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找工作或者看機會,是只看中馬上到手的薪水,還是看中行業或崗位未來更好的發展前景和可能性,需要具有一定的勇氣,智慧和前瞻性。

用短期利益換取長遠發展并不是件劃算的事情,而這個道理并非所有人都明白。

 

01

職場loser,你的哭泣不值錢

 

晚上突然收到一條微信,來自一個很久沒有聯系的親戚阿晶。

 

印象中阿晶是個很酷的人,活得瀟灑自在,朋友圈經常看到她出去旅行的照片。我當時真的非常羨慕,不禁嘀咕:她怎么會這么有時間,難道不用上班嗎?

 

正陷入回憶中,阿晶的微信一條條扔過來,我這才知道,阿晶現在失業中,四處找工作,結果卻并不樂觀。

 

她把簡歷發給我看,我發現阿晶簡歷上的工作,沒有一家公司待滿一年,而且兩個公司之間經常存在空檔,空檔期最長有1年。說實話,從雇主的角度來看,這是一份十分low的簡歷,基本上會被直接扔進垃圾桶。

 

阿晶走到今天,是因為篤信“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于是不想被工作束縛,上了一段時間班,被老板批評,一氣之下炒了老板,背起行囊,開始旅行。

 

等到囊中羞澀,就又回來找工作,因為工作上老是不專心,經常出錯,老板一不滿意,她就辭職走人,拿著剛發的薪水再次遠行。

 

就這樣,一晃好幾年過去,30歲出頭的阿晶現在想安定下來,踏踏實實找份工作,但是投出去的簡歷卻總是石沉大海。

 

因為之前的“瀟灑”和“任性”,阿晶之前找工作根本沒想過長遠的職業規劃和定位,只是為了找到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就OK,市場,文員什么都干過,然而現在等待她的是無盡的焦慮和迷茫。

 

聽著阿晶幾近哽咽的敘述,我無言以對,也許我有一籮筐的道理可以馬上講給她聽,但我知道這并非最佳時機。我期待著阿晶能發自內心地重新認識生活,重新出發。

 

每個人年輕時都難以避免犯錯,但是阿晶用荒廢的幾年寶貴時光換來的教訓,成本未免有點太高,結果未免太狠。

 

享受生活是每個人的夢想,但是當你知道下面這些大佬每天早上幾點起床開始工作,年紀輕輕的你還覺得自己有資格談“享受生活”嗎?

 

喬布斯4點起床

庫克4:30起床

巴菲特6:45起床

潘石屹6點起床

任志強更早

 

在我們理應努力和拼搏的時候,一味享受“詩和遠方”,像阿晶這樣茫無目的地找工作,換工作,失去的是時間和機遇,換來的是淚水和悔恨。誰又會去同情一個游戲人生的職場廢物呢?

 

02

缺乏遠見,苦水只好自己吞

 

朋友Kevin正好相反,在一家公司供職三年期間,時不時會有獵頭找他并推薦工作機會。

 

Kevin因為經常聽到周圍有人跳槽后薪水double(雙倍)的神話,所以他對漲薪幅度的期望總是要求增長50%以上,不少機會因為無法滿足,最后不了了之。

 

我勸過Kevin,說他的期望值不太靠譜,遠遠高于市場平均漲幅,除非特殊情況才會有雇主愿意出這個價碼,比如非常稀缺的崗位,否則很難。但是Kevin不以為然。

 

曾經有一個互聯網企業的機會,做運營管理,Kevin很感興趣,但就是因為這家公司剛處于起步期,加薪幅度無法滿足Kevin的期望,他最后還是放棄了。

 

兩年過去,Kevin還待在原來的公司和原來的崗位,因為所在傳統行業不太景氣,每年平均的漲薪只有5%,而互聯網行業這幾年卻如火如荼。當時他放棄機會的那家公司已經成功登陸創業板,擠入行業前十,員工的工資真的都翻了翻。

 

Kevin這通后悔啊,說自己太鼠目寸光,當時只盯著漲薪幅度,而忽視了互聯網行業發展的高成長性。時過境遷,現在再想找到這樣的機會,幾乎不可能了。

 

對互聯網充滿好奇心的也不乏名人,比如張泉靈,2015年毅然辭去光環四射的央視主持人工作,投身創投圈,正是對中國互聯網創業大潮的機會和未來充滿了好奇和信心。她說:

 

“如果好奇心已經在魚缸外,身體還留在魚缸內,心會混亂吧。

今后,我的身份不再是央視主持人,因為生命的后半段,我想,重來一次。

既然,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放下,失敗又如何,不過是另一次開始。”

 

轉身之際,張泉靈與朋友共同創辦紫牛基金,受到了業界的廣泛認可,憑借2016年以來卓越的投資表現,獲得“年度最佳跨界投資人”的獎項。

 

找工作或者看機會,是只看中馬上到手的薪水,還是看中行業或崗位未來更好的發展前景和可能性,需要具有一定的勇氣,智慧和前瞻性。

 

用短期利益換取長遠發展并不是件劃算的事情,而這個道理并非所有人都明白。

 

03

快意恩仇,不如相機而動

 

之前有個同事小郭,工作雖然說不上風生水起,卻也認真負責。后來換了個新領導,不知怎么小郭就是和他處不來,動了換工作的念頭,于是開始在外面尋找機會,這件事竟弄的路人皆知。

 

小郭找工作的過程并不順利,終于在和領導大吵一架后,她索性辭職不干了,而且是裸辭!!!

 

像《大話西游》里的臺詞一樣:“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就在小郭辦好所有離職手續,離開公司的第二天,公司就發出她的領導被調往外地分公司的通知。

 

小郭聽到這個消息,啞然失笑,既后悔又無奈,她說:“如果我再耐心熬一熬,把領導熬走了,自己不就沒事了嗎。”小郭為此郁悶了好久,后來好像一直沒找到理想工作。

 

在沒有想好換工作的目標,做好職業規劃時,就意氣用事尋找外部機會,為了換而換,是相當被動和盲目的。

 

與其這樣,不如先按兵不動,在現有公司繼續尋找可以發展和拓展的可能性,也就是俗話說“騎驢找馬”,這不失為一個樸素卻明智的策略。

 

04

今天流的淚,都是當初找工作時腦子進的水

 

如今從畢業到退休一輩子只在一家單位或企業工作的情形越來越少。

 

尤其在大中型城市生活的人,經常面臨主動跳槽和換工作的問題。一方面是源于外面的機會太過誘人,另一方面是想通過多方位鍛煉能力和積累經驗,讓自己未來更加增值。

 

當我們想跳槽的時候,得多問自己幾個問題:換工作的目的和需求是什么?如何和自己的未來發展相匹配?是意氣用事還是經過深思熟慮?

 

如果換工作的初衷只是換個地方掙點薪水或者僅僅為了多掙點薪水,那我們就太不拿自己當回事了。

 

因為每天除去睡眠和路上交通的時間,我們一天中幾乎一半的時間是屬于工作,難道不應該多花點精力好好琢磨什么樣的工作更適合我們發展嗎?

 

阿晶和小郭對待換工作的態度如此隨意,是對“今天流的淚,都是當初找工作時腦子進的水”的最好注解。

 

那么在準備跳槽的時候,有哪些重要問題需要我們考慮呢?

 

1. 是否和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匹配

 

隨著生活閱歷和工作經驗的積累,我們得學會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定出一個發展方向。

 

從職能上來看,有技術,銷售,市場,運營,人事,財務等等,那么其中哪個是自己最擅長和感興趣的領域呢?從發展通路上看,是一路上升未來從事管理崗位,還是在一個專業領域成為專家?

 

可以參考自己的優勢,學歷,經驗,興趣等因素綜合考慮。一旦目標明確,接下來就可以按照這個既定目標對新的機會進行甄別和選擇。那些有利于自己的目標的實現和個人發展的機會,就是可以重點考慮的。

 

2. 簡歷需要具有連貫性,盡量避免裸辭和過長斷檔期

 

雇主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通常比較在意候選人的穩定性。有一個統計,一個人只有在一個崗位待上17個月,才能初步掌握該崗位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能。所以在一家公司待上2年以上,再換工作比較讓人容易接受。

 

當然不同行業也有不同的標準,比如互聯網行業滿1年換工作是很平常的事情。

 

另外,裸辭雖然瀟灑,但是蘊含著巨大的的風險。人才市場的競爭如此激烈,沒人能保證你馬上就會找到合適的工作。

 

所以一旦超過2,3個月還沒找到工作,這段空檔期在你的簡歷上就會成為一個非常丑陋的“傷疤”,對此面試官是非常反感的。因為那通常意味著你是個隨意做決策,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人。

 

3. 漲薪可以是換工作考慮的因素,但絕不是唯一。

 

Kevin就是因為過于執著于對薪資的期望和要求,從而錯失更好的發展機會,這真的是一種舍本逐末,目光短淺的做法。

 

我們更應該考慮的是行業的發展前景和自己的成長空間。前景好,發展空間大,即使暫時的薪資漲幅有限,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為我們看中的是未來帶給我們的超額回報。

 

不只你我,相信每個人曾經都有100次想要辭職的念頭,但當你真的想沖動不干時,記住:若要以后不流淚,就不要在腦子進水的狀態下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