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當郵輪駛入公海,一個獨立的王國誕生了,承載著西方娛樂文化和商業邏輯,讓2000多名中國游客沉浸其中。這個王國沒有生產,只有消費和玩樂,并且不同年齡層、不同社會角色的人都能在其中自得其樂。
當郵輪駛入公海,一個獨立的王國誕生了,承載著西方娛樂文化和商業邏輯,讓2000多名中國游客沉浸其中。這個王國沒有生產,只有消費和玩樂,并且不同年齡層、不同社會角色的人都能在其中自得其樂。
老爺子向鄰桌那對老夫婦“坐郵輪上癮”的說法表示認同,一邊從老伴餐盤里切下2/3的燴腰子,放嘴里嚼。“挺好吃的,像哈爾濱紅腸。”他說。
這桌人所在郵輪上的免費餐廳,到了飯點總是座無虛席,前幾日的一道法式焗蝸牛,讓老人們感到驚艷。這兩對看上去像退休知識分子的老年夫婦,一來二去就熟了,談論起蝸牛油脂里有助于心肌管的歐米伽3,說起北京的正宗西餐價格昂貴,以及坐郵輪有多舒適,不用每天打包行李奔波勞累。
在這趟五晚六天,從天津至韓國釜山、濟州島再返航的行程中,船上成員以老人為主,另外比較多見的是中年女士和小孩,中青年男人很少。一份2013年研究中國郵輪市場的論文[1]把郵輪上的中國消費群體分為三類:銀發族、蜜月情侶,以及一家人。
這些中國老人已經不像幾年前初登郵輪時那樣,在餐廳里對著刀叉犯難,他們神情淡定地看著菜譜,指給說英文的服務員,用肢體動作點單。老年群體不管在中國還是國外,都是郵輪乘客中的主力,不過這“主力”是指在購買船票上,在船上的消費環節,他們貢獻有限。郵輪隨時準備為不同的群體提供服務,以及消費選項。
凱撒旅游的郵輪領隊楊金輝,從六年前郵輪在中國市場真正發力到現在,乘坐郵輪近40回。他看到無論是駛向加勒比還是地中海的遠程航線,中國游客的比例都增加到了10%,如今南北極游也有了中國旅行社包船的線路,而近途的日韓航線,更可以稱得上“中國航線”,基本全是中國人。
比達咨詢(BigData)發布的《2016上半年中國在線郵輪預訂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6上半年中國郵輪市場的出游人次達180.3萬人次,收入34.2億元。而另據行業協會,中國郵輪業從2006年起步至今一直保持高速增長,不僅港口接待郵輪總量大幅增加,而且乘坐游輪出入境游客年均增長65.2%。
郵輪由中國旅行社包船、分銷,幫助其迅速開辟中國市場。跟團出游、對接旅行社、價格優惠,這些都降低了中國消費者接觸郵輪的心理門檻。
而當郵輪駛入公海,一個獨立的王國誕生了,承載著西方娛樂文化和商業邏輯,讓2000多名中國游客沉浸其中。這個王國沒有生產,只有消費和玩樂,并且不同年齡層、不同社會角色的人都能在其中自得其樂。初次登船會覺得眼花繚亂,令人想起一百年前民國的上海大世界。
郵輪從海上的商業冒險開始,19世紀上半葉逐漸從郵件運輸轉為客運,再后來成為人們遠洋運輸的重要交通工具。1958年第一架飛越大西洋的商務客機誕生,遠洋郵輪業受到打擊,一些郵輪停運,最早擁有環游世界郵輪的冠達郵輪公司面臨嚴重財務危機。
直到1990年代氛圍開始轉變,與郵輪有關的電影《愛之船》、《泰坦尼克號》喚起人們對郵輪的熱情。失去交通運輸地位的郵輪追隨商業嗅覺,轉而定位為“海上度假村”,用極盡奢華的服務吸引消費者,進入旅游度假領域。
從此以后郵輪的使命有兩個:吸引乘客以及讓他們在船上愉快地消費。
船上的管理體系經過多年磨合而成熟。一方面是以船長為首,帶領著輪機長、大副等船員保障安全航行的體系;一方面是以酒店總經理負責,督導客房服務,船上的免費餐飲,以及費盡心思、變著花樣的船上娛樂活動。這些都要保證客人吃好、住好、過得開心。
另外就是類似商場模式運營的消費項目,通過特許經營,將船上場地租給賭場、免稅店、紀念品店、拍賣行、付費餐廳、攝影廊、美容美發院之類,對部分消費項目進行抽成。整條郵輪共有船員超過1000人,酒店部門的人員占比最大。
根據兩家美國上市的郵輪公司財報,郵輪公司來自船票和船上消費等項目的收入比例大概在七三開。挪威郵輪今年一季度總收入10.8億美元,船上收入占比31%;皇家加勒比一季度總收入19億美元,船上收入占比28%。
其中皇家加勒比財報中還表示,船上飲料和上網的消費為其業績增色不少。這種情況在中國航線上恐怕不會有,中國消費者普遍不愿意購買自費的酒水,或者支付海事衛星昂貴的聯網費用。
從中國出發的航線中,船票收入和船上消費等收入的比例,尚沒有公開數據,但船上消費對郵輪公司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歷史資料顯示,2007年當時全球最大的遠洋郵輪瑪麗皇后二號,在海上每小時能賺6萬美元。
在這條開往韓國航線上,很難看到老年人在船上消費。他們購買了船票,然后就開始安度假期。餐桌上一位老太太回想了一遍這幾日的生活,總結起來就是“溜達溜達,看看節目”,以及“基本沒有什么消費,只買過一張照片”。
船上會在游客登船、上岸、船長晚宴等一些環節給客人拍照,掛在立滿展板的影像長廊里。長廊設在最為繁忙的七層,游客穿梭演藝廳、餐廳、劇場、賭場時,都能看到,沒什么事就停下來找找看看。照片價格小的每張5美元,大的每張10美元,包含某位客人及其室友的全套照片共128美元。影像長廊的員工表示,每天賣出去的照片大概超過1000張。
老年游客還會在價格幾十美元的飾品、紀念品攤位前逗留。這些攤位設在賭場外,七層俯瞰中庭表演的位置,兩邊是價格更高的珠寶和禮品店鋪,不愿花大錢的可以來攤位上挑揀。根據領隊楊金輝的經驗,中國游客總是習慣買下幾個一樣的禮品,以便回去送給親朋好友時不“厚此薄彼”。
除此之外,老年游客們更愿意在臨窗的茶座上打牌,在甲板上吹風、散步,裹塊浴巾在露臺上躺一躺。露臺邊一張擺著麻將的桌子上正三缺一,其中一位就去取了免費披薩邊吃邊等,火腿加芝士,他們普遍不喜歡略帶腥味的海鮮披薩。
船上的電影似乎安排的不大合老年人口味。影廳放映《死侍》的時候,片頭一大段裸露的性愛鏡頭,前排有老年游客開始嘀咕不安;放映《荒野獵人》,萊昂納多被熊蹂躪撕咬,兩三個老年游客起身走掉了;放映《大空頭》,緊張嚴肅,整個劇場沒看到多少老年觀眾。
老年游客會常出沒在乒乓球臺邊上,位置偏僻的溫水按摩浴池里,每晚8點舉辦大型演出的劇場,以及有太極活動的地方。上午8點多中庭的太極課程,一位七八十歲、帶著助聽器的老大爺站在前排最中間,打得比教練還好。
船上也有專門針對老年游客的消費項目,比如在一節講述“人老了為什么脊椎容易出問題”的健康講座之后,健身教練推薦了一款糾正足弓塌陷的足弓支撐墊,價格199美元,大概是1300元人民幣。“一旦下了船,只能買國產的了。”教練說。一名中年男子立即敦促自己的老丈人去選尺碼,并建議給丈母娘也帶一雙。
當老年游客感受著充實的海上生活時,不少中年游客正在花錢排解無聊。郵輪一旦進入公海,開放賭場,里面就開始煙霧繚繞。幾個中年人身影,每天都能看到,同一張賭桌前的常常在行程結束前都已成為點頭之交。
一位身材魁梧、穿著黑色T恤的中年男人,總是看著風頭下注,連輸兩把以上就另換一張賭桌。一位戴帽子的中年男人比較執著,定在一張臺子上押“雙”,骰子連開幾次“單”,最后一把他拿了一沓100美元籌碼放在“雙”上,結果揭曉---“嗨,這可不就掉坑里了!”一位賭客惋惜道。楊金輝說,見過一趟航程輸幾萬美元的游客。
和澳門娛樂城里把賭場和黃金、珠寶店設在一起大概是同樣道理,珠寶和畫廊藏品的拍賣也安排在郵輪賭場附近。最后一日的珠寶拍賣會上,幾百上千美元的珠寶無人舉牌,但在拍賣會草草結束后,原本安坐不動的中年女士紛紛上前觀摩拍品,猶豫不決。
“中國游客會覺得幾百美元一幅的版畫也是不小的開支,不會立刻在拍賣會拍下,但會在結束之后來詢問。”柏文畫廊經理丹妮也遇到類似的情況。
行程結束前這天的上午,畫廊舉辦講座,解說限量版畫的收藏價值。兩位中年男人就此和經理爭論起來,“要是機械、工業化生產的,那就是商品,不成為藝術。”但在下午,畫廊舉辦的畫作拍賣20分鐘內就成交了六幅畫作,雖然基本都是以起拍價成交的。
這家畫廊在全球海上畫廊拍賣市場占有最大份額,但在國外,2008年之后逐漸出現對這門生意的負面評價,赫芬頓郵報作者曾在2013年撰文寫到“被船上的氛圍引誘,乘客們樂意相信畫作的價值,喝著免費香檳,順手就拍下一副價格虛高的畫”。在中國,這還是個新鮮的市場,最后成交的幾幅畫作,價格也不算高。
與此同時,船上的中年女士們熱衷于挑選免稅店里的珠寶、首飾、鐘表,徘徊在香奈兒、博柏利、雅詩蘭黛和古馳之間,不時輪番推出折扣活動更讓她們流連忘返。國內在線旅游網站驢媽媽的消費報告顯示,郵輪上的中國游客消費意愿強,其中以免稅店購物最為傾心。
其余時間她們往往在參與健康講座,從講座教室走出來可以考慮順便做個排毒的按摩治療,或者做做美容、水療。水療中心的工作人員拿著價目表單推薦說,一款價格233美元的海洋排毒全身按摩最受船上游客歡迎,已經做了五六個。
休閑娛樂時間,她們樂意參加中庭的舞蹈教學,帶著多年練習廣場舞的架勢和自信,跟隨節拍搖擺。晚上三五結伴前往自助餐廳吃些點心和水果,或者一起坐在圓形小泳池子里聊家常。
年輕人可能是船上為數不多會在酒吧消費的人群,偶爾嘗試一下50美元一位的海景火鍋,買些小禮品、服裝,觀看電影,大方地站在白天的泳池里,參與一些針對情侶的競猜活動。
小孩子們則總是在泳池泡著,或者參加一些親子課程,有的被托管在青少年中心。
船上所有人都需要支付客房服務費,不過除了睡覺,人們大部分時間是在郵輪各處往來。在所有人群都愛聚集的船中露臺,星空影院的角落里,小憩的人們每天消化掉5000個免費冰淇淋。
也有一些項目中國游客鮮有問津,在中國航線上更像是擺設,比如酒水、付費餐廳和藝術家唱片。
七層緊臨賭場、面朝俯瞰中庭的過道一角,設置在人流最密集處的酒吧吧臺,售出的啤酒瓶子零星放在鐵桶里。“中國航線酒水賣不動。”酒吧服務員聳肩說道。餐廳里配餐推薦的每道酒水,也幾乎沒有中國游客相應,他們一邊吃飯一邊婉拒前來推銷酒水的服務生。
自費的海鮮牛排館和烹飪螃蟹的餐館總是空無一人,附近的免費點心吧卻一直人氣旺盛。“上船之后,看到哪個餐廳人多,那一定是免費的。”上船之前領隊小劉這樣告訴團友們。“其實付費餐廳和酒水的價格和國外消費水平相比都并不貴,花錢的餐一定比不花錢的好吃,道理就是你花錢了。你得去嘗試。”他向記者袒露自己的想法。
根據2011年一項來自阿爾托大學的詳盡分析調查,中國游客對郵輪的消費偏好在于:看重亞洲食物,打包行程的團隊游,家庭娛樂項目,以及必須設有賭場[2]。這些偏好正引導郵輪公司適應中國市場。
英國嘉年華郵輪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兼總經理王萍在回復界面新聞采訪時提到,目前國際郵輪在中國母港主要采取包船、切艙銷售模式,而且中國旅行社網絡比較廣泛,也有豐富客源,方便深入針對當地市場進行產品設計。在郵輪上,公司依照游客要求引入知名品牌,設置包含家庭娛樂設施在內的硬件,安排針對親子和情侶的船上活動。在餐飲方面,以公主郵輪為例,在中國母港航線上有海景火鍋,北方航線則有北方菜,郵輪主餐廳每天都有亞洲風味的菜肴。
中國的老年人,經不起舟車勞頓的旅行,閑暇時間充裕,沒有電話和網絡信號、休閑安逸的海上生活迎合了他們的喜好。而且在老齡化的驅使下,銀發族正在成為郵輪銷售規模不斷壯大的主要市場群體,這一增長反過來也將更多影響到郵輪公司的策略。
這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船上劇場在上演西方啞劇小品和上演東北二人轉的時候,獲得了一樣火爆的人氣。
楊金輝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在船長晚宴當天,他在發放領隊信的中途,被房間里一位老太太叫住,想請他幫忙給老伴打下領帶。老太太說,孩子請他們二人出來坐郵輪行前囑咐,在船長晚宴上一定要穿正裝打上領帶去和船長合影。
充滿冒險、勇氣的航海活動深入西方文明史,船長的引領精神在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里充分體現。因此郵輪上最重磅的一項活動是船長歡迎晚宴,船長會來到中庭與所有乘客見面,這也是中國郵輪航線上唯一要求穿戴正裝的場合。
“我這老頭子一輩子沒打過領帶,麻煩你教一下。”求助的老太太說。領帶打完,另一間屋子的門也開了,屋里的老爺子也來尋求同樣的幫助。“一個好的信號,說明人們希望融入其中。”楊金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