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3月底,銀行業金融機構迎來了一季度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這是自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后的首次正式考核。
相對于銀行,MPA目前對信托公司的影響較低,不過,長遠來看,也會對信托公司產生廣泛的影響。
普益標準研究員陳新春認為,就信托而言,主要針對銀行業的MPA考核將通過資金線、業務線、市場線等三方面對信托業產生短期、中期、長期的廣泛影響。
陳新春認為,首先,就短期而言,銀行尤其是大中型銀行一直是市場流動性的供給方,當面臨資金頭寸不足時,其它銀行類機構和非銀機構需從大行進行拆借。但臨近季末且面臨擴容后MPA的第一次考核,市場資金面驟然偏緊,短期利率快速上升。信托公司作為非銀機構,為彌補短期頭寸不足而拆入的資金成本不僅會提高,而且容易導致違約概率上升,這對信托公司自身形象構成挑戰。
此外,MPA將銀行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范疇,對表內表外資產一視同仁。在央行加碼MPA考核懲戒措施后,短期會導致更多銀行主動降低表外資產規模增速,這對信托承接銀行表外理財的通道類同業信托業務勢必產生深遠影響。此前在信貸規模受限下,信托公司設立信托計劃,銀行用理財資金購買信托計劃,不僅實現了廣義放貸,而且有助于信托迅速做大規模。在廣義信貸約束下,此前銀行表內非標資產(對接實體經濟)與表外理財(對接非標資產中的收益權、信托委托貸款等)的規模增速將會放緩。
一旦銀行投向信托的資金增速下降,勢必會對信托同業業務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
其次,從中期來看,除了廣義信貸指標外,資本充足率成為MPA監管評估的另一重要指標。特別是將銀行理財納入廣義信貸后,為達到監管標準,各銀行不得不對資本充足率進行調整。調整方向分為兩部分:一是提高資本充足率的分子,即提高總資本規模;二是降低資本充足率的分母,即降低風險加權資產規模。由于受到相關監管審批限制,銀行提高總資本規模較為困難,因此降低風險加權資產將成為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的有效方法,在輕資本資產運作過程中,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的資本節約效應將越發凸顯。
若將100%風險權重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后,可顯著降低風險加權資產比重,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資本充足率。當前信托公司在資產證券化中扮演著產品設計人和產品受托人等多重角色,就信貸資產證券化而言,目前只有信托公司可以做受托人。在銀行資本充足率提高過程中,如果信貸資產證券化得到迅速發展,則信托公司的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速度將會顯著提高。當然,由于資產證券化業務依然會納入廣義信貸范疇,因此其規模增速依然會受到MPA考核限制,需要在各項業務間保持有效平衡。
再次,從長期來看,相關的MPA考核機制并非是為了打壓銀行表外業務,而是為了防止表內外資產空轉,壓縮監管套利空間,以利于金融市場穩定發展。可以預見,去杠桿指引下的MPA考核對規范債券等資本市場大有助益,可以有效改善資本市場生態。長期來看,隨著各類信用風險的有效穿透工作穩步推進,銀行類金融機構經營發展的杠桿邊界將得到合理強化,系統性金融風險發生的概率亦會有效降低。
在這一過程中,作為橫跨三大市場的金融機構,信托公司的業務轉型和創新發展將面臨新的路徑選擇。在“八項機制”、“八大責任”、公共安全機制、信托登記制度等相關保障體系完備后,隨著配套監管規制體系的逐步構建和完善,信托業務體系就需要結合市場發展變化進行重構。厘清業務模式和風險來源、提升資產主動管理能力、回歸信托本源將成為信托與其它資管機構進行競爭的有效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