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Michael Stepanek教授和Heather Spiro教授分別是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商學院的MBA項目主任,他們在接受《華夏時報》專訪時表現出對中國乃至亞洲MBA市場的極大興趣。他們相信經過了百年發展,歐美商學院無論在課程設置還是招生上,都不能忽視中國元素。“中國目前正處于前所未有的經濟發展時期,這個時期與中國MBA申請者的職業生涯息息相關”,他們相信在這個特殊時期,無論是歐美商學院的大陸申請者,還是商學院要做到的,都應具有這樣的特質:“向別人闡述自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是如何發展專業能力的”。
MBA不適合中國企業?
美國的頂級商學院在招生的時候,希望美國之外特別是來自中國的申請者,做出這樣的承諾,就是他們在畢業之后,不是要進投行找一份薪水不錯的安穩工作,而是要回到祖國創辦企業,改變本國的商業氛圍。但從大陸學生出國讀MBA畢業后發展情況來看,國外商學院MBA回國后大多進了跨國公司而不是服務于中國企業。而對于成長速度最快和最需要管理人才的中國民營企業來說,不僅MBA畢業生不屑一顧,企業家對MBA也存在極大不信任。這顯然違背了錄取時學生們所做的承諾。那么,國外的商學院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他們的畢業生不被或難以被中國企業所用?
對此,Michael Stepanek教授認為:“從商學院的角度來講,并沒有辦法來判斷學員的職業方向。商學院只能提供最好的商業技能和訓練給學生,而不能決定學生在不同階段的職業方向。的確很多學生畢業后會先進入國際性的公司工作,等有了一定的閱歷和經驗后,他們還是會回到本國為本地的企業來工作,商學院本身是非常鼓勵這樣做的。國際MBA項目的教育目標是提供給學生適應不同經濟環境下的商業能力,不管經濟發生什么變化,MBA希望提供全面的商業教育。”Heather Spiro教授從MBA教育的目的本身分析道:“整個MBA教育最終目的是希望學員有一種批判性思維的方式,能讓學生在面對不同商業環境下,能自己思考學到的商業理論與當時發生的情況是否相關,這是MBA教育的核心。”她補充說:“在很多中國的合資企業里,國際公司希望本土企業能擁有一些有MBA教育的學生,這樣可以更融洽地解決由于商業背景不同而在溝通上產生誤會。”
在Heather Spiro看來,國外商學院教育正在完成這樣一個使命,就是跨國公司在開拓一片新市場,需要既懂得國際商業的通行語言,又對所在國情況非常了解的人才,而美國商學院招收的國外學生正符合這一點。而更能體現美國商學院招生要求的是,“目前在北卡羅來納州大學的項目中會有這樣的現象,很多本土的企業會直接讓經理人去北卡羅來納州大學培訓,然后回到本土企業來貢獻力量,這種現象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本土企業之中。”Michael Stepanek補充道。
頂級商學院與投資回報率
學費高昂的職業教育,對于全球的年輕白領來說,他們所付出的不僅是一套房子的首付,還有兩年的時間。將這些交給商學院,是一項好的投資嗎?是否只有排名前二十的商學院,才不會讓中國的高級白領失望?
對此,Michael Stepanek表示:“整個MBA教育是具有相同性但又具有不同性的,每個MBA項目都有其自身特點,對中國學員來說,最重要的是了解每個MBA項目的特點是什么,對于自身的意義是什么,在此基礎上,基于需求去選擇最為適合自己職業和未來發展的項目,而不是僅僅看排名和名氣大小,如此投資回報率才能高。”Heather Spiro博士表示了同樣的看法,“其實MBA教育本身不止是物質回報,比如畢業后的收入方面,更多的是系統的訓練和教育。MBA tour能夠讓大家在選擇學校時,不僅只考慮物質因素,還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
正像業內資深人士謝勁波所說:“世界正在推崇多樣化的MBA教育。在教了將近500個MBA學員之后,我們發現絕大多數人都會愿意去讀前十前五的商學院,但他們對自己能否就讀這樣的商學院缺乏清醒認識,他們沒有通過對自己將來從事職業生涯的深刻了解,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項目,這些是誤區。”
鑒于中國質量高的商學院并不是很多的現狀,對于國外的商學院來說,他們很難直接在中國設立MBA項目,所以目前他們與中國的合作項目也不是很多。但前來參加招生巡展的學院都表示了他們對中國的極大興趣。Heather Spiro稱,曼徹斯特大學與本土商學院保持很密切的聯系,有很多交流的項目,很多曼城的學生很希望到中國來學習語言和了解商業環境,以便回去后能和中國建立合資企業。
Michael Stepanek表示,北卡羅來納州大學每年都組織學生到中國來進行固定時期的生活體驗,這是課程上要求的,此外他們還有更多的發展計劃。Michael Stepanek說:“任何一個全球學校沒有對中國經濟背景的了解和參與就不算完整的商學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