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Drew Gilpin Faust ,哈佛大學 380 年歷史長河里的第一位女校長,而她總是面帶微笑地糾正,「我不是哈佛第一任女校長,我就是哈佛校長。」
德魯·吉爾平·福斯特 Drew Gilpin Faust ,哈佛大學 380 年歷史長河里的第一位女校長,而她總是面帶微笑地糾正,「我不是哈佛第一任女校長,我就是哈佛校長。」
她打破了許多人對哈佛的陽剛想象,她帶著歷史學家的情懷,姿態優雅,深信善良,梳理歷史,改變當代,一如她在九歲那年,親筆寫信給當時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直指美國的種族歧視劣習。她說,如果真有什么玻璃天花板,那理應就是藍天白云。
她在過往的畢業典禮上分享過:
「如果連你都不愿意去追求你認為最有價值的事,你會后悔的。你永遠也可以替自己留后路,但千萬別一開始就走后路。如果你把一天中醒著的大半時間拿來做你不喜歡的事,你怎么能夠感到幸福?」
而今年的畢業演說,她重申不要安于后路的重要性,她就問一個問題:誰來替你說出你的故事?說你的故事之所以重要,更是因為每個不同的故事都拓展世界的寬闊可能,逃出單一敘事的危險。我們一起來看她今年的畢業演說:
誰會說出你的故事?
你們也許依然記得那一天,躲過大雨的新生入學典禮,你們聽著我與你們身穿黑袍的學長姐說:連接世界,讓哈佛成為你們的故事,去冒險,甚至不要全然相信任何我們告訴你們的話。而經歷四年,你們長成出類拔萃,而各自不同的人。
過去幾個月,我有幸坐在百老匯里頭,欣賞著音樂劇漢彌頓。我想起你們,想起你們無畏的精神與堅定的決心。
我看著 Eliza 站在舞臺正中央,唱起「我要將我自己放回敘事的一環」,并且接續問了關鍵的問題,「誰活著,誰死去,誰說出你的故事?」這齣精神激昂的戲劇,打破了紀錄。他們在典型與傳統的戲劇框架里,打造了全新的戲劇想象,一如你們,在舊有的環境里,綻放新生。
許多人說,哈佛是個滿載機會與好運的城池,對于有幸找到這地方的我們來說,我們即能坐享其悠久且成功的敘事。但是,這樣的重擔同樣落在我們身上,我們要以自身之力傳承這樣的敘事。
而當我想著今天要在這兒與你們分享的時候,我想到在《漢彌頓》里聽到的那個問句,作為哈佛的畢業生,作為一個公民,作為一個領袖,你們是否會持續不斷地問著自己,不斷地讓這句話影響你的生命:誰會替你說你的故事?
如果你知道自己是誰,你就能說出自己的故事
答案是你,你會說出你的故事。這是我今天最想留給你們的。
去說你的故事,去說一個新鮮的故事,開創無限可能與全新秩序,是每一個世代的任務,而這項任務就在你的眼前。這項任務,就是這一路走來教育的目的,說出你的故事,分別有三個層次的重要意義。
其一,說出你的故事意味著發覺自己是誰,而不僅是遵照著別人對你的期待過活。說出你的故事意味著,你聆聽他人的建議,但你為自己做決定。說一個別人想聽的故事,永遠是更加容易的事情。
我剛剛翻閱了一下哈佛的歷史,其中一位哈佛的傳奇人物,Peter Gomes 曾經說過:「不要讓任何人完成你的句子。」
他熱愛做一個對世界而言矛盾又難以預測的驚喜,但永遠忠于自己的人:他是劍橋市的共和黨支持者,他是一位同性戀牧師,他是朝圣會協會的黑人會長。他時而會這么說,這才有趣,無須道歉。掙脫別人的期待,他曾經這樣說過「我的不尋常,讓我們能開展新的對話。」
從「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到「我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說出自己的故事,不只是和你切身相關,這也是你與其他人的對話,藉此拓展更寬闊的目的,更無垠的世界,更多元的思考方式。
你的教育不是泡沫,它更象是逃生艙,讓你從奈及利亞女作家 Chimamanda Adichie 口中說的「單一敘事的危險性」脫逃出去。她觀察到,「在故事面前,我們都輕易被影響。」而單一的故事并不是不正確,而是她說的,「單一故事并不完整,我們不該只相信單一故事,許多故事都存在是重要的。」
過去四年,你們聽見了更多故事,你們明白這些故事若未曾被聽見可能的風險,無論這些故事是同志的真實生活,是 Black lives matter 運動的吶喊,或是性騷擾事件的國際對話,又或者最直接的,從他人口中訴說,那都是再珍貴不過的知識。
只有當我們理解到他人的故事存在之時,我們才能夠想象不一樣的未來。
21 世紀的藥物,會是什么模樣?能源問題呢?移民問題呢?城市會怎么被設計?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該問的不再只是「我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而是「我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
在不安與不確定中,持續修正自己的故事
而當你想到「我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時,你必須持續修正自己,你必須持續修正自己的故事。每個故事都只是草稿,我們持續翻新著那些古老的故事,無論是漢彌頓將軍的故事,美國獨立戰爭的故事,又或者是哈佛的故事。
好的教育讓你習于不安與不確定,它讓你反覆提出質疑,去自我鞭策與翻新自己,并且重新認識所處的世界。
將于周四發表演說的 Steven Spielberg 曾經解釋他故事創作的基礎。他說:「恐懼是我的燃料,我面對自己的一無所知,而正是那時候,我想到我最好的點子。」
大學該當是這樣的地方,讓所有人都平等的為了自己的不確定感到心安理得。我們最好的發現,能夠從錯誤開始。
如同美國著名的鋼琴家 Herbie Hancock 說過,他曾聽過爵士傳奇人物 Miles Davis 說,沒有錯彈一個音符這回事,只有創造一個驚喜的音符,這完全取決于你的下一步是什么。
所以這樣的四年,你們一直在學的,是如何重新講述事情:找到自己的聲音,將你自己放進敘事架構。
說故事并不容易,需要勇氣與決心。它通常意味著你要離開一個安全的道路,去面對未知的境地。
正如 John Lewis 所說,「去攪亂事物的秩序」這樣的四年,你們也在哈佛學到他所說的,「去制造好的麻煩,去制造必要的麻煩。」
人生的停車場理論:不要安于安全的故事
四年期間,我持續告訴學生們:「去找到你熱愛的事物,去做對你而言至關重要的事情。」那可能是物理,可能是神經科學,可能是電影產業,可能是財金。
但永遠不要安于后路,不要安于安全的故事,不要安于眾人的期待,直到你去嘗試你的首要計劃,即便它聽來有多不可能,有多瘋狂。
我稱呼這為「人生的停車場理論」,意即千萬不要把你的車停得離你的目的地老遠,只因為你害怕自己找不到一個更近的地方停車。不要錯過你的目標,不要背棄你的想望,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若是沒有車位,你知道你永遠能夠再繞一圈。
甚至,不要只是說你的故事,去活出你的故事。你的未來不只是劇本,你的人生是態度的展現,是你去開創他人從未想象過、從未認為可行的敘事可能。
恭喜,親愛的畢業生。不要忘記你們來自何處,不要忘記去改寫你們的故事,只有你們自己能完成這項任務。
祝你們一切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