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2004年1月份MBA聯考寫作真題
1、分析下面的論證在概念、論證方法、論據及結論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目前,國內約有一千家專業公關公司。去年,規模最大的十家本土公關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30%,而規模最大的十家外資公關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15%;本土公關公司的利潤平均為20%,外資公司為15%。十大本土公關公司的平均雇員人數是十大外資公關公司的10%。可見,本土公關公司利潤水平高、收益能力強、員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顯的優勢。
中國公關協會最近的調查顯示,去年,中國公關市場營業額比前年增長25%,達到了25億元;而日本約為5億美元,人均公關費用是中國的十多倍。由此推算,在不遠的將來,平均每家公關公司就有3000萬元左右的營業收入。這意味著一大批本土公關公司將勝過外資公司,成為世界級的公關公司。
解析:
本題題干的論證中存在的漏洞主要有:
(1)在題干第一段的論證中,混淆了“公司規模”與“員工工作效率”之間的關系。員工的工作效率取決于兩個因素:員工的數量和員工在單位時間所完成的總有效工作量。十大本土公關公司的平均雇員人數是十大外資公關公司的10%,只能說明本土公司規模小,而不能得出結論“前者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
(2)公司的利潤水平與平均利潤率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根據本土公關公司的平均利潤率比外資公司高,推斷出本土公司的利潤水平比外資公司高。即使本土公關公司的平均利潤率高,但是總體利潤水平仍有可能低于外資公司。
(3)收入增長速度與收入能力或收入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在題干中也被混用了。營業收入增長率只有在增長基數基本相同的情況下才能說明收益能力的差異。本土公關公司與外資公關公司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著收入能力強(在小的基數的基礎上增加總是比在大的基數上增加容易),由本土公關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高于外資公關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強的結論。
(4)中國與日本的人口結構存在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尤其對于公關這樣折城市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業而言,簡單地將日本的人均公關費用推廣到中國,是錯誤的類比。
(5)對未來市場總額的估計與現在市場中企業的總數不是同一時點的數據(前者是預測值,后者是統計值),不具有可比性。公關市場營業額的增長,極有可能伴隨著公關公司數量的增長。上述論證使用中國公關市場的營業額將增長到300億元的預測數據,計算出平均每家公關公司有3000萬元左右的營業收入,隱含的假設是公關公司的數量基本不變,這個假設是很難成立的。
(6)論證根據中國公關市場的營業額的增長,推算出每家公關公司的營業收入有大的增長。這里,受益于營業收入增長的自然同時包括國內和外資公司。因此,這不能成為大批本土公關公司將勝過外資公司的根據。即使中國的公關營業總額增加到300億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個公司營業收入水平很高,但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資公司,無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將擊敗外資公司的結論。
(7)當我們討論本土公關公司中是否會誕生一批世界級公司時,采取平均的方法所推算出的每個公司的平均營業收入缺乏說服力。在某個行業中,常常是20%的企業創造了80%的市場營業收入,所以,這種根據平均值推斷的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
2、 根據以下材料,自擬題目撰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論說文。
一位旅行者在途中看到一群人在干活,他問其中一位在做什么,這個人不高興地回答:“你沒有看到我在敲打石頭嗎?若不是為了養家糊口,我才不會在這里做這些無聊的事。”旅行者又問另外一位,他嚴肅地回答:“我正在做工頭分配給我的工作,在今天收工前我可以砌完這面墻。”旅行者問第三位,他喜悅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