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童鞋們都知道MBA考研復習要非常努力,找準方向堅持下去對吧?堅持也有找對方向哇,每個人的習慣在考研復習中的作用可是非常之大,三心二意、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朝令夕改這些覺得是MBA考研復習之大忌!快來看看這些好習慣,你缺哪一個?不是我說,第九個做好了,專業課更容易得高分——

1. 制定科學合理的復習計劃

 

每個人的學習情況不一樣,復習計劃也會有所不同。但是在復習計劃里一定要明確一點:多長時間內,完成什么內容的復習。并且要盡量將這樣的計劃做細一些,最好細致到一周內(甚至一天內)完成什么內容的復習。這樣詳細的計劃會讓你的復習更有目標感,落實起來有據可依也會更好。考研復習就像馬拉松,以一定的步伐有節奏地堅持跑下去,才能取得好成績。

 

2. 及時完成計劃的學習任務

 

在MBA考研復習過程中,大家制定好復習計劃后,一定要努力督促自己嚴格執行。最好把每個任務分割成小任務,根據復習時間和復習的內容,合理安排好每個時間段復習什么具體內容。這樣有利于大家每個時間段內集中做一件事,避免精神不集中。并且,小任務的快速完成也容易讓大家有小小的成就感,從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繼續接下來的復習。

 

3. 勤做筆記會做筆記

 

在MBA考研看書復習過程中,大家一定要養成動手做筆記的好習慣,對于不懂的有疑問的問題,關鍵的信息和知識點,可以進行著重標記,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區分,不過小編建議大家做筆記使用的筆顏色最好不要超過三種,不然花花綠綠的,不利于大家再次復習。「處處都是重點等于沒有重點哇~」

 

4. 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相結合

 

心理學研究表明,將嘗試回憶與反復識記結合在一起使用,記憶效果會更好。舉例來說,當識記完一部分知識點之后,合上書,將剛才所識記的內容在頭腦里像放電影似的放一遍。在放的過程中,遇到「卡帶」時候,即回憶不出來的時候,再重新識記這部分內容。嘗試回憶的方法還可以在你出去散步或者上衛生間的時候使用——在頭腦里問自己幾個關于剛才識記內容的問題,要求自己回答。如果回答不出來,回到自習室后的時候馬上翻看書或筆記將之記下來。

 

嘗試回憶是一種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動腦筋思考。將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重現」,使其顯得突出、顯眼、深刻,自然起到鞏固強化記憶的作用。經常這樣回憶,不僅記憶力大增,而且還能養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此外,回憶是復習成果的無聲表達,如果表達不出來,自然會很著急地看書、翻筆記,自覺地把遺忘的部分作為重點來看。這樣看書和整理筆記就有了更明確的目的,積極性也自然得到了提高。

 

5.過度學習150%

 

有的同學可能想,為了增加我們記憶的鞏固程度,那我就反復地、不間斷地記唄。因為俗話說得好:「熟能生巧」嘛!但是,考研的知識點確實太多了,我們沒不可能有足夠無限多的時間來進行反復的、不間斷的記憶。并且即使有足夠無限多的時間供我們記憶,我們也可能會發現,記憶效果并不與記憶次數呈單純的正比關系。

 

研究發現:人們對所學習、記憶的內容達到了初步掌握的程序后,如果再用原來所花時間的一半去鞏固強化,使學習程度達到150%,記憶效果最佳。即過度學習150%時效果最佳,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是很不經濟的,因為過度學習太多,會出現注意分散、厭倦、疲勞等消極效應。在這種情況下,學習時間越長,越學習不進去,從而導致「報酬遞減」現象,記憶效果自然就不好。

 

6. 充分利用好醒來后和臨睡前的時間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記憶中會出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前攝抑制是指先學材料對回憶后學材料的干擾。倒攝抑制是指后學材料對回憶先學材料的干擾。相比較而言,一天當中,剛剛醒來的時候我們的記憶將不會受到先學材料的干擾,臨睡之前我們的記憶將不會受到后學材料的干擾。所以,「醒來后」和「睡覺前」的時間是兩個絕佳的記憶黃金時段。

 

睡前的這段時間可主要用來復習白天或以前學過的內容。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規律可知,對于24小時以內接觸過的信息,我們能保持34%的記憶,這時稍加復習便可恢復記憶。加之不受后攝抑制的影響,識記材料更易儲存,會由短時記憶轉入長期記憶。另外,根據研究,睡眠過程中記憶并未停止,大腦會對接受的信息進行歸納、整理、編碼、儲存。所以臨睡前的這段時間是非常寶貴的。

 

7. 不同科目交叉復習

 

很多同學在學習與制訂復習計劃時,總是喜歡半天或一天復習一個科目,而且一下復習很長時間,其實這樣做是不科學的。研究表明,內容的相似性越大,相互間的干擾也就越大。而且因為復習一個科目的時間過長,容易產生厭倦感。所以,在復習時應該不同科目交叉復習,如果能做到文理交叉復習,則效果會更好。

 

8. 復習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有同學在復習的時候,往往只用眼睛看。如只看數學公式、英語單詞,不動手寫,也不動口讀。結果發現,在做題的時候往往將公式寫錯,將單詞遺忘。朱熹曾經提出,讀書要做到「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在此基礎上,還必須加上一個最好加上一個「手到」。其實歸根到底,就是我們在復習的時候要多通道協同記憶。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若把視覺與聽覺結合起來,能夠記住65%.如果在加上動覺的參與,即「手到」,相信記憶效果會更好。所以,在復習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注意力集中(心到)、眼睛看(眼到)、嘴巴讀(口到)、手在寫(手到)。此法尤其適于復習外語、政治、數學公式這類一記憶性較強的學科內容。

 

9. 形成知識網絡

 

考研需要復習的知識點非常多,將所有知識形成網絡就非常重要。舉例來說,如果已經復習完了政治科目中毛澤東思想概論的所有知識點,這個時候必須跳出單個微觀知識點的局限,將自己放在一個較為宏觀的位置來俯視這些知識點,找出這些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如果已經復習完了幾個知識塊,也同樣要俯視這些知識塊,找出知識塊之間的內在聯系。總之,不能讓知識點零散地堆積在我們的頭腦里,一定要將它們組織起來,形成網絡。在專業課復習過程中,這一點尤為重要,形成了知識體系和框架,咱們就不用擔心碰到自己不太熟的問題不知從何答起無話可說了,按照知識脈絡和框架,咱們即使是答得不準確也不至于太離譜哇~

 

10. 定期對復習進行反思

 

有同學在復習的過程中只顧埋頭復習、勇往直前,從來不回過頭來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復習狀況,因為覺得回頭來看是浪費時間,影響前進的速度。但事實上,我們是需要不時回頭反思自己的。定期反思一下近段時間的復習狀況,有利于我們及時總結復習中的成敗,找出復習效果不佳的原因,發現復習中的薄弱環節等等,而所有這些將使我們在復習的道路上少走很多彎路。

 

 

「細節決定成敗」。相信所有身體力行過的人一定會點頭稱是。在我們考研復習中也是如此,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培養一些小小的的好習慣,會在不知不覺中促成你意想不到的巨大收獲呢。小編覺得,習慣一定要從最開始就努力養成,最后一步一步習慣成自然,那么隨之而來的收獲必將也是再自然不過的了,你覺得吶?

 

悄悄告訴小編,你有哪些壞習慣呀?打算養成哪些好習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