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國美永樂并購并不只是錢:整合決定成敗
    國美成功并購永樂以后,擺在慶功宴后面的是一系列嚴峻的挑戰,包括供應鏈、管理層、信息系統等在內的內部資源整合都是關鍵。其中信息系統的整合,被公認為最難操作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
    7月25日,國美掌門黃光裕和永樂董事長陳曉共同現身雙方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國美、永樂合并。
    7月25日,國美和永樂合并案最終塵埃落定,家電連鎖業第一巨頭也隨之誕生。
    根據中國連鎖業協會的數據,2005年國美實現銷售規模498.4億元,永樂銷售規模151.7億元,在行業中分列第一和第三。照此規模合并后,新公司的門店數量將達到625家,銷售規模達到650億元,是蘇寧銷售規模的1.64倍。2005年蘇寧銷售額397億元,門店共有350余家。而全球最大家電連鎖百思買收購五星電器后,在國內的銷售額也不過150億元,門店200家左右。
    雙方合作成定局以后,業界普遍反映樂觀,不過,現在論其成敗似乎還早,國美永樂要想成就新的霸業,還有一系列挑戰擺在眼前,包括供應鏈、管理層、信息系統等在內的內部資源整合都是關鍵。其中信息系統的整合,被公認為最難操作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
    IT支撐雙方崛起
    國美的信息化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當時黃俊欽利用自學的計算機知識給當時僅有的三四家門店的國美編寫了一個電腦程序,用于電腦收款,這相當于是最初級的應用了,對于規模還沒做起來的國美還算夠用。不過,到2002年,國美就開始迫切感覺到了信息化應用不足對于其發展的束縛,當時國美在全國已經擁有100多家分店,每次盤點庫存,都還要從總部打電話到分部,再從分部打到門店,然后每個門店人工匯總數據后再向總部上報,費時費力。隨著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門店的不斷增多,信息化已經成為國美發展的軟肋。
    2002年5月,國美電器經過多方調研,最終上馬了武漢金力供應鏈系統,從管理的角度來講,優化了集團-分公司-門店之間的工作流程、業務流程、物流流程、服務流程,以及核算體系和單據流轉環節。從直接運用的效果來講,理順并提高了從銷售開單、提貨、配送、安裝、維修,到進貨、結算的速度和效率。
    在應用系統的實施上,國美電器在家電行業里一直遙遙領先。ERP系統的應用,使國美電器全國門店連線,實現了信息共享、有效溝通,加強了國美電器的訂單管理、庫存監控與配送優化,為建立快捷的國美電器供應鏈提供了技術支持;供應鏈管理(SCM)的廣泛實施大大提高了國美電器行業運營與現代化經營管理水平;此外,網絡服務也是國美電器信息化的一大特色,國美電器于2002年搭建了完整的電子商務平臺,設立了網上商城、訂單查詢、配送信息、付款方式、退換貨規定、缺貨登記等互動欄目,把傳統家電產品搬到網上實行在線銷售。
    而創建于1996年的永樂電器也曾經歷過信息化拐點。永樂在2000年時就開始規劃建設自己的第一個計算機系統,用于商品的進銷存管理。而到了2003年,永樂的銷售額已經突破100億元,門店數量達到了100多家,業務的急速擴張所帶的集中采購、倉庫集中管理等難題已經讓其2000年上的ERP系統疲于應付。就在這一年,永樂將信息化建設提上了日程,通過在原ERP系統上做加減法,向物流管理邁進,完善了信息系統建設,實現了企業內部信息的共享性、信息流動的時效性,改變及深化企業的管理模式,建立起產業上下游的平滑連接,從而提升企業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