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坦言,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比預想的嚴重,經濟下滑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矛盾,未來還可能越來越突出。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24日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下滑的背景和措施。張平坦言,此次金融危機涉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沖擊強度之大均超出預料,目前已在企業利潤、財政收入、商品價格、消費市場、新增就業等方面對中國經濟產生較大影響。他表示,“金融危機仍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和沖擊還在加深。”因此如何應對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已成為未來兩年實現中國“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嚴峻考驗。盡管中央在第三季度迅速出臺的系列政策措施,已發揮出穩定經濟的重要作用,但他坦言,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比預想的嚴重,經濟下滑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矛盾,未來還可能越來越突出。張平還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了“十一五”規劃綱要實施中期情況。他透露,14個預期性指標中,反映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的10個指標完成情況達到或超過預期,但反映經濟結構的4個指標除城鎮化率達到預期外,其余3個指標完成情況均低于預期。
以上發改委向人大的報告,其實也是中央決策層對中國經濟形勢未來的判斷。如果說10月份以來,高臺跳水的中國經濟數據讓決策層抓狂的話,那么近期千億投資規模下去,對于到底能否提振經濟,中央決策層心中現在是沒底的。如果不是這樣,張平不會公開表示,經濟下行風險比預期要大,金融危機沖擊強度之大超乎預料,更不會說經濟下滑是今后一段時間內的主要矛盾這樣的話了。而“十一五”戰略規劃指標的完成情況,更是涉及到本屆政府的政績,這豈可小視?
可以想見,“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背后,透露出決策層對中國經濟急劇下滑的焦灼不安!至于這4萬億規模對于提振中國經濟夠不夠,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對于短期內要防止中國經濟崩盤的決心――其實也就兩三個月數據難看而已。因此,4萬億不行,后面還有8萬億,8萬億不行,那就16萬億,總而言之,目前要嚴防死守,不能讓中國經濟在金融危機面前掉鏈子!理解這個心態,也就明白今后一段時間內中國經濟政策的基調。
那就是猛踩油門!
其實前期已經下了猛藥:4萬億規模投資計劃、大幅減息在內的寬松貨幣政策,還有減稅讓利措施等等。這些猛藥下去,起碼讓中國經濟目前慘白的臉上出現了一絲血色:樓市五周來成交量開始放大;車市有所回暖;鋼鐵價格崩盤結束,價格居然有所回升;股市底部也開始盤整;11月份來銀行貸款飆升。但從張平向人大匯報的基調看,中央顯然并不認為這絲血色是中國經濟開始康健的表現,恰恰相反,中央認為未來會更糟糕,沒準要翹辮子!下面能出的招,也就是猛踩財政貨幣油門了!
油門踩到底也就是財政規模和信貸寬松力度再加大:明年積極財政將國債赤字弄到1萬億?或者將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調到零?或者要求地方發債搞基建?總而言之,只要各項經濟指標沒有轉暖跡象,這油門會一直踩下去。事實上,良好的資產負債表也讓中國經濟有油門可踩,我們財務狀態是高儲蓄低負債,因此GDP增速弄上幾個點,實在是小意思,我們實在看不出有什么不可能的,恰恰相反,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但GDP高速增長不能反映一切,毀滅財富和創造財富都可以體現GDP的高速增長。政府在沙漠中建一條無車可跑的高速公路,和在干旱地區整一座水壩,都可以帶來高就業率,并且提升財政稅收,讓企業盈利率上揚,短期內讓大家都開開心心,不過這最后還是以社會總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劇下降而告終。我們不知道,這次結果會是怎樣。但經濟史告訴我們,政府強力干預經濟太多,一般都沒有好果子吃,不知道這次會不會例外。 [FS:PAGE]
發改委向人大做的報告,顯示出中央決策層目前陷入對未來走勢的極度焦灼中,因此出臺政策有抓狂跡象,相應措施只能是猛踩財政貨幣油門,其他長遠制度改革現在暫時無力顧及。由于中國資產負債表處于良好狀態,因此政府強力刺激經濟政策取得一時成效,應該不成問題,但就長遠來看,是福是禍,殊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