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消極的自我暗示會極大的削弱你發(fā)揮的能力。你還沒有嘗試,怎就知道自己不行?有自我否定的時間,還不如好好閱讀本文,看看如何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都渴望成功,但悲劇的是,大多數(shù)人在還沒有開始努力時,就選擇了質疑自己、否定自己。
周末,又有網(wǎng)友咨詢說書稿簽約事宜。
”寫書評難不難,容不容易上手?“”我此前寫的書評不多,能不能勝任呀。“”上手以后,交了稿子多久才能簽約?“”編輯要求高不高,簽約容易嗎?““如果編輯認為我寫得不好怎么辦?“
他不是向我取經(jīng)怎樣才能讓說書稿符合要求,所表達的,全都是對未來困難和不可測結果的擔憂;還沒有開始去做這件事,潛意識里已經(jīng)標植入了”我不行,我做不到“的種子。
這并不是少數(shù)人表現(xiàn)出的狀況,而是大部分人面對一件事時的慣性思維。
1
消極的慣性思維會
極大阻礙我們能力的發(fā)揮
有這種心理的人眼里看到的只有困難,他會自動屏蔽所帶來的機遇。
我們對于世界的感知由我們的心態(tài)所決定,當你心情愉悅時,你會覺得每個人都和顏悅色,什么事情都進展順利,平時嚴肅的人也和藹可親;而你心情糟糕時,你會覺得誰都和你作對,別人事事都會針對你,生活中很多小事也讓你大為惱火。
做事情也是一樣的道理,當你覺得這事很難達成時,你看到的、發(fā)現(xiàn)的、想到的全都是可能面臨的困難和障礙,并自動腦補它們發(fā)生的情景,并自動屏避你所遇到的機遇,在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下,又怎么能夠全力以赴去做事情呢?
以咱們上面說書稿簽約的為例,總擔心自己能力不夠的人,會自動把已經(jīng)簽約的人想象為很厲害的人,會把說書稿的撰寫看作需要特別專業(yè)訓練的工作,會想象如果被主編拒稿自己的尷尬。他即使開始寫也會帶上這種種的懷疑。而激情和勇氣往往在這種假想的困難面前消失貽盡。
有這種思維慣性的人容易形成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在行動中也容易放棄,以證明自己預見的正確性。
人有一個習慣,就是潛意識中都傾向于去證明自我預見的正確性,不管這種預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你看,我早說了吧,這事我做不了。“”我就知道自己不行,不是做這塊的料。“這樣的措辭是不是很常見?我們習慣于用這種未卜先知的心態(tài)去解釋后來發(fā)生的事情,這似乎為自己某件事情的失敗找到了一個心安理得的解釋。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認為自己不行,在做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潛意識中就會把它視為不可克服的困境,還沒怎么努力就容易放棄。
總是顧忌失敗的后果還容易讓我們在做事時束手束腳,錯過機遇。
其實很多事情即使最后沒有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也不會給我們造成什么實質損失,但在心理上,我們卻總是擔心付出了沒有收獲,即使我們平時啥都不干,把時間、精力都浪費在逛街、刷屏、當吃瓜群眾等與我們自己毫無相關的事情上。在這種心理下,我們做什么時都容易保守,別人都簽約了,我們還在擔心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卻不受主編賞識,讓自己的努力全白費。
2
我們真是如自我暗示時那樣不行嗎?
其實我們的潛力遠遠超出自己的想象,就像我媽媽,她自己也想不到,能夠獨立完成乘機過關的流程。
昨天送媽媽去搭乘直飛香港的航班,這是媽媽第一次搭乘直飛香港的航班去妹妹那里。到機場后去航空公司柜臺取機票,對方告訴我直接入海關辦理乘機手續(xù)。而我今天沒帶護照,這樣在入口我就被攔住了,怎么交涉都不行,只能讓70多歲的媽媽自己入關去辦理乘機、檢疫、安檢等一系列流程。
媽媽情緒一下子就有點兒崩潰了:"我都不知道去哪辦,他們說話我也聽不清。“安撫半天都沒能平靜下來。本來輕言細語安撫媽媽的我一下子嚴肅起來,把手搭在她的肩上,一句一頓地給她說:我沒帶護照不能進海關,這是國家的規(guī)定,辦理乘機手續(xù)只能靠你自己了。你不要有自己辦不好這事的想法,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去C區(qū)9-11柜臺都可以辦理乘機。如果有困難,找里面穿制服的工作人員,讓他們協(xié)助你。有什么意外,打我電話或發(fā)微信,或到入口這找我,我會一直等到你登機。”媽媽就這樣很委屈地自己入關了。到下午一點左右,接到媽媽消息,說已順利抵達香港,和接機的妹妹匯合了。
你看,對自己獨立過關毫無信心的70多歲的老人不也獨自完成了入關流程?我們每個人的潛力遠比自己想象的強大。
3
那么我們正確的姿勢應該是怎樣的呢?
首先我們要在心里給自己植入“我能行,這件事一定能辦完“的種子。比較簡單的操作方法就是想象一下這事達成后給自己帶來的收獲,不論是心理上的,還是物質或名譽上的,你就會找到必須全力以赴去做這件事的意義。有必勝的信心,更能讓我們主動爭取機會,去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發(fā)揮自己的潛力。
仍是以寫說書稿為例,一篇文章被錄用,稿費就是幾千,抵得上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一個月完成三四篇,就能超過大部分人的工資收入;而作品在很具影響力的平臺上架銷售,對于個人品牌的傳播也是很有好處。如此名利雙收的事情,難道還不值得你全力以赴去爭取嗎?
我說書稿簽約就是緣于在群里看到接口人發(fā)布的征稿啟事,立馬被對方所在平臺和極高的稿費標準所打動,馬上就添加對方為好友,申請試稿,雖然我在此前沒有寫過幾篇書評。
有了必勝的信心,我們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對復雜問題對行拆解,將它分解為一個一個的小任務,用底層規(guī)律和常識去解決。
我們通常容易在復雜的事情面前陷于無謂的困擾,感覺自己力不從心,沒掙扎幾下就放棄。解決這個困擾的辦法就是把復雜問題拆解,將它分解為一個一個的小任務,這樣你面對的問題難度就大大降低;理性地拆解以后,對于要做哪些工作一目了然,你的焦慮也會大大緩解。
把任務分解后,我們最后要做的就是just do it,行動,把這些小任務一個一個地去解決。等你針對每一個小任務梳理資源、制定策略,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任務的完成純粹只需要時間的投入,有的有多個解決辦法,有的可請求他人的幫助;真正需要花費精力的就少數(shù)環(huán)節(jié)。一切都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復雜和困難。
至少那些未來不可知的因素,先不要去管它,勇敢往前走吧,未來的那些可能出現(xiàn)的事件,就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切都會有解決方案;即使暫時沒有方案的,也能交給時間。
4
看看你身邊出色的人,是不是都是這樣以積極心態(tài)去面對機遇的呢?
不論是在職場上還是生活中,首先拉開大家距離的就是認知的格局。調整自己的認知角度,建立積極的思維模式,一切的成功,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