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一則消息上了熱搜。
剛開始還沒有覺得很震驚,直到小社點開了下面的兩張圖片,瞬間懵了!
1424次打卡、時長2325.5小時,如果不提醒你,你可能以為只是普普通通的兩個數字,如果和學習次數、時長結合起來,那就只能令人震驚了!
這才是有意義的努力,這才是有的人比你勤奮還比你努力!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加油吧!考研人!決定命運的不是天賦,而是你付出的實實在在的努力!
在考研最后的關鍵二十天里,我們應該如何把握最后的收口環節?如何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呢?
備考是一場長久戰,很多人只走到中途就選擇放棄。直到現在仍然還有很多考生覺得自己還沒有復習好,老是想著用最后二十天的復習時間,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識復習好。
但是,考研和中高考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基本上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復習好。
畢竟我們已經復習備考快一年了,我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只要能堅持到最后,我們一定順利上岸。因此,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積極應對考試。
戰鼓還未敲響,你我皆是黑馬,未來不可預料,一切奇跡都有可能發生。
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多說無益,既然要沖刺就要做好沖刺的準備。
拿著書盲目地讀,看似很努力,其實做的都是無用功。這樣的復習不僅沒有效率,而且上岸的幾率也是微乎其微。
此時,我們應該知道考試的重點,抓住主流、主干、常考點、必考點,并且一定要整理在紙上。
另外,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做新題了,應該做做經典類型的習題,尤其是自己曾經做錯過的題,這回錯了,下回不能再錯了。
涉及到背誦的內容,就抓緊時間背,每天都及時鞏固,到考試之前,一個月的反復記憶,印象也是最深刻的。
此時時間緊迫,應該多拿一分是一分,所以一定要把重心轉移到那些能夠迅速提分的內容上來,比如英語的作文,還有政治的多選題。
最后這20多天,多練練英語作文,把那些信件都練得到位了,多嘗試自己寫,到時候到了考場,心里面也不慌了。
這個時候也要學會懂得取舍,要抓自己還不太熟練的一些點,能練到什么程度就練到什么程度,把該學的都學到了,該掌握的也都掌握。
像文科的話,重點看專業課的內容,公共課暫時就先放一放,理工科的重點看數學,因為理工科考研數學是關鍵。
最后就是要理性地看待考研,以及自己的復習成果和水平。因為太感性的話,容易陷入過分自信和過度自卑的怪圈。
考研最差的結果就是落榜,大不了明年再戰,用不著那么如臨大敵。不能太當回事,也不能太不當回事。
理性看待自己,知道自己是什么水平,別讓太多外界不必要的因素來干擾自己。
無論再好的雞湯,此時也是喝多了無益,真正為了自己的人生去拼命一場,為了自己一年的付出去努力一把!加油考研黨,二十天后,大家終究會登上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