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小伙伴在備考MBA時,還是要多了解時事新聞的。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當前的一個時事熱點:中美貿易摩擦。

5月5日,時值立夏。以“中美貿易摩擦:事實與邏輯”為主題的workshop講座在第五教學樓舉辦,濛濛細雨給這個焦灼的話題帶來了一絲清涼。

 
講座一開始,王子老師便對此次貿易摩擦的歷史背景進行了總體介紹,并根據時間和事件的推進將其分為兩個回合。第一階段是以“301清單”為開局的第一回合。美國貿易打擊的范圍主要集中在9大行業,金額也逐年上升,2017年清單商品更是高達整個中國對美進口額的9%以上。通過一系列的數據圖表,王老師強調此次美國發難存在一個很大的矛盾:“雖然特朗普政府是打著扭轉美中貿易逆差,提升美國就業的口號,但并未針對中國對美出口最大宗的商品門類進行征稅制裁,而是集中打擊對美國消費者福利損失小,替代性較強的中國高技術行業。隨后中國立刻采取了反制裁措施,主要集中在飛機汽車和農產品行業,放過了關鍵性的中間品,針對最終品進行了金額對等的還擊。”
 
隨后,王老師又針對美國第一輪發難的長期原因和短期走勢進行了分析。長期原因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美國制造業就業持續下滑,另外一方面制造業技術優勢收窄,中國“以市場換技術”強制在華跨國企業向中方轉移技術(quid pro quo)。根據目前進展來看短期走勢,雙方要完全妥協和完全不打貿易戰可能性都不大,雖然其他國家加入美國對華貿易戰可能性極低,不過也會出現全球減稅競賽等對華不利的反應,但整體來看貿易戰短期內對宏觀經濟影響不大。
 
第二階段是以美國對中興的制裁為標志的第二回合。中興事件比第一回合的貿易摩擦更為嚴重,因為美國借題發揮,核心是打壓中國技術追趕(“2025”計劃),直指未來中美競爭的核心戰場。同時由于企業和政府地位嚴重不平等,美國單方面制裁將極大打擊跨國投資行為,中國也因目前的技術差距難以實施有效反擊。
 
最后,王老師結合基本的宏觀經濟學理論和剛結束的新一輪貿易談判,對中國應對貿易沖突的長期政策進行了簡要解讀。雖然中美貿易摩擦短期影響有限,但長期中國的政策走向決定“國運”,中國的創新企業,戰略行業,“大國重器”必將受到大力扶植。
 
通過老師數據豐富,條理清晰地解讀分析,在短短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讓我們對此次貿易摩擦的前因后果有了深刻的認識,也激發了大家對于宏觀經濟的興趣和對于時政經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