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這幾年的論證有效性分析,從結構上看,條理非常清晰,段落之間有關聯詞聯結,每段的文字不會很長,不像前幾年那樣給一段文字讓考生分析。

對于參加聯考的學生來說,寫作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論證有效性分析30分,論說文35分。但這部分卻是同學們很容易忽略的模塊,很多同學在上半年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學習數學、邏輯、英語,唯獨在寫作上花的時間是少之又少。

通過近幾年論證有效性分析的考研試題材料橫向對比可以發現,這幾年的材料有以下幾個規律。

一、條理清晰

這幾年的論證有效性分析,從結構上看,條理非常清晰,段落之間有關聯詞聯結,每段的文字不會很長,不像前幾年那樣給一段文字讓考生分析。考研試題的這種形式上的變化其實也在提醒各位考生,大家在去選擇缺陷的時候,盡量能在不同的段落中選擇,避免所選謬誤集中在某個段落或者某兩個段落。以便能更好的呈現出我們讀懂了全文,符合大綱中所說分析能力的要求。

二、論證關系有明確提示

對于論證過程的識別也是我們論證有效性分析寫作的非常關鍵一環,畢竟論證過程分析錯誤意味著我們缺陷識別的錯誤,后面的分析就更不可能正確。對于前后兩句話之間是否有論證關系,很多同學容易出錯。但是,小編經過仔細分析發現,最近五年的材料中,大多的論證關系都能夠通過關聯詞去進行識別。比如,因此、所以、可以得出結論、是因為、可以發現等等這些關聯詞前后的兩句話之間必然是存在著論證關系。所以,同學們在去識別論證過程的時候,可以快速去圈出材料中的關聯詞,以此去界定論證關系。如此,一方面你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確保論證關系識別的準確性。

三、缺陷有規律可循

當小編把這幾年的論證有效性分析材料中所存在的缺陷列出來之后,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雖然材料每年有不同,但缺陷的類型卻有規律可循。比如這幾年出現的高頻缺陷類型有,偷換概念、以偏概全、誤用條件關系等。2015年考研試題把“供求關系不平衡”等同于“生產過剩”,2018年考研試題把物質主義中物質等同于物質生活中物質,都為偷換概念;2016年考研試題由長三角地區以及第三季度的數據來論證大學生需求大于供給,2018年考研試題由對高校學生的調查來論證物質生活可以豐富精神生活都是屬于以偏概全的情況;2017年考研試題材料中指出,只要利用賞罰就可以治理好臣民,2019年材料中如果沒有高鐵可選就不會有這種痛苦,均為誤用條件關系。

所以,大家在備考的時候,就可以對這些高頻的謬誤進行針對性練習,提高復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