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MBA聯考還有不到30天的時間了,你的寫作素材還沒積累夠?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寫作素材必殺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觀察
 
1、引言
 
觀察是人們認識客觀事物最直接,最基本的手段。分析、比較、研究都是以觀察為基礎的。觀察必須認真、細心、全面。如果馬虎、粗疏,那么深入的思考、比較、研究就失去可靠的前提,當然也就不可能對客觀事物有全面正確的認識。
 
2. 素材
 
(1)張衡觀測天象制作渾天儀
 
東漢杰出科學家張衡,在任太史令時,專心研究天文歷算。在當時,有種比較先進的天文學說叫渾天說,認為天是渾圓的,像一枚禽卵,天像卵殼,地像卵黃,在天的中間,日月星辰在“卵殼”上不停轉動。張衡認為這樣的結論不完善。于是他天天觀測天象,積累了大量恒星運動的資料并對恒星運動的規律進行了分析研究,制成了渾天儀,繼承和發展了前人的渾天說。渾天儀用銅制成,主體是一個球體模型,上刻著恒心、南極、北極、經度、黃道、赤道。儀器上表現的情況同天空中星象出沒完全相符。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完全由于張衡堅持觀測天象的結果。
 
(2)法布爾一生觀察昆蟲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讓·亨利從幼年起就經常觀察昆蟲。他數十年如一日,一天也沒有停止過對昆蟲的觀察和研究。對一種昆蟲的觀察研究往往經歷幾年、十幾年,甚至40年才下結論。
 
他對昆蟲的觀察極為專心,仔細,為了研究松毛蟲的生活規律,常常把眼睛都看腫了。手指也被松毛蟲的毒刺刺腫了,他也毫不在乎。在觀察中發現狩獵蜂刺穿昆蟲的神經節加以麻痹,用作幼蟲食料,他興奮不已。晚年還詳細觀察棲息于未墾地中的各種昆蟲,將觀察研究所得陸續寫出《昆蟲記》十卷。??
 
二、恒心
 
1.引言
 
德國詩人席勒說:“只有恒心可以使你達到目的”。一個人在確定了奮斗目標以后,若能持之以恒,始終如一地為實現目標而奮斗,目標就可以達到,世上無數的成功者就是明證。
 
2.素材
 
(1)愛迪生的恒心
 
愛迪生被世人譽為“發明大王”,他一生為人類提供了約二千項大小發明。他成功的秘笈就是“勤奮”加“恒心”。為了尋找燈泡內的耐熱材料,他先后試用了大約六千種纖維材料,最后找到了碳化竹絲。第一盞竹絲燈雖然亮了1200個小時。但他繼續不斷探索,持之以恒,不斷改進,最后發展到鎢絲燈,前后花了20年時間。
 
(2)福樓拜對莫泊桑的教誨
 
被稱為“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19世紀作家莫泊桑,到30歲時,他的作品卻一篇沒有發表。他開始喪失信心,不再練習寫作,想改行經商。他姐姐批評他缺乏恒心,并建議他去拜訪比他年長29歲的福樓拜。
 
福樓拜當時是享譽文壇的大作家,他和藹地接待了來訪的莫泊桑,把莫泊桑讓進書齋,指著自己的作品說:當初我也跟你一樣灰心過,動搖過,但最后還是堅持下來了,重要的是要有信心和恒心?;丶液?,莫泊桑繼續埋頭練習,勤作不輟,不久就發表了自己的處女作《羊脂球》,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了。他一生寫了三百多篇短篇小說,6部長篇小說,3部游記以及許多關于文學和時政的評論文章。
 
三、基礎
 
1.引言
 
基礎是根本,根深才能葉茂。基礎扎實牢固,才可能有高精尖。沙灘上是絕對蓋不成高樓大廈的。求學問,辦事業都要重視打好基礎。不注重在打基礎上下功夫,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其結果欲速則不達,往往以失敗告終。
 
2.素材
 
(1)書法家的“墨池”
 
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住地有一個“墨池”。王羲之從小跟從書法家衛夫人學書法時就懂得苦練基本功的重要,12歲時他就開始鉆研書法論著。成人后,認真臨摹名家手跡。因為日夜練字不輟,筆硯就在屬于前池塘里洗。天長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變成一池墨水。由于他重視基礎,基本功孔實,所以后來達到書法的高峰,被人尊為“書圣”。他諸體皆精,尤其擅長正書和行書。所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評為“天下第一行書”。
 
(2)門采爾練畫
 
德國著名油畫家、版畫家門采爾是靠自學成畫家的。他平時苦練繪畫基本功達到了狂熱的程度。有一天,人們看見他坐在一條臭水溝旁,行人覺得奇怪:休息也不能坐在臭水溝旁?。孔呓豢矗瓉硭趯P闹轮镜卦谧鳟嬆兀偛潘缢疁蠒r,不小心弄臟了鞋子,此刻他就是專心畫他那滿是污泥的鞋子。門采爾無論走到那里,身上都帶著畫筆。見到什么感興趣,就畫什么,終日手不離筆。有人對他開玩笑說:“你大概患了繪畫‘狂熱癥’吧?”門采爾詼諧地答道:“我希望我的這個病是絕癥。”、
 
四、機遇
 
1. 引言
 
機遇,青睞有準備的人。它不相信眼淚,它與怯懦、懈惰無緣。機遇稍縱即逝,目光敏銳、勇敢果決者常常能獲得它。機遇對任何人是平等的,能不能抓住它,主動權在每個人手里。
 
2. 素材
 
(1)諸葛亮待機而出
 
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著名政治家,軍事家。15歲時隨家人為逃避戰亂,離開山東老家輾轉到湖北襄陽避難。17歲時隱居在襄陽城西的隆中。諸葛亮少有大志,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時大政治家管仲和軍事家樂毅。因此,他隱居隆中邊種地,邊修學,靜觀天下,待機而出,人稱“臥龍”。
 
漢末以來軍閥混戰的形勢已趨明朗。曹操基本上統一中國北方,勢力最大。孫權割據江東統治鞏固,勢力次之。劉表、劉璋等軍閥也各有地盤。劉備在參加鎮壓黃巾起義軍中,組成了一個勢力不大的軍事集團,但屢被曹操擊敗,被迫輾轉投靠,沒有自己固定的地盤。為發展自己勢力,劉備到處訪尋人材。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諸葛亮向劉備精辟地分析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并提出了對策,這就是有名的“隆中對”。
 
諸葛亮登上政治舞臺,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掌握著軍政大權。他聯孫抗曹,取得著名的赤壁之戰的勝利,并乘機占領荊州,進軍四川,取得益州,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劉備建立和鞏固蜀漢政權,做出了巨大貢獻。
 
(2)拿破侖捕捉機遇
 
拿破侖·波拿巴,法國18世紀政治家,軍事家,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百日王朝皇帝。可他原來只是一個小小的尉級炮兵軍官。
 
1793年,他被派往前線,參加進攻土倫的戰役。正當革命軍前線指揮官面對土倫堅固的防守犯難的時候,拿破侖立刻抓住這個機會,直接向特派員薩利切蒂提出了新的作戰方案。在薩利切蒂苦無良策時,看拿破侖的方案很有新意,就立即任命拿破侖為攻城炮兵副指揮,并提升為少校。拿破侖抓住這個機遇,在前線精心謀劃,勇敢戰斗,充分顯示出他的膽識和才智,最后攻克了土倫。他因此榮立戰功,并被破格提升為少將旅長。終于一舉成名,為他后來叱咤風云,登上權力頂峰奠定了基礎。
 
五、節操
 
1. 引言
 
氣節操守,是做人的標準,是檢驗靈魂的試金石。具有高尚節操者,誠信無欺,見義勇為,甚至舍生取義。他們能做到:“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
 
2. 素材
 
(1)譚嗣同從容就義
 
1898年6月8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戊戌變法失敗。戊戌變法維新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譚嗣同,當時完全有機會逃走。另一位變法運動的領導人梁啟超也反復催他盡快離開,但他拒不逃走,并慷慨激昂地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在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之前,譚嗣同的父親也曾多次寫信催他回家,以免殺身滅族之禍,但他已抱舍生取義之志,對老父的來信均付之一笑。
 
受刑前,他面對上萬圍觀群眾高呼:“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與譚嗣同一起就義的還有劉光第、楊銳、楊深秀、康廣仁、林旭等人,史稱“戊戌六君子”。六位義士,個個大義凜然,寧死不屈,他們高尚的節操,為世人所景仰。
 
(2)蘇格拉底堅守哲人的節操
 
蘇格拉底,古希臘哲學家。他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于認識自然,而在于“認識自己”。強調“美德即知識”,知識的對象即“善”。當時奴隸主統治者控告他傳播異說,毒害青年,反對民主之罪,判他死刑。他從容地對法官說:“作為一位哲人,我堅持哲人的節操,如果你們提出條件,說只要我以后不再從事哲學研究,就可以放我,讓我活下去,那么我的回答:只要我活著,我就不會放棄我的信仰。”
 
六、謹慎
 
1. 引言
 
“動必三省,言必再思”,所言所行應權衡利弊,周密計劃,切不可輕率盲動,草率行事,否則等待的結果將是失敗的命運。謹慎決不等于畏首畏尾,膽怯退縮,而是把言行構建在認真調查研究和周密思考基礎上的。
 
2、素材
 
(1)范蠡功高慎歸
 
春秋末,范蠡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忠心效命,勤苦效力,為越王謀劃20年,幫助勾踐發憤圖強,經過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越國國勢日盛。公元前482年,乘吳王夫差在黃池大會諸侯之機,他建議勾踐發兵攻吳,獲大勝,俘吳太子友,數年之后滅吳,迫使夫差自殺,雪洗越國當年被吳滅亡的恥辱。繼而又助勾踐北征,直逼齊魯,稱霸中原。
 
此時范蠡覺得危險就在眼前,功高震主,君主只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歷史上“兔死狗烹”的例子多了。于是他收拾細軟,帶上家屬悄悄遠去,改名陶朱公,歸隱經商。與其同時輔佐越王的文種,不聽勸告,留戀富貴,結果被勾踐所殺。
 
(2)長孫皇后位尊守慎
 
長孫皇后與其兄長孫無忌,幫助唐太守李世民完成大業,建立大功。太宗欲封長孫無忌為宰相,長孫皇后聞訊后,出面力阻。她對唐太宗說:“臣妾感謝圣恩,臣妾已位尊至皇后,長孫家不能再封賞了。漢朝的教訓太深了,當年呂后受皇上寵幸,滿朝都是呂家的人,結果圖謀造反,遭滅之災,禍國殃民。長孫無忌不能為相,請求皇上另找人選。”李世民拒不采納皇后的請求,仍封長孫無忌為相。
 
長孫皇后向皇上請求遭拒絕,于是就將其兄長孫無忌找去,向他講清利害,要他遠避裙帶,切不可貪圖眼前榮華富貴而釀成大禍。無忌最后被皇后說服,向皇上力辭宰相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