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關于分享經驗: 其實對于考研這件事,能說的不外乎兩點,一是心態,二是方法。而且我現在覺得前者更重要一些。因為它往往決定著你在最后
關于“分享經驗”:
其實對于考研這件事,能說的不外乎兩點,一是心態,二是方法。而且我現在覺得前者更重要一些。因為它往往決定著你在最后是加速沖刺還是放棄拼搏打道回府。反正我有兩個“研友”,剛開始的時候十分勤奮認真,可是到了十一月竟然開始不上自習不看書、直接放棄了,我問了原因,答案是覺得自己還有好多地方沒看呢、還有好多題沒做呢、看過的也都沒記住、今年肯定考不上,所以今年不考了,決定明年再來一年。這其實就是心態問題,她未必真的不行,而且大家復習的進度其實都差不多,她如果抓緊時間提高效率堅持下去,最后也未必考不上,但是由于調整不好自己的心態,過于消極、對自己的學習沒有信心,所以中途放棄,直接抹殺了她考上的可能性。學過經濟學的人應該知道,一年的時間是有機會成本的,所以,我想強調一下,既然決定考研,就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每天都積極樂觀,相信自己并且付出最大努力,千萬不要不停地質疑自己、每天懊惱不已、結果自責的時間甚至超過了看書的時間,既然決定了要上考場,就千萬不要半途而廢!
下面具體說幾點我自己的感悟,其實我沒有很系統的經驗可以分享,只能把自己考研的過程中一些真切的體會和反思分享一下,希望能給奮戰在考研路上的同學一些提醒吧。
1做邏輯題要保證“量”
管理類聯考的考試內容中,邏輯題有三十道。時間大概是四十分鐘左右。其實邏輯題難就難在在十分有限的時間內把題目正確的分析出來并且選出答案。如果給你三個小時讓你做這三十道題,我想大部分人都錯不了幾個。因此,一定要在做題的時候注意時間和數量。一次至少做三十道,養成習慣,你在考場上就不至于做了一半思維就混亂了。
我在學習邏輯的過程中,剛開始的時候,做前十道題的時候思維挺清晰,正確率也挺好。可是再繼續做,到了第二十道題左右,就思維混亂了,就不想做了。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經常是做了二十道題就放在那兒不做了,然后一對答案,才錯了一兩道,自己特高興,覺得自己沒問題。可是后來我真正按照正規考試要求去做真題練習的時候才發現,我基本上都錯在后十道題里了,這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你的思維連續運轉的強度你能不能承受的問題,往往做前面的題時思路清晰,因此不容易錯,而到后面,思路就亂了,所以做的也亂七八糟。不夸張的說,我有一個階段做模擬題,三十道題一般錯八九個,前二十道題只錯兩三個,后面十道題里有六個都是錯的。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擾,希望大家能重視這個問題。我的解決方法就是,嚴格按照規定時間練習,不停地練。每天做兩套題,上午一套下午一套,練一個星期左右就能進步不少了。
還有一點要提醒,就是注意每道題的時間安排。前幾道題不要花太多時間,因為文字長的題往往都在后面,前面花時間多了,到后面就沒有時間了,再加上到了后面本來思維就不清晰,往往一看到那么長的文字你就沒心情去琢磨了,胡亂蒙一個選項就匆匆去做其他部分的內容了(數學和寫作都是很花時間的,所以沒有哪一部分是可以給你省出時間重新檢查一遍的)。這樣,往往你后面的題就得不到分了。
2英語一定要保證每天都看
這是我自己的教訓,跟大家說說。我英語水平還不錯,四六級都是一次通過,并且分數都在五百以上。英語算是我比較自信的一門科目了。所以我有點不太把它當回事,當然這也讓我考研考研結束后后悔不已。我英語單詞沒有按照單詞書仔細背,只是在做閱讀的時候碰到不會的就查查記下來。而且我是從2011年3月開始準備考學碩,是按照英語一準備的,到十月份改成考專碩,要考的是英語二。英語二比英語一要簡單,這個大家都知道,所以我在后期就掉以輕心了,再加上我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去準備MPAcc的考試,管理類聯考的內容從沒有接觸過,所以我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了管理類聯考的準備上,英語只是隔幾天做一套真題,而且做的是英語一的。但到最后一個月我才發現,英語二和英語一出題套路是不太相同的,英語一側重于理解,要自己通過文章內容去揣測,而英語二基本就是考單詞層面的內容。而我恰恰沒有很認真的背過單詞,一直在做英語一的真題,憑借自己所謂的“語感”還一直覺得自己不錯,但做了幾套英語二的真題以后,我真是后悔莫及。可是最后一個月了,時間太緊張,也沒有時間重新背單詞了,所以我最后只有硬著頭皮勉強翻了幾十頁英語單詞書,就去考試了。我英語最后考了71分,但是我自己之前做英語一都能答到75左右,所以我英語算是沒有考好的。
我說自己這個經驗的目的是想提醒那些英語還不錯的同學以及由學碩轉成考專碩的同學,千萬不要小瞧了英語二,一定要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把單詞都背一遍,不要只背什么“高頻詞”,卡住你的往往不是高頻詞,如果不幸的生冷詞出現在選項里,你會后悔死的……還有就是,英語需要一種連貫的感覺,不要隔幾天才看一次,生疏了以后再重新撿起來是很費時間的,每天保證至少看一個小時的英語,哪怕只做一篇閱讀,也要保證你頭腦里的“英語思維”沒有斷掉。
3 寫作不要掉以輕心
管理類聯考里面有兩個寫作。總共六十五分。往往大家對這一部分都不是很重視,覺得大家水平都差不多,所以都是大概背背模板,自己寫個一兩篇就去考試了。但我想說的是,專碩考試一共也沒有多少分,差兩分都能差好多名次。所以,只要是考的內容就都重要,每一分都重要,如果最后復試分數線是205,你考了204和考了206就有天壤之別了。所以,每一分都可能是你的救命稻草,但也可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兒稻草。
至于寫作的訓練,我覺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速度,這個速度還分兩個層次,一是審題立意的速度:看完題目后要迅速明確自己的寫作思路,因為考場作文是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的,也不大有可能讓你細致的寫完一個寫作大綱,所以,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讀完一遍題目之后,應該能很清晰的知道自己應該些什么,從哪里入手,具體寫幾個部分。這一點對論說文和辯證有效性分析通用。另外一個層次就是寫字的速度,這個速度是建立在工整漂亮的基礎上的,而且一定要注意卷面的整潔,切忌隨意的涂抹、劃線修改之類的。我有一個小的建議,就是在平時訓練的時候大家就應該用格子稿紙寫作,因為考試時候的寫作用紙就是有格子的,有格子的紙寫上字以后要修改不是很容易了,不像無格紙一樣可以在空隙里加一個字或者補充一句話,有了格子的限制,任何改動都很明顯,這就要求大家落筆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要寫什么,盡量不要想到哪寫到哪。至少,保證卷面整潔,能讓你的分數提高兩分左右,前面說過了,這兩份很可能會成為你的救命稻草。
至于寫作內容的聯系,這的確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但也不是說就沒辦法在短期內提高。我自己的做法是,先背至少四篇不同風格的寫作模板,針對不同類型的話題和內容都能應付,然后每天抽出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比如飯后休息的時候,看一些類似于議論文寫作論點論據的書,把一些經典的論據背下來,并清除的寫出來這些論據具體可以用在哪些地方,可以怎么用,怎么搭配相應的內容。其實這個并不耗時,每天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就可以了,而且也很輕松,因為它讀起來有很強的故事性,記憶起來也不困難。
4 數學要成體系
管理類聯考的數學考的基本都不是大學里學的內容,所以其實不是很難。但是,難的地方在于,他沒有固定的考點和題型,而且管理類聯考里的數學的考點都是很基本的,這些考點包含的內容太豐富了,很難全面的復習到,就算你把什么“精點”和“指南”全都看了一遍也不能保證你復習全了,所以,我建議大家一定要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建出清晰的體系,只要是你復習過的就讓它進入你自己的體系,一旦考到就馬上能反應過來,不要讓知識點在腦子里變成混亂的一堆東西,明明看到過的東西也想不起來。因為聯考里的數學基本上不需要很大的運算量和知識儲備,它考的就是一個靈活的方法,所以要多做題,多總結,一定要會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我自己的做法是,買了一包A4紙,按照機械工業出版社版的那本“精點”的目錄的順序,把每一章的內容按知識點一一列出來,每個知識點寫在一張紙上,然后再分別在每張紙上補充這一知識點都考到過什么,把具體的題型或者題目抄上去,或者,我有一個比較夸張的做法:我把我用過的數學書都復印了一本(機工版的精點和北航版的指南),然后把我覺得有用的題都剪下來粘到我的相應的紙上,這項工作我做了一個月,我自己覺得很有效,我做完這項工作后還剩大概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考試了,這一個多月我只把我整理的這些東西重新做了一遍,然后最后做了幾套真題和模擬題就去考試了,書根本不用重新看(因為都剪了)。我最后數學考得還不錯,關鍵是思路很清晰,看到題目就大概知道考的是哪個知識點,能馬上反應過來。
5 一定要有具體的學習進度的計劃
這一點,可能剛開始的時候大家沒有什么體會,但越到后來越重要,尤其是到最后兩個月,有具體計劃的人心里更有底氣,更有把握。因為你很明確的知道自己已經看過了什么,掌握了什么,還有什么是沒有看、沒有掌握的。而你如果沒有具體的計劃,到最后你會亂了陣腳的。
關于如何列計劃,我自己有一些小小的體悟。首先,不要把計劃列的太詳細,因為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提前預知,每天都會有你計劃外的事情發生,比如你明明計劃“早上六點讀英語一小時,七點吃早飯,八點到十一點看數學,十一點到十二點做一篇閱讀,十二點吃午飯……”可是十點左右突然你肚子疼,你必須去校醫室買點兒藥;或者你接到電話,同學讓你幫他去取個快遞;或者你一不小心把水杯碰撒了而別很不幸水灑進了手機里,你不得不去修手機……反正總會有計劃外的事情出現,而如果你的計劃列的滿滿當當,每個小時你都安排好了,中間耽誤了某些環節,你的計劃就完不成了,這樣你就會很懊惱,為自己耽誤了時間而焦慮,你情緒就會變差,而壞情緒又會影響你看書做題的質量和效率,所以,這就形成了一定意義上的“惡性循環”。其次,不要高估了自己,不要按照自己狀態最好的時候的進度去列計劃,那樣一定也會形成上述的惡性循環。
我到考研后期列的計劃通常是四到五天列一次。因為我自己的狀態基本上是有周期的,有的時候一整天都精神飽滿,看書效率也很高,有的時候卻會萎靡不振,不想看書,不想做題。通常我每四五天就會這么循環一次,所以我的計劃一般都是四到五天列一次,列出自己這幾天要做幾套題、背多少頁單詞、看多少頁書等等。
還有一點就是,計劃最好不要隨隨便便寫在廢紙上,完成了就扔了。我自己習慣是寫在本子上,留著,每隔一個月看以下,這樣可以回顧自己都完成了些什么,這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已經完成了這么多任務。而且,如果你有某些看過的內容突然不記得了,你可以暗示自己,“這個我是四天之前下午看的,我應該能回憶起來:我當時看的時候是如何理解的、如何記憶的、我當時是用哪只筆在哪張紙上邊寫邊記來著……”這樣真的可以幫助自己回憶一些看過的內容。我自己經常這么做,建議大家可以試試。
社科賽斯官方微信
社科賽斯官方微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如發現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相關信息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容除非來源注明社科賽斯,否則均為網絡轉載,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