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就好比全中國的老師,會對每一屆學生說,“你們是我帶過的最差的一屆”,考研亦如此,每一年的考研也都被稱為“考研最難年”。既然如此,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今年的難,到底難在哪?
一、報名人數再創新高
根據教育部、人社部11月19日召開的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相關透露,今年考研已報名人數達到462萬,比去年上漲85萬!首次突破400萬,再一次刷新歷史記錄。根據近幾年的報考數據顯示,研究生報考人數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從2013年的178萬,到2021年的377萬,9年間的時間,考研人數增長了近200萬。即使在院校擴招的背景下,考研人數年年遞增,院校名額的擴招速度遠遠比不上報考人數的迅速膨脹,“僧多粥少”的局面下,考研必然會受到影響,考研難度可能只增不減。
二、院校報考人數居高不下
隨著院校陸續公布22報考人數,也能看到今年的考研難度進一步升級。
從上圖匯總的部分院校報考人數來看,79%的院校的報考人數,都有一定程度的增長。四川大學,廈門大學,深圳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一如既往,依舊是考研人們熱衷的院校,再來看西藏民族大學,今年報考人數增幅高達123.2%,除了以上院校,還有湖南工商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安慶師范大學等院校,報考人數同比增幅超過50%,就從單個院校的報考人數就可預見,今年的競爭是多么激烈。
三、院校報錄比“令人眩暈”
以21年的MBA報錄比為例:
從圖表中會發現,院校報考人數高,錄取人數卻遠低于報考人數,報錄比自然不會太低。四川大學報錄比是6.9:1,云南大學報錄比高達11:1,暨南大學的全日制報錄比達到了10:1。
四、往屆生占比越來越重,初考的同學壓力大
考研大軍中,不乏有二戰、三戰的考研人,以2020年往屆生為例,2020年報名的應屆生180.96萬,而往屆生人數達到196.04萬。
往屆考生占比越來越高,21考研的往屆生人數甚至超過了應屆生人數。有機構通過問卷調查,詢問今年沒上岸的同學2022年是否二戰?綜合考慮多方因素,得出結論:在落榜生中有再戰意圖的考生比例約29%(僅作個人參考)。所以2022年二戰人數很可能是:29%×(377萬-110萬)=77.43萬!往屆生與一戰考生相比,在考試經驗上略勝一籌,一戰考生面對越來越多的往屆生的涌入,勢必壓力不小。
四、考研內卷,一年更比一年高
疫情反復下,留學、考公等多賽道涌入的考研人數劇增,明面上的考研擴招,暗地里的考研內卷。內卷太厲害,只有讀書,因為“讀書破萬卷”。
五、就業率低迷
雖然很多院校說過了國家線就能上學,但是好學校依舊難考,企業對名校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造成就業困難,考研形勢不可控。
數據顯示985/211/雙一流依舊是考生擇校的首選。
五、人才補助太“香”了
11月29日,上海市學生事務中心發布重磅人才新政:符合條件的應屆研究生可直接落戶上海。通告中指出,為貫徹本市相關會議精神,推進本市高質量人才高地建設,加大吸引人才支持力度,特別是支持“五個新城”建設招攬人才。經上海市高校招生和就業工作聯席會議研究,決定開放第二批2021年非上海生源應屆普通高校畢業生進滬就業落戶受理工作,并試點在五個新城和自貿區新片區就業的本市應屆研究生畢業生符合基本條件可直接落戶的政策。
7月16日,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引進畢業生管理辦法》。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對《辦法》進行解讀時提到,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本科及以上(7所世界前200高校)、“雙一流”建設學科碩士研究生走計劃單列渠道,符合一定條件可辦理落戶。
12月2日,太原市公布了引進高層次專業人才的補助政策。算下來,博士、碩士、本科生去太原并工作5年,可分別享受53萬元、31萬元、17萬元補貼。不同學歷,差異顯著。
各地為吸引人才,出臺“搶人”政策,也就激勵越來越多的人,樂于去追求更高的學歷資本。
從以上的方面來看,考研最難年,似乎也不無道理,但是,無論人數增加與否,上岸都是難的。大家都經歷了多個月的復習,應該早就能體會到考研的不易了。但是,人數激增,考驗內卷,對自己能否考上,雖有一定影響,但是并不是決定因素。想一下,如果你考了高分,你的表現優越于其他人,考研最難年的說法,根本傷害不到你。所以,既已成事實,無需過度擔憂,別被“考研最難年”嚇到,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在考場上發揮自己的實力。用成績,與千千萬萬的競爭者們,一決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