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這個世界最終屬于那些“百折不撓”的人。我很贊同王小波《黃金時代》里的一句話:“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

       在受錘的過程中,最脆弱的心是“紙心“,一點委屈都吃不得,強一點是“皮心”、“銅心”、“鋼心”抗擊打能力漸漸增強,最強的是佛家說的“金剛心”,“不住不壞,不生不死”。

 

內心強大有多么重要么?世界最先淘汰的是“紙心”,最后留下的則是“銅心”、“鋼心”,甚至“金剛心”。

 

據說美國西點軍校就有一項專門針對大一新生的“堅毅測試”,智商、情商都達標了還不夠,還要你抗打擊的能力也達標,因為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未來能走到什么高度。

 

01

扛得住,世界就是你的

 

生活里我們受的委屈往往是很輕量級的,但是有好多時候一個浪花就能夠把人卷得無影無蹤。

 

前一段時間有新聞報道,上海的一個小白領,剛參加工作沒多久,一邊日子過的清清苦苦,不能給自己喜歡的女孩帶來滿意的生活,還老被家里人笑話工資太低;老板有的時候還欺負新人,總罵他,想盡辦法克扣。

 

有一天這個小白領上班遲到了,老板要罰他100塊。沒帶錢的她礙于情面又不好去跟同事借,于是又挨了一頓批。他回來以后覺得怎么事事不順心,覺得未來沒希望了,從樓頂上縱身一躍,死了……

 

樓下的保安說這件事的時候眼淚還在眼眶里打轉:多好的孩子啊,以前晚上他還來跟我喝酒聊天,怎么說沒就沒了呢?

 

其實人生真的很苦,但是有時候人生的苦就像考試,其實也是一個篩選的過程,扛不住的,就不能晉級。

 

我們看一個“更慘”的故事。

 

1914年12月,67歲的愛迪生創辦的世界上第一座工業實驗室付之一炬,這把火燒掉了超過200萬美元。

 

愛迪生24歲的兒子查爾斯發瘋似得到處找他父親,結果發現愛迪生鎮定自若地站在大火前面,還打趣火急火燎的兒子:“查爾斯,去把你媽媽領過來看看火.她一輩子也看不到這么壯觀的景象!”

 

第二天早上,愛迪生安慰所有人說:“這場大火燒光了我們所有的錯誤,我們又可以從頭開始了。”

 

3個星期后,愛迪生發明了留聲機;幾個月后,愛迪生同時被提名諾貝爾化學獎和物理獎;一百年過去了,愛迪生重建的實驗室成長為了市值近3000億美金的巨無霸企業——通用電氣。

 

如果愛迪生趴在廢墟旁大哭一場,我也不會看低這位發明大王,反倒會認為他是真性情,可是這位老爺子連眉頭都沒皺一下,甚至還能笑得出來,堪稱人中豪杰。

 

誰的人生不苦?可是你趴在地上大哭一場能解決什么呢?

 

02

你要意識到委屈并不能讓你成長

 

尼采有一句至理名言:那些沒有消滅你的東西,會使你變得更強壯。

 

但是我們很容易搞混一個邏輯關系,讓你更強大的并不是苦難本身,而是你搏擊苦難的過程。

 

對于職場上的你來說,這個道理同樣適用,委屈本身并不會對你有什么好處,真正能夠給你帶來好處的是你處理自己內心的委屈,對抗“小情緒”的過程。

 

就如開頭說的,年輕人在職場上受點委屈是很正常的,但是要從委屈里面學到東西,你就不能只是停留在原地,而是要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的委屈影響到工作。

 

有日本“第一流匠人”美譽的大師級木匠秋山利輝認為一個人的成就大小,四成靠技術,六成靠心性。但是要怎么才能提高一個人的心性呢?

 

秋山利輝就提出了“挨罵十則”,他認為一個人心性成長的最快方式就是通過“挨罵”去體驗和對抗委屈,同時也能夠找到技術上存在的問題。

 

他告訴徒弟們,一流的匠人是這樣挨罵的:

 

1.最好在年輕時挨罵——如果可以,最好是在20歲之前。

 

2.趁批評的人還有能量時被罵——因為罵人需要比被罵的人擁有10倍的勇氣。

 

3.最好比其他人早被批評——工作進度超前,可比其他人先遇到問題。

 

4.不要老因為同一件事被罵——別人沒那么多時間理你。

 

5.被魅力高的人批評——被尊敬的人批評會更有效。

 

6.趁能指導我們的人還沒死——他不會永遠地等在那。

 

7.越早被批評越好——早一分鐘都是好的。

 

8.要因為質量高的問題被批評。

 

9.要知道被罵也要付出代價。

 

10.與其看別人被罵,不如自己被批評——什么都不做的人才會不受批評。

 

他認為按這樣的方式挨罵,不僅能夠幫你從對抗委屈的過程中鍛打心性,還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幫你找到技術上的問題。

 

這就如佛經《四十二章經》里說的:“如人鍛鐵,去滓成渣,器即精好矣”。

 

03

委屈情緒:宜疏不宜堵

 

相傳上古時期大禹的父親鯀受命治水,但是他總是用“堵”的辦法來治水,經年未見成效。后來大禹接過了止水的重擔,采用了“疏導洪水”的策略,歷經13年終于完成了治水大業。

 

心理學上講的負面情緒累積效應,就是說人的情緒跟水是很像的,一味的封堵能解決一時一刻的問題,但是治標不治本,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會以更極端的形式爆發出來。

 

解決內心的情緒問題一定不能憋著,要學會相應的方法將負面情緒釋有效的放出來,才能夠幫你更好的工作。臺灣漫畫家幾米說過很有意思的一句話:可不可以讓我先放聲哭泣,再繼續勇敢?

 

那要怎么做才能快速調整心態?

 

1)自備發泄沙袋

 

其實最有效、最快的應對委屈的發泄辦法就是找一只沙袋,狠狠的捶上幾拳,一泄胸中悶氣。

 

很多事情只是你處在情緒的風口浪尖時,你才會想不通、看不透,一當你通過發泄情緒讓自己落下那個峰值,有好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你的一些委屈也就可以被你自然處理了。

 

2)保持初學者心

 

職場上的委屈無非就是你認為你做得對,而領導或者同事卻說你做得不對,即便是最后真的證明是你的問題,你也可能會找許多外部因素來為自己開脫。

 

歸根結底委屈來源于自己的自大心態,這種心態讓你凡事首先著眼的是“自己如何對”,而不是“自己如何錯”。總是選擇性的忽略自己的問題,難免會讓你收到磕磕碰碰。

 

所以我們要像禪宗高僧一樣,保持初學者心態,時刻保持謙卑,客觀、理性的面對自己的問題,凡事先思考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失誤會對工作有那些幫助。

 

3)專業化的契約精神

 

我認為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職場精英,首先就要做到專業化,不要過多地讓自己的情緒、私生活影響到工作。即便是真的影響到了,也能夠迅速的撥正心態,重回正常的工作當中來。

 

所以,假如你在工作中受了委屈,你要時時刻刻告誡自己,圓滿完成工作是你的職責,一切都要為此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