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不想工作不想加班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怎么辦?恕我直言,目前你還沒資格談生活,問這個問題前先看看自己的余額,少壯不努力,老了變窮逼,好好工作就是年輕時候最好的生活。
經常看到有人發朋友圈抱怨:我不想把年輕的時光,都浪費在工作上,我要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
尤其第二句,讀起來真美好。
這句流行語,源于著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老師的一本書,字字透著一個父親對女兒的愛,也透著一個成功人士活了大半輩子之后的追求。
但你呢?二十出頭兒,涉世未深,能力尚淺,毫無建樹的你呢?你有女兒嗎?你是中國最好的財經媒體人之一嗎?你有自己的上市公司嗎?你走過大半輩子的歲月了嗎?
你什么都沒有,你有的只是:見到別人牛逼就眼饞,輪到自己吃苦就抱怨。
01
網上流傳過一份面向6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報告:此生你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排名第一的答案:75%的人,為年輕時努力不夠,導致一事無成而后悔。所謂少壯不努力,老了變窮逼。年輕的時光,從來匆匆且不可逆,它既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也最應該成為自我增值的土壤。
年輕時努力自我增值,老了才有能力浪費時光。否則,等精力、體力、智力、心力都衰退的時候,你只有被時光耗盡的份兒了。
但現實的殘酷就在于:大多數人終將無法拒絕眼前的各種低級誘惑。
比如,應付一下老板、對付一下客戶、偶爾偷懶遲個到、為了高薪夸大一下簡歷,大多數人都在遵循一種從眾的生活態度,你看大家都差不多,而事實的真相是:
在逃避付出和拒絕成長這方面,大家喜歡從眾,但在幻想美好這一點上,大家又喜歡特立獨行。
但幻想終究不是現實,逃避帶不來真正的成長。沒有成長,也就沒有能力讓幻想變成現實。
如果你想要過和別人不一樣的生活,就要付出和別人不一樣的代價。
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年輕時玩命工作,你要知道,工作在本質上就是給自己的,因為工作是一個人提升生存質量的最直接有效的辦法。
所以,趁著年輕時精力旺盛、學習力記憶力都處在生命的峰值,別再矯情,玩命行動吧。
02
我有一個朋友,87年,小我一歲。一流大學畢業,家境好過90%的年輕人,2010年,他加入一家創業公司,全家人都不理解,建議他去穩定的大公司。
但他對這個公司有信心,雖然目前小,他相信公司的方向,一定會快速發展,他更相信自己的加入能幫助公司。
他是第10號員工,第1個銷售,現在所有的行業,都喜歡談思維談模式,沒有人愿意做銷售,因為太辛苦,因為太low,每天要求人掏錢買單。但他就想干銷售,他不怕辛苦,他明白銷售是直接為公司賺錢的。
剛開始,他完全找不到銷售方法,業績很差,不好意思回去見同事,就躲在樓道里偷偷抽幾根煙,抽完接著出去跑,挨家挨戶地掃街拜訪。
其實,只要你肯直面困難,你就會發現:大部分困難大都不難,稍微思考都能拆穿。
憑借他的玩命+動腦,轉機很快就出現了。一度,他一人承擔著公司百分之60的銷售額。
后來,老大信任他,讓他去打天津市場。他欣然領命,拿著5萬塊錢打下了天津,只有5萬塊錢:租辦公室、招聘團隊、發廣告都包括在內。
之后,他開始負責全國市場的推廣。28歲帶領2000多人的隊伍,承擔日銷售200萬單的大規模業務。
30歲,他離開這家公司開始創業,幾乎所有圈內的大佬投資人都希望投資他,他輕松拿到了5000萬天使投資。
自始自終,他都是我朋友圈里最拼的人,他才30歲,早已經財富自由了。但他醒著的時間依然都在工作。你呢?你可能還在每天找理由矯情吧?
說到這兒,我要插播一段:我發現有些人越窮越矯情,越矯情越窮,挑這個撿那個,好的你干不了,孬的你不想干。
人家家境好、學歷好,依然舍得跳進最艱苦的戰壕,每天低頭哈腰伺候客戶打市場,從最底層的銷售員開始做起。你啥都沒有,怕個啥?你的臉全丟光了值多少錢?
03
朋友在一家知名物流公司工作,那家公司以速度快,服務好聞名,現在前景無限,家喻戶曉,但這些體驗的背后是什么?
朋友作為跟著公司創業過來的最早批員工之一,曾經告訴我,剛開始他們真的苦死了。
做物流就需要建倉儲,倉儲就需要嚴格細致的管理,早期物流沒那么先進,都是人工掃碼發件。業務進展越快,掃描的數量就要越多,物流要求越快,掃描的速度就要越快。
沒有錢養活大把的團隊,那怎么辦?1個人當5個人用。
當年,很多畢業于名牌大學的管培生都是從倉庫掃描快件開始的,大冬天的北京干冷刺骨,早上五六點鐘就要起床,因為倉庫通常都不在市區。
到了倉庫之后,開始掃件,因為業務發展快,快件多,幾乎每天都要從天亮忙到半夜。有人回憶:很多時候,凍得手都僵了,但還在靠意志力一件一件掃著。
不能帶手套嗎?能,但是帶手套就會慢一些。為了保證速度第一,其他顧不了了。
如果是你,你能堅持嗎?你會覺得很Low,沒必要這么苦吧!但就是這樣一批甘于拼命的年輕人,頂住壓力,1個人當5個人用之后,很多人獲得了不止500個人的回報。
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個:剛畢業就到某大型互聯網公司做HR的女孩兒,突然有一天被公司安排到一個縣城上班,籌備全國呼叫中心。
一個人要搞定施工圖紙、項目預算、項目推進、當地合作等等各種事宜。
這個女孩兒回憶說:我每天睜開眼睛都有100件我從來沒做過、也根本不知道怎么做的事情。但我沒有選擇,只能一件一件學,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去解決。
你現在能明白,那些牛逼公司、牛逼人物的背后,到底是什么了嗎?
04
作為一個工作狂,我曾很多次想過:我能不能換一種生活?不要這么辛苦。
的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不同的生活,但我從來不會麻痹自己,因為真相是:很多人的確選擇了所謂的不同的生活,但在本質上,都是很平庸的生活,而且終其一生,不再有機會翻身。
我無法接受自己為了逃避一時之難,荒廢最容易快速成長的青春時光。六十歲以后還要爭著時間擠地鐵,住在最普通的小區,逛著最便宜的市場......
后來,我終于不再考慮這種問題了,因為我從內心深處渴望更好的生活,渴望更不一樣的視野,更強大的生存能力。
所以,我心甘情愿選擇:在精力最旺盛的青春里,玩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