國從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到產業政策,到國家的投資收入分配等諸多方面有很大的調節余地。在明年第一、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可能低于7%,上半年預計增長6.5-6.6%,下半年可能會多力齊發,經濟增長速度將穩中略升,預計增長6.7%-6.9%,全年預計增長6.6%-6.8%,農業增長在3%-4%左右,工業增長6%-7%,服務業增長7%-8%,還將保持溫和通脹的格局,2%-3%的格局還將繼續持續。
股市:豬已死去,牛還活著
提到明年的中國股市,邱曉華表示了對中國股市的樂觀態度。經過今年的調整,業績不好的股票將會慢慢被淘汰,中國股市將進入慢牛的格局。
邱曉華認為,資本市場牛市格局沒有改變,但是風格從“瘋牛”變成“慢牛”,短期股市面臨風險,但是長期來看,股市將保持平穩上升的態勢?,F在投資者風險偏好開始回落,加上之前過快去杠杠,改革預期回落,匯率波動加大,外部環境惡化,世界經濟變化格局,美元加息,TPP沖擊這些都可能對資本市場產生影響,特別是救市后遺癥沒有完全消除,IPO恢復對資本影響如何存在不確定性。對救市資金何時解凍還有疑問。中國資本市場先天不足沒有完全解決,上市公司質量不高,很難給投資者回報,監管不夠科學和有效,也會影響中國股市。
之所以認為“牛還活著”,邱曉華認為中國的長期發展需要資本市場的支持,過去中國的發展戰略是由銀行信貸拉動,現在將轉向為資本市場驅動;通過資本市場也可以達到資產負債修復的目的;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對存量資產進行重組;民眾資產配置結構和資產優化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調節。
邱曉華最后給出了他認為七個未來比較有希望的產業:老齡化相關產業、女性,兒童相關產業、健康食品,環保產業、海洋經濟相關產業、金融相關產業、高科技相關產業、休閑與高雅藝術相關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