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nèi)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要說目前最火的網(wǎng)絡語言,非“打call”不可。

我們經(jīng)常聽到某人說要為某某打call,我們都明白call是“電話”,但“打call”絕對不是“打電話”(make a phone call)的意思。

你一定很熟悉這樣的場景:

 

一位歌手在演唱會上唱歌,唱到一半突然說了一句“來,大家跟我一起唱”,然后把話筒對著觀眾,另一只手放在耳后做傾聽狀,于是全場觀眾奮力高歌。這就屬于“打call”的一種形式。

 

“打call”這個詞來自日本(call在日語中的寫法是:コール),這是一種“應援文化”:粉絲們用規(guī)律性的呼喊、跟著節(jié)奏揮舞熒光棒、點亮手機等方式,表達對臺上偶像的肯定和支持,臺上臺下一起營造出熱烈氛圍。正是因為“打call”的存在,才使得演唱會這種形式充滿魅力。

 

我能想到的另外最印象深刻的“打call”莫過于皇后樂隊(Queen)那首“We are the Champion”,高潮部分樂迷齊唱“we will we will rock you”,場面相當震撼。

 

如今“打call”不僅僅適用于粉絲對偶像的“應援”活動,當你表達對某個人、某件事的贊同和支持時,可以說“為xx打call”,如果想體現(xiàn)出程度,可以在“打call”前加上“瘋狂”兩個字。

 

熱詞歸熱詞,但“打call”這樣中英混編的方式,絕對屬于Chinglish(中式英語),那如何正確用英語表達這個意思呢?

 

還是用老方法:你先得明白“打call”最基本的含義--“為…舉起熒光棒”或者“為…揮動熒光棒”。

 

“熒光棒”的英文說法是--glow stick(glow:名詞,光亮),那么

 

“為…舉起熒光棒”對應的英文是:to put one’s glow stick up for somebody,

 

而“為…揮舞熒光棒”的英文:to move one’s glow stick for somebody

 

比如:

你畫得太棒了,我要為你打call

Your painting is awesome. I would like to move my glow stick for you.

 

上述句子中,如果你要表達“瘋狂打call”,請在move前面加上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詞,比如“cheerily”(興高采烈地)

 

我們還可以把“為…打call”引申為“為…歡呼”,那么“to cheer up for somebody”也是一個可行的表達,

 

比如:

如果你開演唱會,我一定到場為你打call。

I will be there to cheer up for you if you give a concert someday.

 

另外,你一定學過一個詞叫cheerleader--拉拉隊長,就是為場上隊員“打call”的“專業(yè)人士”,我們從cheerleader身上又可以引申出一個動詞:cheerlead,表示“為…加油鼓勁”,

 

比如:

我們需要一些不僅為我們打call,而且能真正幫到我們的人。

We want someone not just to cheerlead us but to really help us.

 

最后還要提醒大家一點:

 

“打call”這種中英混搭的句式是網(wǎng)絡流行語(buzz words)的常見的形式,比如之前流行的“無fuck可說”、“no zuo no die”、“心機boy”...

這些說法在社交媒體上用用可以,但你要明白它們可不是常規(guī)的英語,切不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學習英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