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兩粒種子躺在泥土里,春天到了,一粒種子破土而出。而另一粒種子說到:"我沒那么勇敢。我若向下扎根,也許會碰到巖石;我若向上長,也許會傷到我的莖。"于是它甘心呆在泥土里。幾天后,它被一只毋雞吃掉了。

  同樣的種子,同一片沃土,不同的遭遇,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那就是常說的: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長在同一片土地上,一顆種子敢于面對挑戰與困境,破土而出,為自己開創了一個美好的未來。而另一顆種子,卻害怕挫折與磨難,甘心呆在自已的"安樂窩"里,結果埋葬了自己。從辨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出發,可以看出,因難與挑戰雖往往給人以挫折,卻也可以催人奮進,給人以力量;而安逸與保守雖可以暫時保身,但最終卻使人墮落而遭淘汰。有一句話說得好:苦,可以折磨人,也可以鍛煉人;蜜,可以養人,也可以害人。可見:人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早在兩千多年,孟子就寫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古,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古人更提出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一忘身"的說法。而李自成由得天下到失天下的過程為上面的說法提供了有力的納佐證。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深知這段歷史,都懂得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道理。

  可生活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時代里的中國人,是否真正地意識到了生存的危機與挑戰?看看身邊一些含著棒棒糖的"小皇帝"們,靠他們怎樣建設祖國的明天,怎樣使中國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啊?而當代很多家長卻口口聲聲"再苦也不能苦了孩于",為他們營造了不必櫛風沐雨的溫室,就真的是保護了他們嗎?

  我們這代青年人也是否應該考慮,我們又該如何對待自己的人生呢?有人說:痛苦是嚴格的老師,留給我們那么多思索;挫折是碩大的磨刀石,使我們的青春變得鋒利。人活在逆境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已的怯懦。

  那些溺愛孩于的家長們,別把孩子養成溫室的花朵;那些貪圖安逸的年青人們,別甘心置身于安樂的角落。從古至今,置之死地而后生,貪圖安逸被滅亡就是鐵一樣的道理。

  讓我們去做闖過暴風雨的花朵吧!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資格見到美麗的彩虹。畏懼困難而貪圖安逸,最終的下場就與那個躲在泥土里的種子的下場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