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A great man once said it is necessary to dill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the more you apply it in real situations, the more natural it will become
一位偉人曾說,反復操練是非常必要的,你越多的將所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他們就變的越自然。
作為一名二戰考生,能有機會寫上一篇經驗帖也算是對自己兩年努力的一份交代。感謝有這么個機會。
一戰初試222分,離目標院校差2分。遺憾落敗。
二戰初試243分,算是為自己最終的錄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依個人之見,其實失敗的經驗比成功的經驗更具有參考性。畢竟個體情況的差異決定了大多數人不能復制他人的成功。但是卻可以避免走相似錯誤的道路。因此自己對一戰的反思便積累了很多實用的經驗。
衷心希望我的這篇帖子能夠啟發大家思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走適合自己的道路。我覺得這便是埋下了成功的種子。能否開花,只是時間問題。
是否選擇二戰?
二戰很需要勇氣。無論是找不到工作的無奈之舉,還是追求心中理想的破釜沉舟。將過去的痛再經歷一遍,甚至是為此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做出這樣選擇的你,一定是勇士。
而到底要不要這么做,就看你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但總的來說有2點要明白:其一,打鐵還是趁熱好。其二,本科畢業時的二戰是相對來說機會成本最低的,畢竟當年6月份畢業,12月份時,就有再搏一把的機會。
選擇培訓班還是自學?
自身感受:考研班對我而言最大的意義是舒適的備考環境,以及改變我一生的擇校意見。同時在困難的時刻遇到了一群相互幫助相互鼓勵的小伙伴。對我而言,這都是極其珍貴的經歷。
自學,則有足夠的時間自由支配,可針對自身薄弱環節對癥下藥。擁有足夠的學習主動權。然而學習知識,單憑自己理解總是有局限性。知識點之類的看網課也可較好的掌握,但更多的解題方法解題思維都蘊含在具體的題目之中,若有優秀的老師講解便可以達到舉一反三融匯貫通的效果。全面有針對性的網課以及參加考研培訓班遇見優秀的老師的意義便在于此。而集訓班的弱點在于課程內容安排是適用于班級多數同學。學習情況特殊的有特別的弱項強項的則會較為被動。就需要自己安排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了。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不能丟。被動只會挨打,只會將自己拖入泥潭。
關于擇校—選擇比努力重要
擇校要慎重,港真。適合自己的院校目標是成功的一半。由于信息不對稱,培訓班的信息渠道多,經驗足,擇校意見較為專業。比不少同學由于信息來源少所做的盲目狹隘的選擇要強很多。當然若是自己有主張主意正目標堅定,那最好不過了。
學習計劃至關重要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我是沒有計劃會死星人,我有一本小本子隨身攜帶。專門記錄每天的學習計劃。早晨到教室教室會花五分鐘把一天要完成得內容羅列出來。晚上回到宿舍會比照一天的目標和實際進度,及時調整。長此以往,對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就很清晰。
有句話說你永遠追不上勻速前行的人。這樣按照計劃踏踏實實前行的過程就是一個穩步前進的過程。相反自己沒有計劃,漫無目的則很可能就是在浪費時間。
一個習慣的養成需要28天。如果這28天能夠堅持住,我相信這同樣是你一生的收獲。這就是為什么不少人說考研堅持下來已經很不容易。因為這一過程中優秀習慣的養成是會影響你一輩子的。縱使結果成功與否是各種因素綜合的結果。但是考研過程必將是你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
好的備考心態
好的心態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女孩子尤其要注意。要自信,成竹在胸,輔以適當的壓力,才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無畏將來
無悔過往
腳踏實地
共勉!
學習確實需要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正確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總好過在錯誤的道路上健步如飛。學習的過程本就是一個不斷尋找適合自己學習方法的一個過程。而這過程中所謂的捷徑就是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
對我個人而言,我的方法就是回顧錯題。二戰時花在反復看舊題上的時間要遠遠多于題海戰術的訓練。
知識需要及時回顧消化。每一次的知識回顧舊題回顧,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領悟理解。那種發現新大陸的感覺真的是really great。同時每回顧一次對知識點解題方法的掌握就會越深。整個知識體系就會更加完備。用正確方法解題的感覺真的比用直覺解題好很多。我始終覺得不能把每個學科看成是無數道題目的累加,你做的越多你就越接近這門科目的核心。
每犯一次錯,總要體現犯錯的價值。不是填上個正確答案就可以翻篇的。同一個題型每次做每次錯就沒啥意義。每改正一個錯誤,日后就會少犯一種錯。錯的越來越少,正確率不就自然而言提升了嗎?所以我寧肯多花一晚上研究一份錯題,也不愿多花一小時做一份模擬,道理就在于此,人總是在反思中才會進步。堅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跌倒2次。
當然這不是蠱惑大家不要做題,不要模擬。精準的思路以及解題速度都是在大量的練習中更上一層樓的。只是希望大家不要本末倒置。要清楚為什么做題,為什么練習。
臨場別懵逼
這點也很重要,往往這句話也是只有坐在考場上時才會有切身體會,mpacc考試時太容易慌了,時間緊迫,題量巨大。不可能有足夠時間讓你去研究某一道題。往往一題卡住就很容易影響接下來的狀態,然后整個節奏就被打亂了,結果可想而知。因此,如果整場考試都能沉著鎮定,有條不紊,不慌不亂,就算有不會等我題不熟悉的考點,相信我,結果也一定不會虧待你的。
考場正確時間規劃—有舍才有得
切莫為了個別難題,打亂整個考場時間規劃。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因小失大也必成定局。
有舍才有得。這話錯不了。真正的難題復雜題可以先跳過,有時間再去思考,就算最后蒙也有1/4正確的可能性呢。
質量比速度重要
會做的一定要做對,不會做的也不要遺憾。做到無怨無悔。我覺得這個準則從開始準備考試時就要牢牢記住。每次的模擬每次測試都要這樣要求自己,不要妄想考場上能夠超常發揮,在高壓的環境下,能正常發揮已實屬萬幸,運氣不錯!好的學習習慣應在平日里一點一滴的養成,厚積而薄發。
上面的幾點寫的很寬泛很理論化,我的目的是拋磚引玉,想引發大家的思考。具體怎么探索,怎么實踐。怎么引申,要靠大家自己,而且必須要靠你們自己。
具體科目的備戰經驗:
retrospect prepares us for the future
這是一句我感觸非常非常深刻的話,送給大家。可以說這就是我的制勝秘訣。
數學:無怨無悔,會做的一定要做對。不推薦題海戰術。
mpacc的數學成績奠定大局。這門科目便成了兵家必爭之地。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會做的一定要做對。數學是有不少靈活的難題,數學也確實是不少人心底不能觸碰的痛。但是絕大部分仍是比較常規的題目,如果將基礎打扎實,爭取會的都能做對,那么你的這場考試一定是勝利的。
插一句,打基礎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知識點的消化吸收積累。做題目只是一種手段,目的是牢牢掌握知識點,舍本逐末的方式不可取。另外陳劍老師的課,很有價值。
進階階段,要重點掌握數學解題方法。會一種方法就能舉一反三,會一系列的題。而鉆在題目里出不來,不能站在一個高度看題,除了面前更多題目的堆積,卻永遠無法了解到精髓所在。這也是很多人學數學不得其法,老覺得數學難的原因。
邏輯:邏輯不只是感覺更是方法。
一戰邏輯錯7個,時間緊張,全憑感覺。二戰因為接受了系統的邏輯培訓。在做題的方法和技巧上面有很大的突破。最后邏輯應該是錯了3個。有句俗話是師父領進門修行靠自身。在最后考前我的邏輯很穩定,較難的模擬有時也會只錯2個。這很大歸因于自身根據老師提供的思路不斷的總結,將錯題反復歸納整理,鍛煉解題思維。
我的邏輯講義上凡是講過的地方全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和心得體會。最后的時候講義都已經翻爛了,上面全是五顏六色的筆記。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會發現,很多難倒眾人的題目,自己卻可以輕輕松松get到重點,避開雷區。很多以前靠感覺做的題,也能用正確的方法接近正確答案。我始終覺得,不得要領,死學習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mpacc需要靈活的大腦,不是你刷的題越多,學的時間越長,你就能考上的。這之間的差距需要耐心體會。
英語:真題至上
英語的決勝關鍵在于閱讀和大小作文
閱讀不建議做模擬題,模擬題的思路和真題總是千差萬別,無論出卷老師吹得多么天花亂墜。
我英語除了模擬考試做過一些閱讀,從沒特意做過模擬題訓練。最后階段4篇閱讀也差不多穩定在錯2,3個。正確率不算太高。但是,再也不是以前的連蒙帶猜的。腦子里對每個選項為什么正確為什么錯誤都很清晰。
英語閱讀必須反復研究真題,研究出題套路。到最后會發現,錯誤選項的設置都是相似的,正確的選項也是有確定無疑的正確道理。閱卷老師來來回回就是那些設置錯誤選項的思路。一通百通。
英語主觀題答分不高,沒啥值得借鑒的。
除了被推薦爛了的蔣軍虎的網課和書。我推薦一下丁曉鐘老師的視頻和書籍。你值得擁有!
所有的經驗都是我一戰血與淚的教訓。也是二戰親身實踐的結果。
寫作:我不是很能寫,最后的分也不是很高。最后寫作應該是2篇40分。所以我的經驗只能幫你爭取平均分,并不能夠幫助你拿取高分。
論證有效性分析拿分相對容易,要重視。盡量拿高分。
論說文我建議歸納主題,每個主題準備相應的名言事例和寫作段落,背誦熟練,最后你會發現一通百通。拿到什么作文都能往自己準備過的主題上靠攏。都有內容可寫。
可能有人會覺得一無所獲,我也相信不少人會覺得受益良多,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很多基本的內容我都沒有詳細講。因為已經有不少寫的很詳細很用心的帖了。另外不要指望多讀幾篇經驗帖就能直接助你考上心儀的學校。你需要的是親身實踐,找到你適合你自己的路。愿大家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