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看到很多論壇里很多同學糾結于擇校問題,結合個人的一些認識給大家一些意見,僅供參考。很羨慕在學校復習的同學,能專注的進行復習。在

  看到很多論壇里很多同學糾結于擇校問題,結合個人的一些認識給大家一些意見,僅供參考。很羨慕在學校復習的同學,能專注的進行復習。在職考研,感覺壓力很大。雖在國企,但工作量還是很大的,周末加班也較頻繁,學習時間十分有限。對于在學校能全日制學習的同學來說,還是建議大家珍惜機會,提高成功率,力爭一次拿下。研究生學歷在中國這個制度環境下還是比較重要的,在國企,尤其壟斷行業還是很吃香的。Mpacc的各校實力是依托學術實力的,師資力量以及在行業內的影響力都很重要。所以我的建議學碩和專碩都可參考,沒有必然的區分。

  對于會計專業擇校,我心目中的選擇順序如下:

  1.清華。毫無疑問,清華不僅是牌子過硬,依托清華經管的實力,加上會計系優秀的師資,早期有謝德仁教授,后有杜蘭的李志文教授對清華會計貢獻很大,帶出了陳曉(現會計系主任)等優秀的杜蘭博士。此外,清華經管不差錢,大批海歸的引進,動輒年薪百萬從港校以及斯坦福等校挖人過來,高手云集。清華在職和全日制的mpacc都招,全日制的招的忒少,4個,實力超強的同學可以試下。

  北大。很可惜,現在只招在職的mpacc,但還是想談談。Mpacc專業本來就是依托會計學學術實力較強的院校開辦的,北大最近幾年的上升勢頭非常之快。個人認為,用不了幾年北大清華的會計實力會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當前,北大的會計實力是強于清華的,北大匯聚了現在學術界的精英,如吳聯生、陸正飛等國內屈指可數的青壯派大牛,還有姜國華、岳衡、羅煒等伯克利、羅切斯特等的牛校博士。他們的科研效率之高,是國內其他院校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翻開最近兩年的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等權威期刊,光華會計系的文章之多真的讓人吃驚,姜國華這些海歸更是能發到JFE等國際權威期刊,國內同行幾乎是沒人能做得到的。學術實力的強悍加上光華的品牌效應,現在的學費是8萬多,比MBA要便宜,在職的同志們可以考慮下的。

  2.上財、廈大、人大。若是學碩考生且欲致力于學術的童鞋,個人認為按上述順序選擇較好。上財會計實力突飛猛進,領導層視野開闊、在教學科研上不拘泥舊的一套,在從海外積極挖人的過程中還將本校會計系的大批博士生送往港校讀取博士后,取得了顯著成果。當前青壯派的幾位大牛,如原紅旗、李增泉、夏立軍、陳冬華幾乎都是走了這條路。原紅旗已被復旦挖走,陳冬華也到了南京大學,夏立軍因為在JAE的論文迅速評為博導,都是非常不錯的。廈大是傳統意義上的老大,底子非常扎實,有葛家澍、常勛、余緒纓、吳水澎等老前輩坐鎮,青年一代的沈藝峰、杜興強、陳漢文、曲曉輝都是很有實力的,在國內會計界廈大可謂巨無霸。由于位置欠佳、高水平師資及頂尖科研成果出的節奏較慢、略顯后勁不足,后期老大位置可能不保。人大也是老牌會計院校,閻達五、王慶成老一輩會計和財務學家在國內也有重要地位,但目前的學術實力感覺不及上述兩校。王化成教授在財務管理領域影響不錯,還是全國CC教育委員會的秘書長,人大也一直是在職CC和全日制CC的熱門院校。人大的地理優勢加上社科領域的強大實力,發展后勁和空間還應是很大的。對于報考CC的同學來說,上財和人大都是很不錯的學校,就業基本全國通吃,但考研難度也是很大的。

  3.上海交大、復旦、中山、南開、南京、湖南大學、西安交大、浙大。部分985綜合性高校的會計實力異軍突起,尤其中山、南開、南大。這些院校的會計系一般都是依托管理學院的。上交和復旦的就業一流,上交的安泰經管非常霸氣,記得當年參考保研信息和報夏令營時交大點名只要國內部分985高校的學生,就業灰常好。復旦管院的有幾位實力很強的教授,如原紅旗、呂長江。方軍雄副教授10年11年在經濟研究連發兩篇關于薪酬激勵的文章,實力可見一斑。南開有李維安的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是國內最一流的公司治理問題研究基地,此人剛調到東財當校長,是南開商學院一大損失,當然,東財一大收獲。南京大學陳冬華也是當前國內會計界的實力派,本人很喜歡看他的文章。另外李心合教授的文章雖屬規范研究,但都是經典,很值得一讀。中山會計系和港校聯系緊密,博士生培養質量很高。辛清泉、王兵、羅黨論等博士有一定名氣,辛已到重大、王已到南京。中山的會計博士能到國內知名985任教,也從側面說明了其實力。湖大的上升勢頭也很快,伍忠信從產權角度研究會計問題,獨樹一幟,建議大家讀下他的文章。伍忠信和王善平都出去當校長了,但會計學院的實力在國內很是很強的。浙大、西交總體實力的強大不解釋,西交管院的強大實力也不解釋了,它的CC性價比很好。李志文在浙大辦了個李志文班,辦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在人人網加李教授,感受下那個班的風采。另外可以看下李志文的博客,非常喜歡他的文章。可惜浙大不招CC,不然我肯定報那。
 

  4.央財、對外經貿、東財、中南財、西財。論學術實力,幾大財經院校大差不差,各有千秋。央財和貿大屬后起之秀,央財名字取得很好,身在帝都也會吸引大批優秀師資,近些年積極引進了鄒恒甫、黃少安等大牌,會計學院作為招牌院系自然也不甘落后的。貿大以英語要求高著稱,近年有雷光勇(全國百篇得主)加入,去年有光華的祝繼高博士加入,實力也與日俱增。央財和貿大位置好,帝都的精華型院校,考研難度較大,在北京就業非常不錯。東財在東北及華北一帶名聲在外,校友廣布。中南財大的郭道揚教授德高望重,會計史研究功勛卓著,所帶團隊治學嚴謹、氣氛非常好,郭老的博士生在當前國內學術界都是響當當的人物。西南財大系老牌財經院校,最近幾年開始大批引進海龜博士,收效顯著。芝大、哥倫比亞的雙料博士葉建明是會計學院的海外院長,想在西財至力學術的同學不妨多和葉院長交流交流,很可能有到紐約城市大學學習的機會。有幸在西財聽過幾次課,西財老師也不錯,彭韶兵幽默風趣、蔡春教授也很可愛,幾位年輕的博導也很有魅力,如馬永強教授。西財會計學院據彭院說亞洲最大的會計學院了,人數很多,但就業依然很好,成都很休閑,是個不錯的選擇。幾大財經院校里,東財、中南財、西財的mpacc都是國家線,招生眾多,性價比很好。央財和貿大身在帝都往往也是身不由己,分數水漲船高,貿大學碩分數今年暴漲,專碩今年雖然是國家線,明年就不大可能了。

  5.其他985及211院校。太多了,同志們可以繼續回帖交流。

  以上是我知道的一點信息,同志們了解的可以繼續補充,方便后來人,也為會計研究生的擇校提供下參考。

  總結一下:

  1.對于想從事學術的同志,建議大家能保研的最好直接保,保研了可以節約一年復習考研的時間,一年里可以讀相當一部分財務會計的經典文獻,為研究生生活打下堅實基礎。若保研不成,則只能考了。這時我倒不建議大家沖擊過熱門的院校,一是因為清北復交這樣的名校幾乎全部是保送生,統招名額十分有限。二則因為碩士階段所在院校的作用遠不如博士時的擇校,不必過于在意。碩士階段選擇幾個財大的性價比還是很好的,幾大財經院校在學術界有廣泛的人脈,你若真是塊學術的料,老師也會把你推到頂級院校讀博,博士階段的扎實訓練對一個人可研能力的提升才是至關重要的。我了解到的幾位大牛本科碩士階段院校都一般,博士階段到頂級院校后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

  2.對于想從事實務工作的同學,可依據個人實力盡量選取優秀院校。首先,若能保送,還是直接保比較好,可以節約時間拿下注會。若不能,則扎實復習,現在不必過分糾結于學校選擇,9月10月掂量一下自己的復習效果,再定也不晚。風險偏好者可沖擊一類名校,求成功率者選擇幾大財經院校也很好,招生多,分數線也不高,性價比很高(不過明年的情況難料啊)。其實,尤其對于應屆畢業生來說,建議大家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會計碩士上,今年可能推出的審計碩士、稅務碩士也可以關注下。報學校時機遇和技巧也很重要,其實清華、人大、南開等的金融碩士、資產評估碩士、應用統計碩士、國際商務碩士也都很好,對于只想拿個名校學歷的同志來說,可以考慮下這些專業,分數線很低,比今年筆國家線還低。看看人大專碩今年的錄取分數線,只有會計碩士頂的老高,其他的幾乎都是330。人大的很多專碩是經濟類聯考,看過考綱的同志會發現,這個聯考和管理類綜合聯考幾乎一樣,只有數學部分不一致,而他的幾十分數學比起學碩還是簡單得多的,性價比依然很好。這些都是機遇,應屆的朋友們可以仔細對比下再選擇。就算是很多學校的金融、資產評估等專碩要靠數三,但你看看它的分數線都是吃驚的低,這些專業都是不錯的機會。近些年的新增的專碩里會計碩士幾乎是最熱的,沒必要在最熱門高校的最熱門專業上碰釘子,多了解下院校信息,結合自身實際,扎實復習,相信大家都會有個不錯的結果。

  3.對于CC落榜的同志,不要氣餒,先工作也未嘗不可。工作幾年后讀個在職CC其實也不錯,學費普遍6萬,比MBA便宜,出來后ACCA照樣也是免9科,不要太患得患失。在國企的話,有個碩士學位夠用了,在外企能力比學位更重要,更不必太糾結于學歷問題。實在想回學校感受一下的在職同志,那就啥都別說了,和我一樣,下班后挑燈夜戰吧,呵呵,放棄打牌、放棄DOTA、放棄聚餐喝酒,勇敢的拼吧。

  Anyway,祝各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