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世界所有的知識都是相通的,會計也一樣,它作為一門學問,甚至可以指導人生。比如人一生的功過得失就可用會計的三大要素表示:資產表示
世界所有的知識都是相通的,會計也一樣,它作為一門學問,甚至可以指導人生。比如人一生的功過得失就可用會計的三大要素表示:資產表示人生的積累或取得的成績;負債表示人所付出的各種努力;所有者權益表示人生在某一特定日期所實現的自我價值。會計大咖們眼中的會計已經不僅僅是科學知識,而更加是一種生活。今天,帶大家來走近會計大咖們,分享他們的會計人生。
1991年,從中央財經大學會計系畢業,被分配到國家財政部會計司工作,初到會計司,他有些不知所措,因為會計司的職責主要是制定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而此時的他只是一個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沒有任何經驗,如何能做得了會計專家才能做的事情呢?
但在強烈的責任感的驅使下,在摸索中一步步地努力把工作做好,并利用去基層鍛煉的一年時間把一本本厚厚的會計制度背了下來,為他后期學習、理解會計制度提供了巨大幫助。他說“我將全部的會計制度扎扎實實地背下來,發現自己如同武俠小說中的男主角得到了獨門秘籍一般,會計修為得到極大長進,會計知識就像融進了我的血液之中。”
有夢想,人生才會充滿憧憬,充滿激情,才有為之奮斗一生的動力。他的夢想是:以己之長輔助企業的成長,并助其成為一家偉大的企業。他說,“我一直堅持著最初的夢想,因為在夢想人的腦海中,夢想之路永遠都充滿掌聲和鮮花。我很少去想前進道路上是否會困難重重,而是義無反顧地追隨夢想,在前行中解決困難。”
談及對會計的看法,他表示:會計是鮮活的、生動的、有愛的,在有趣的會計情境中徜徉、深思,欣賞會計帶來的美及活躍的思維,發現會計中的哲理,會計也會變得輕松好玩。
會計神秘嗎?大眾的答案是:神秘,會計語言除了業內人士很少有人能弄懂。因此在科技與經濟進步的新時代要想提升會計人員的地位,讓會計專家在經濟領域有發言權,就必須剝掉會計神秘化的外衣,讓非業內人士也能聽得懂會計語言。
那為什么很多人都覺得會計是復雜的、神秘的呢?他表示:這實際上是‘借貸’兩字鬧騰的,其實借和貸只是記賬符號而已。記賬要解決的就是賬戶的增增減減問題,但在披上借和貸的外衣之后,很多人就暈了,忘記了記賬的本源。
為了解決大家對借和貸“暈”的問題,他發現了“左右手記賬規律”。比如一個T字賬戶,分為左邊和右邊,可直接把借改成左,把貸改成右,用“左右”替代“借貸”兩個字之后就能很好理解會計記賬符號。他說:“我們的左右手天然就是一個記賬符號,手心朝上平攤雙手,左手大拇指在左手的左邊,小拇指在左手的右邊;右手大拇指在右手的右邊,小拇指在右手的左邊。大拇指代表增加,小拇指代表減少,非常直觀。左手管資產類賬戶,資產增加就記在左手左邊,資產減少就記在左手右邊。同理,右手管權益類賬戶,權益增加就記在右手的右邊,權益減少就記在右手的左邊。”
如此一來,在看不懂會計制度時,把手一伸、一擺就能直觀地將“借和貸”轉化為“增與減”,理解起來非常清楚。“因為我們記賬要解決的是一個賬戶的增減問題,而不是解決借貸問題。在借貸兩字上糾纏,就陷入了思維的誤區。”他如是說。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在現代社會中,會計人員的自我定位絕不應僅僅是一個“簿記員”,而應將自己的職業目標定位于全球五百強企業、大型國企、上市公司的CFO,甚至CEO。20多年的會計從業經驗讓他最大的感悟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要能端得起“會計”這個飯碗。
會計人決不能只埋頭記賬,而應通過積極與外界和企業內部人員溝通,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觀點,在溝通中成長,在溝通中發展。他說:“現在的社會不存在懷才不遇一說,有這么多的平臺,只要有能力就一定會被發掘。我們應該成為領導型會計人。而要達成這種職業理想,會計人員的專業功底、溝通能力和領導能力非常重要。”
在他眼中,會計平衡等式閃爍著儼然的對稱之美,如同河邊的樹木與水中的倒影;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煥發著無窮魅力。“可能是因為從事會計工作的時間長了,就有一種會計情結,覺得會計其實是一門美麗的學問。”他解釋說,世界所有的知識都是相通的,會計也一樣,它作為一門學問,甚至可以指導人生。比如人一生的功過得失就可用會計的三大要素表示:資產表示人生的積累或取得的成績;負債表示人所付出的各種努力;所有者權益表示人生在某一特定日期所實現的自我價值。
他還表示:從會計報表的角度來講,資產負債表說明人生需要努力去創造出來一個好的“底子”;利潤表說明人生需要做出一番事業,也就是要有一個好“面子”;現金流量表說明人生需要規劃好,要會過“日子”。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在市場環境中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只有具備充足的活力和競爭力的企業才可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處于不敗之地。財務分析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夠為企業的一切財務活動提供必要的依據,因此,企業應不斷的加強財務分析能力,從而使企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
但如何才能加強財務分析能力,做好真正的財務分析呢?他認為,真正的財務分析是圍繞“錢”進行的分析,是對資產的質量、利潤的質量、現金流的分析。資產質量的具體分析,是要搞清楚資產到底值多少錢,有沒有水分,比如資產負債表中的預收賬款,可能有不少是沒有及時結轉到利潤表中的收入;利潤質量的分析也是一樣,比如看到營業收入,就要對應到資產負債表里面的現金和應收賬款,分析營業收入的含金量。
“所以財務分析只有圍繞錢進行才分析得清楚,不圍繞錢,看報表就云里霧里,更何談分析?”他說,所有的盈利,都要看質量,即含金量,盈利里面有多少含金量,就沉淀了多少貨幣資金,這些才是真正可以用來購買材料、發放工資以及分紅的利潤。會計目前的體系雖然強調的是利潤,但做企業,做利潤,最終都要回歸到“錢”這個原點。
但談及成功,他卻說:“成功是個偽命題。我們要在人生道路上不斷進取,任何時候都要往前走。成功并非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概念。只能說,現在的我還是探索會計路途中的一個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