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人生最糟糕的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如何選擇,只有那些有明確目標、懂得選擇的人,也會成為命運的強者。

人生最糟糕的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如何選擇,只有那些有明確目標、懂得選擇的人,也會成為命運的強者。

 

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朋友,經常向我嘮叨:

 

現在老家的同學朋友們,日子過得可滋潤了。平時上個小班,周末聚個小會,假期旅個小游,還有父母幫忙帶孩子、補貼家用,生活悠閑又愜意。唉,上海的生活和工作壓力太大了,每天累死累活的。我決定把上海的工作辭了,房子賣了,回家去隨便做點小生意,就能過得很不錯。

 

這樣的話,朋友喊了好幾年了,但是他現在仍然堅守在上海,就像堅守自己的陣地一樣頑強而執著。

 

朋友收入頗豐,在上海有車有房有戶口,是典型的中產階級,眾所周知,中產階級雖然收入體面,但是比窮人更焦慮。

 

中產階級有哪些焦慮,我就不一一羅列了,反正朋友也時常焦慮,朋友在焦慮難耐時,羨慕家鄉小城的悠閑生活是可以理解的。

 

羨慕歸羨慕,朋友更知道,家鄉的那座小城無法安放他在上海茁壯成長起來的靈魂,對于朋友而言,回歸只是一種偶然的想法,永遠不可能付諸于行動。

 

一位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朋友,承受不了現實的壓力,毅然決然地回歸了家鄉的三線城市。

 

有人也許會說,這種認慫的人一般不會有大出息,但是,我們得承認,妥協有時也是一種智慧。

 

朋友剛畢業時,對未來特別有信心,她覺得有志者事竟成,一定能在北京活出自己的精彩。

 

五年后,她卻發現,每天加班加點,收入永遠追不上房價,當她意識到,就算再過五年,要想在北京安居樂業也是不可能的,于是回歸便成了她還算不錯的選擇。

 

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她拖著行李一步三回頭地走了,現在的她,時常對我抱怨:

 

老家的同事朋友們每天跟我聊的是哪家超市大白菜便宜,哪家飯館正在打特價,誰家的孩子學習成績好,誰家的婆婆不講理……生活里只有雞毛蒜皮。真羨慕在北京的那些日子,有志氣,有理想,有希望,永遠是向上的姿態。真的有點后悔離開北京了。

 

可是,后悔歸后悔,朋友更知道,北京這座城市雖然可以滋養她的靈魂,三線城市卻更適合她安身立命。

 

對于朋友而言,在北京拼搏的那些日子變成了美好的回憶,而她絕對沒有重走那段人生路的勇氣。

 

很多在北上廣工作的外地人,往往會陷入了一種尷尬的境地:逃離不甘心,留下很鬧心。

 

原因在于:北上廣容不下肉身,三四線放不下靈魂。

 

究竟該如何選擇,沒有人可以給你答案,只有你自己能給自己答案,很多人陸續逃離了北上廣,更多人卻選擇留了下來。

 

究竟哪一種選擇更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網絡上經常會有這樣的提問:工資不高,你為什么堅持在大城市漂著?

 

有人給出了這樣的理由:

 

蜷縮在小地方,最讓人絕望的一點是,你看不到未來的可能性。一旦進入特定軌道,一切就已注定,基本上只能按照設定的道路走向人生終點。所以那么多人寧可忍受艱苦也要來到北京,僅僅因為兩個字:希望。

 

這城市有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人,也有大量一無所有的人,在這里不用太介意自己的出身,只要肯努力、多動腦、能腳踏實地去實踐,不怕失敗,就有出人頭地的可能。

 

不用擔心沒有關系網就無路可走,真正有能力的人,自然會發光發熱,會吸引其他人來到你身邊,圍繞著你形成一張關系網,而你,就是這張網的中心。

 

很多人批評說,這種理由太雞湯,聽起來很美好,也很令人向往,現實卻殘酷得讓人不得不繳械投降,可是,正因為有些人懷揣著希望,才最終實現了自己夢想。

 

華子大學畢業后,便和幾個同學一起來北京尋找機會。當時的他們各自找到了不同的工作,收入不高,但是每個人對未來都充滿了希望。

 

工作兩年后,華子覺得在公司當職員沒前途,便辭了職,開始了創業,創業的前幾年,華子因為經驗和能力欠缺,遭遇了一次又一次失敗,賠得一次比一次慘。

 

在此期間,有的同學覺得留在北京前景并不樂觀,陸續回了老家,家人和朋友們都勸華子別在北京折騰了,回老家找一份穩定的工作,踏踏實實過日子。

 

華子卻不氣餒,吃饅頭就咸菜,到處借錢求人,咬緊牙關,繼續堅持,通過不懈的努力,華子的公司最終扭虧為盈。

 

現在的華子是人人稱道的勵志典范,有人問華子:“離得家人又遠,又沒有后臺和人脈,你為什么選擇在北京創業?”

 

華子說:“因為這里很自由,很寬容,可以真實做自己。此外,這里有全國最好的教育資源和醫療資源,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說實話,在北京生活,各方面的壓力都挺大的,但是我還是要堅持下去。”

 

華子的回答,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華子告訴我們,無論是留在北京的同學,還是回老家的同學,現在都過得不錯。

 

其實,無論生活在哪里,只要付出努力,未來都會越來越好。

 

前幾天,有個姑娘來公司應聘,人事經理讓她介紹一下自己工作經歷。

 

她說:“原本在北京工作了三年,但是感覺壓力太大,就回了老家。在老家工作了兩年后,又覺得無趣,所以又回了北京?;貋砗?,也不知道做什么好。但是,無論做什么,比以前的收入高就行。”

 

聽她這樣說,人事經理直接把她PASS掉了,這個姑娘折騰了幾年,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人生最糟糕的不是貧困,不是厄運,而是不知道想要什么,不知道如何選擇,只有那些有明確目標、懂得選擇的人,也會成為命運的強者。

 

一線城市雖然具有很大的生存壓力,但是有很多得天獨厚的優勢,三四線城市雖然生存壓力比較小,但是優勢遠沒有一線城市突出。

 

馮唐說:“北京雖然已經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還適合我思考,還能讓我混吃等死,靈魂不太煩悶。”

 

你是選擇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追求靈魂的不煩悶,還是回三四線城市追求安穩靜好的生活?

 

無論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都值得理解和尊重,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對于每個人本就不同,隨心意不后悔就好。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

 

為自己選擇的跑道去沖刺,即使很漫長,即使有阻礙,即使會跌倒;但是,堅定的信念會一直陪伴著我歡笑的、努力地、飛快地奔跑。即使非常非常的辛苦,只要有堅持下去的勇氣,再大的山、再闊的海都可以跨越,努力的奔跑,天空的那一邊就不再遙遠。

 

愿每個人都能在自己選擇的跑道上搏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