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又是陌生的一站了。
從華山下來走到華陰車站的時候,已近傍晚,天出奇的熱。
上車后,同座的是一位健談爽快的年輕律師,也記不起是如何搭上交情的,只是同行的朋友與這位律師都是1979年上大學的,雖然一個學法律,在西安,一個學電子,在廣州,卻因為都是79級的,竟然平添了一份親近。這位79級學法律的同學大呼大家是"級友",一下子便不再陌生。一路上聽他講他經辦的案子,聽他介紹西安的風情,很快就到了西安站,我們握手話別,覺得相遇真是快樂。
出了車站,沒有想到竟然下起了滂沱大雨,這個時候,已經是午夜時分,我們預先沒有確定酒店,又是第一次到西安,一下子想不出該怎么辦。忽見車上相識的律師跑了過來,要我們跟他走,他說會幫助我們解決好住宿的問題。
雨還在疾猛地下著,趕上最后一班車,好像走了很久的路,我們才隨律師下車,著沒過膝蓋的積水,又走了一段路,才進了宿舍。律師匆忙地為我們搞好熱水,又安排好住處,才說他第二天要外出公差,必須趕回家里取些材料,交代我們走的時候,拉上房門就可以了,房里的一切東西都可以盡管使用。律師交代完這些就匆匆忙忙地離開了,這個時候已經是凌晨兩點。
休息好后,按照囑咐拉上房門,我們走了出來。積水已經退盡,一切都沐浴在雨后的清麗之中,再登上交通車,我們才知道昨晚我們到了郊外。
一夜的大雨中,我承受了怎樣的照顧和信任。我們并不相識,我甚至不知道他姓什么,叫什么,只是知道他1979年開始讀大學,是律師,西安人。匆忙中,我們竟然忘了互通姓名,我很懊惱自己的粗心,可是轉念一想,或許這不經意的做法更來得親切、真誠,就如同從小到大的好同學一樣,直呼你我,不分彼此,那份信任便油然而生。
以自己的經歷,似乎欣賞別人不是太難的事情,但其實信任一個人卻不是那么容易。也許這是環境復雜所致,古語也常常告誡我們"防人之心不可無","逢人只說三分話"。所謂練達人情,通曉世故的人生體驗,不僅僅是隨時提醒自己"不過如此",更讓人不再輕易動用感情。它使人學會了如何遇事卻步,以便保護自己,使人學會了"洞察",也使人學會了冷漠。
然而,在這個疾風驟雨下的古都西安,我卻深切地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純真情誼和信任。我們不能否認,人性確實有惡的一面,但是我們也要承認,人性有著溫暖善良的一面。認認真真想,我們怎樣在有形無形之中,得到了別人的幫助和信任,而我們自己也在有形無形中,怎樣信任和幫助了別人,這恐怕是社會得以形成的緣故吧。
一個繁榮昌盛的文明社會,依靠的是人們的習俗和道德,每一個人都渴望其他人承認自己的尊嚴和地位,每一個人都是通過與其他人的聯系,而派生出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來源于人類追求自身價值獲得承認的一種本能的欲望,正是這種欲望的沖動,成為整個人類歷史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但是,個人自身價值的獲得需要基于群體的認同,群體認同的基礎是信任,如果不能夠形成信任,也就無從獲得個人的價值。
群體是以相互信任為基礎而產生的,沒有信任這個條件,群體無法自發形成。因而信任同時也是一種隱含的道德準則,所以,我們可以依據信任的程度,來判斷人們的素質,也可以依據信任來判斷是否可以形成誠實合作的群體,以及共同遵守的規則。就如,我們會信任一個醫生,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他,因為我們基于相信他具有醫德,會遵守醫生的職業道德。
曾經和學者們討論,合作的前提是什么?很多學者認為依賴信任合作,不如依賴契約合作,甚至有人堅持依賴利益合作更加可靠。但是,我沒有認同這些觀點。盡管契約和利益是今天人們結合在一起的重要因素,但是最有效的組織都是建立在擁有共同的道德價值觀的群體之上,這些群體不需要具體的契約,也不需要詳細利益的分配,他們謹守相同的道德默契,這種默契所形成的信任為組織打下堅實的基礎。記得我到山西,去看晉商的輝煌,探尋晉商成功背后的因由,正是信任使然。
福山關于信任的研究,給了我極大的觸動,福山認為,通向社群生活的道路有三條:
第一條是家庭和血緣關系;
第二條是血緣關系之外的自發社團,諸如學校、俱樂部和專業組織;
第三條就是國家。
而上述每一條途徑都有相應的經濟組織形式,即家族企業、專業管理型企業和國有或由國家資助的企業。福山認為,第一條和第三條途徑是緊密聯系的:以家庭和血緣關系作為實現社群生活基礎的文化,在建立大型、穩定的經濟組織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困難,于是只能依靠國家來創建和支持這種大型組織。
福山在自己的研究里,具體分析了王安實驗室的失敗。王安實驗室1984年的營業收入就到了22.8億美元,一度雇用了32.08萬員工,成為波士頓地區最大的雇主,也成為20世紀50年代人們津津樂道的美國新一代偉大的高科技企業成功的故事之一。但是到了80年代王安準備退休的時候,他堅持讓其在美國出生的兒子接管公司,地位超過幾位資深的高級經理,包括公司內部公認為理所當然的接班人約翰?康寧翰,這使得這些經理紛紛離開了公司。而王安的兒子接管公司的第一年,公司首次出現虧損,在之后四年中,公司90%的利潤消失,到了1992年,公司申請破產。王安公司的失敗正是王安無法信任非血緣關系的經理的結果。
家族以外缺乏信任,使無血緣關系或者依賴關系的人很難真正組成有效的組織。林語堂也曾分析過中國和日本的差異,他說日本社會宛如一整塊花崗巖,而傳統的中國社會則像一盤散沙,每一粒沙就是一個家庭。但是無法形成有效的組織,我們就無法真正推動社會的進步。
想起秦始皇。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是皇帝尊號的創立者,同時也是中國皇帝制度的創立者,使中國進入了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帝制時代。他也使中國第一次完成了政治上的統一,形成了"車同軌,書同文"的局面,為其后各朝代謀求統一奠定了基礎。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國為之后近1700年的時間,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先進于西方,從而比西方發達奠定了基礎。所謂"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百代猶行秦法政",兩千年的皇權時代的中國,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襲了秦朝的制度。李白的詩《古風》寫道:"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然而就是這個皇帝,人們也有另外的評判,《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不信功臣,不親士民,廢王道,立私權,禁文書而酷法,先詐力而后仁義,以暴虐為天下始。"賈誼的《過秦論》中也有這樣的論述:"一夫作難而七廟墮,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心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也許我也不能夠評判秦始皇的功過,世人還在不斷地評說中,但是統一大業的蓋世之功,相伴的是猜疑和不信任,雖有萬里江河,長城綿延,依然逃脫不出秦王朝滅絕的宿命。
在古城墻外默然佇立,那寬大的秦磚,雖已陳舊,卻仍堅實美麗,歲月的步履,雖曾在它身上留下風雨剝蝕的痕跡,光陰的長河,也終淘盡它所曾有過的風采與光榮,但是,當我與高大的城墻相對的時候,那傳統建筑所隱然透出的雍容氣象,破空而來,使我仿佛置身在宏大祥和的世界,內心引起陣陣激蕩。
在若有所悟的深情凝視中,我默默接受著溫和的撞擊,雖然,在歷史進化的過程中,我們不宜過分崇拜傳統,迷戀過去,但是,透過對傳統事物的省思與接觸,我們或許才能夠更具體地領悟傳統,就像眼前這座相法端嚴的古城墻一樣,它沒有金碧輝煌的外貌,然而,它所可能有的沉潛淵深,包容豐富,唯有以淡泊寧靜之心去相遇,方可與之感應。
人們常說,童年最快樂,通常我們只是想到,那是由于童年的無憂無慮,事實上,童年的快樂更是來自對環境由衷的欣賞,和對人與人之間絕對的信任。因為信任和欣賞,影響了周圍人,因而孩童具有非凡的魅力,使得在孩童身邊的每一個成熟的人都得到凈化,幫助孩童實現他們的理想。這份信任才是人生最可貴的性情。 [FS:PAGE]
雨后的古城仿佛鍍上了一層金,使它更加氣派。站在它的面前,感受著陌生朋友帶給我的信任,真正明白了不主張"擁有"的老子,原是用"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來從反而求正的至高哲理,心也隨著一抹信任的光輝,溫暖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