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隨著社會對商科人才的大量需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管理教育的興趣日漸濃厚,賴德勝認為,一流的商學院是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來支撐的,
隨著社會對商科人才的大量需求,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對管理教育的興趣日漸濃厚,賴德勝認為,一流的商學院是必須要有一流的師資來支撐的,并強調:“未來要平衡道與術的發展比,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及國際視野的工商管理人才。”
商學院發展對國家是很重要的
歸根到底,商學院的發展是有賴于教授的。對一家成熟有歷史的商學院而言,商學院院長除了要做學術上的研究,還肩負著學院發展的使命。賴德勝從教25年來,經歷著北京師范大學每一步的發展與變化,他是北京師范大學發展的見證者與實踐者。
賴德勝教授平日里溫和幽默平易近人
中國商學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對推動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賴德勝認為:“商學院的發展,乃至于全民對經管學科知識的掌握,對國家是很重要的”。北京師范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的轉變,但對于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的發展賴德勝表示絲毫不擔憂,他認為,北京師范大學土壤將越來越肥沃,經濟管理學院也正因為新,所以包袱要小,發展也會比較快。
一流商學院要有一流師資支撐
賴德勝提出“多元”、“包容”、“創新”、“責任”價值觀,他強調:“要不斷地去變革,要有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賴德勝在數十年的學術研究中,傾力完成多部著作,為中國教育添加了一份華麗的印記。在言傳身教過程中,影響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們,他是學生的良師益友。
賴德勝始終認為,一流的商學院一定是要有一流的師資做為支撐,“學術”、“市場”、“政策”、“國際”四個方面的影響力是一流師資需要具備的。他強調:“未來要平衡道與術的發展比,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及國際視野的工商管理人才。”
商學教育要重視人文精神培養
商學院的國際化已經成為中國商學院的共識,中國商學教育歷來只注重管理知識的教授與專業技能的培養,核心課程中缺失人文素養的課程,導致企業家對民生、社會、環境等的忽視乃至漠視。賴德勝認為中國商學教育發展除了需要將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外,還要塑造人文素養,重視人文精神的培養。
賴德勝始終強調,商科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他認為管理制度在全球都可以用,但管理也有很多文化因素,例如中國元素,把中國元素融入進來,需要有智慧的支撐。
工商管理人才應兼具人文精神國際視野
當下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企業家們面臨眾多的新應戰與新利誘,渴望成功的企業家越來越受到迅速發展的商學院吸引。賴德勝教授表示:“一個能力強的創業者,必定是善于創新,具備較高人文修養,以及將資源合理的整合與配置。”賴德勝的最終希望是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商學院會培養出一批兼具有人文精神與國際視野的工商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