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職稱制度是專業技術人才評價和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對于黨和政府團結凝聚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職稱評定關系到專業技術人才的切身利益。當前,我國職稱評定存在著評定標準和手段單一、創新不足等矛盾,不利于調動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我國目前量化的職稱評定標準存在一些問題

 

職稱評定應該盡量做到科學、透明、公平、公正,最大程度地調動專業技術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職稱評定標準是職稱評定的關鍵,直接決定了專業人才的努力方向。目前,我國大多數科研機構采取的職稱評定標準,主要是與工作能力和工作業績相關的學歷、任職年限、科研資歷、科研成果、科研獎勵等,且過去重視科研成果,尤其是科研論文,采取將科研論文量化的方式作為職稱評定的重要標準。這種量化評定模式標準明確、簡單易行、便于操作,一定程度上能排除人為干擾,提高職稱評定的效率,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重結果,輕誠信

 

為了順利評上職稱,滿足職稱評定的標準,部分專業人員科學精神缺失,刻意追求迎合評定標準,急功近利,學術造假,不端行為屢有發生,破壞了職稱評定的公信力。

 

第二,重論文,輕貢獻

 

當前的職稱評定標準主要是看發表的論文,尤其注重論文發表期刊的影響因子與論文引用情況。期刊與論文只是科研成果發布的載體與形式之一,論文不等于研究,論文不等于專業貢獻,簡單地用論文來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進行評價,是一種片面與不客觀的評價。此外,并不是所有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及其貢獻都可以通過論文反映出來。在量化論文評定模式下,從事操作性、實踐性強的行業以及基層一線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評定中存在明顯劣勢。

 

第三,重數量,輕質量

 

職稱評定設置了許多量化的標準,如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文章,出版幾本專著,主持幾項國家科研項目等。有的評審機構還對這些標準賦予一定的分值,然后進行累加。專業技術人才的貢獻并不完全在于文章或專著數量的多少,而在于專業工作的質量,也就是科研成果是否有真正的突破和創新,能否給他人以啟發,成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是否有助于現實問題的解決等。

 

第四,重標準,輕創新

 

不同學科有不同的特點,使用同一個標準去衡量不同學科的成果或研究水平,顯然不合理。比如,許多職稱評定采取標準化“一刀切”的做法,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考試進行統一規定,不考慮科學分類和實際需要,人為設置門檻和壁壘,把一些專業技術人才擋在了職稱評定大門之外。另外,一些海外高層次人才或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由于體制機制的影響,如果沒有政策創新,就會因為年齡、資歷等設定的資格條件耽誤職稱評定。

 

第五,重名額,輕才干

 

職稱評定中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名額限制,特別是高級職稱數量有限。職稱評定不是具有真才實學、具備了相關條件和資格就能獲得,還得看單位或組織內部名額數量的多少和分配的比例,最終導致人才積壓等現象,專業人才的滿意度低。

 

國際上的職稱評定標準將評定和使用合為一體,職稱既代表專業技術人員本身所具有的學術水平,也反映其在組織內擔任的職務,職稱等同于學術職務并和工資緊密掛鉤,一旦離開原來所在組織或被其他機構聘用,則需要重新確定職稱。美國各州沒有統一的職稱制度,在科研機構及高校中實行任期制度。評價標準主要包括:科研和其他創造性工作、社會的公共服務、教學任務等。總體來說,國外的職稱評定標準更注重質量、更注重履職情況、更注重專業工作的創新性,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動專業人才成長的作用。

 

建立能推動專業人才成長的職稱評定標準

 

一要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以人為本要求我們以人為核心,從人才出發,遵循人才成長規律,創新體制機制,健全法律法規,營造有利于專業技術人才成長成才的環境,把制定科學的職稱評定標準和充分發揮職稱評定作用,以及促進人才健康成長作為確定職稱評定標準的重要指標,使職稱評定標準在引導專業技術人員成長成才方面發揮指揮棒的作用。

 

二要堅持科學評價標準。科學人才觀是我們做好職稱工作的指導方針,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職稱評定標準,把品德作為職稱評定的準入標準。在此基礎上,再以能力、業績和貢獻作為職稱評定的主要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資歷、不唯考試、不唯論文。堅持科學的職稱評定標準,就要把品德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的首位,凡是違反了職業道德或者違背了科學精神,即使個人的工作能力再強、研究潛力再大,也應該在職稱評定時一票否決。科學的職稱評定標準,還要求我們認真研究專業技術人才的崗位職責、工作特點與單位使命,綜合確定合理的職稱評定標準。

 

三要堅持從才出發。職稱評定標準應當從實際出發,從有利于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角度出發,重點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性、創造性與實踐性,分類分領域分系列修訂職稱評定標準,杜絕評定標準“一刀切”。破除重論文、重數量、重名額的傳統思維,注重考核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業績、工作能力和對專業領域和社會的實際貢獻。特別是對于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設定評定標準時要充分考慮他們的專業特點和工作環境,側重考察其工作實績。

 

四要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牢固樹立正確的人才評價導向,職稱評定標準要面向較大的范圍公開透明,職稱評定程序要公平公正,規則制定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人為干擾的可能性,并在操作中避免和杜絕。要廣泛聽取專業技術人員的建議,特別是被評定人員對評定標準和程序的意見。定期復核和完善職稱評定標準,確保職稱評定標準的時代性與前瞻性。發揮第三方監督的作用,建立申訴和懲戒機制。完善評審專家遴選與監督機制、評審回避制度,保證評定結果的公信力。

 

五要堅持加大創新力度。創新是引領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第一動力,加大職稱評定標準的制度創新,減少政府對職稱評定的直接管理和微觀管理,發揮協會、學會與學術共同體的作用,健全職稱評定標準體系與框架,借鑒國外最佳實踐,總結國內的成熟經驗,創新評定方法,拓寬評定范圍,調整評定條件,建立科學化、社會化的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機制。

 

六要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的配套管理制度。職稱評定制度只是專業技術人才管理制度的一部分,為了推動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有必要進一步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開發機制,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能;完善專業技術人才的激勵保障機制,讓專業技術人才得到合理的回報,讓專業技術人才的工作條件、生活、身心健康等有足夠的保障。通過專業技術人才管理制度的協同,為專業技術人才的成長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姜煒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