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一、沒有等級就沒有管理

 

    一個中國人最熟悉不過的場景是:無論是吃飯、開會總要論資排輩,講究個排位,有句老話說得好“吃得好不如坐得好”。嫁娶有嫁娶的禮法,就是死了人,連披麻戴孝都是有長幼序列之分的,磕頭下跪都是有章法的,不能隨便亂來的。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經國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大法”《禮記》,“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禮記》對中國歷史的影響連綿數千年,不絕于今世后事之中,以至于中國的企業在制造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在生產一樣的東西,有等級的生產關系、不平等的生產關系,如果分不出高低上下、君臣長幼來,中國人就不會管事了、也不會做事了。這就是中國式管理的最鮮明的特征。

 

    數千年的嚴格的宗法體系下的歷史,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對權利的渴望與崇拜如同發情期的公獸對母獸般的近乎宗教式偏執與狂熱,權利等級中至高無上的當然是皇帝,然后在此基礎上又分生出諸如“老爺”、“老大”、“老板”等等尊稱,巾幗不讓須眉,同時還有“老娘”之自稱,千年的饑渴驅使下的中國人,一旦條件具備立即就要“稱王稱霸”,畫地為牢,也來個過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癮。

 

    中國人能真正做上官,過上官癮的畢竟是少數,大部分人無法真正品嘗到做高官大馬的滋味的,這種狀況直到改革開放后,得到了根本的改觀,人人可以經商辦企業,做不到官的,做不了官的,做官不如意的都可以選擇辦個企業實現自己未了的官夢與財富夢。現如今是“一流的人才去做官,二流的人才做生意,三流的人才去教書”,做官不成退而次之做生意,中國的企業家是既想做富人,又想過官癮的一群人,而且不僅僅是為了過官癮,而且骨子里都是為了過“皇帝”癮。

 

    于是企業就成了個王國,里面有國王、有臣子、更有臣民,管理者為官、被管理者為民,一切都與官場一樣,有論資排輩之序,也有長幼尊卑之列,從級別、資歷、工資、待遇、權利等等,一切都沒有能逃脫那部“根本大法”《禮記》的魔咒,管理者為了維護“王者”的利益,為了管理的方便、為了管理者的利益,往往都只能犧牲或侵犯員工的利益為代價。在企業中,尤其是靠出賣勞動力為生的員工,地位只相當于數千年以前的“奴隸”,唯一的區別是現代奴隸是有人生自由的,可以隨時逃跑,但是出了狼窩一樣的還要入虎穴。因為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制造生產出來的管理者,僅僅是大同小異,都是一群來過官癮并指望有朝一日能過“帝王癮”的管理者。

 

    在這種思想和文化基因的作用下,制造不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制造不平等的生產關系,是從企業投資者、決策者、管理者身不由己、情不自禁、不由自主的行動和追求。

 

    于是管理就成了官理,目追求的首要目標不再是經濟效益而是“唯我獨尊”,是如何讓自己的意志在企業各個角落開花結果,就像一頭公獅子一樣,不管有無必要在自己的領地里到處撒上自己的尿。于是這個王國中的所有的人都和機器一樣,成為了其意志的工具與奴隸。所有的人都要像機器一樣沒有思想地躺著,像奴隸一樣有思想地跪著,等級社會并由此開始,“分封制”與“井田制”開始盛行,不平等的人身關系與生產關系就像生產線一樣產品一樣,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在被生產著。

 

    二、管理是一場“自家人”與“外人”的戰斗

 

    中國企業里的怪現象,不懂經營的人可以做經理,不懂財務的人可以做財務主管,大字都認不全的人都可以做行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