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2017年4月19日中午12:00—13:30,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舉辦了主題為“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秩序維度”學術沙龍,沙龍由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教授主講,張璋副教授主持,學院近20名教師、10余位博士生及幾位校外人士參加了本次沙龍活動。

講座圍繞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起源、現狀和具體內涵,“放管服”存在哪些秩序維度的沖突以及如何從秩序維度進行治道變革等內容進行展開。

 

“放管服”改革,即簡政放權,降低準入門檻;公正監管,促進公平競爭;高效服務,營造便利環境,是目前國務院推動政府改革、簡政放權的“先手棋”,和“當頭炮”,更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新常態時期的重要內容。

 

毛壽龍教授在多年全國各地實地觀察調研的基礎上,從秩序維度描述了“放管服”改革的現狀。“放管服”改革是政府一系列改革的一部分。從2001年中央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來,目前正在全國各地都成立了行政服務中心,優化和減少了政務流程,提高了服務質量,取得了不少成績。但毛壽龍教授又從“獲得感“的角度看到了“放管服”改革中存在的不足,即盡管政府放管服改革多年,但企業和群眾都普遍“獲得感”不足。他指出,這里存在秩序結構的沖突。“放管服”本身具有國家秩序和行政秩序,國家秩序具有強制性,國家作為合法暴力秩序有很強的封閉性,等級森嚴,讓人民和企業家從心理上就具有一種畏懼感,也很難形成“獲得感”。行政秩序的獲得感,往往與執行秩序的內在秩序有關系。行政審批是一個執法秩序,是行政監管秩序,還是一個專業秩序,當然也包括一個公民參與的秩序。這些秩序之間存在的不對等關系,也使得相互之間存在秩序維度的沖突。另外,條塊分割的行政體制與一體化的市場和社會存在著秩序維度的沖突。這些沖突,讓企業和民眾在秩序維度很難得到“獲得感”。

 

因此,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需要從秩序的角度,為未來的改革提供一個立體的視角。建設服務型政府,服務,而不是強制,必要的強制基于同意,基于對程序和結果的認可,基于公共利益,來維護公共秩序。只有這樣,“放管服”,需要讓企業民眾有一個對政府物理秩序的適應感。即在物理秩序基礎上,有一個人工的引導,以及相關的指導,讓各個方面的流程設計,在細節上改進,能夠讓一個很業余的人都能夠簡單適應,像傻瓜相機那樣,就很容易進入狀態。這樣才能真正讓老百姓在秩序維度有一種獲得感。而在這里,如何讓各個秩序板塊能夠相互適應,尤其是讓國家秩序和政府秩序適應一體化的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的需要來推進治理之道的變革,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