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6月8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項目副主任孫龍出席了南京大學承辦的第六屆中國MBA/EMBA暨管理類專業學位招生經驗分享主題論壇,并發表了題為“轉換視角:MBA市場潛力的探討”的主題演講,指出了MBA的市場潛力及MBA招生存在的問題和對策,以下為講話實錄:

中國MBA從1991年走到現在,培養出了一批非常優秀的MBA校友,并分布在各個行業 領域,隨著他們對MBA的理解加深,逐步增強了MBA在整個社會的接受度,也加大了MBA對身邊人的影響力。當下MBA的市場究竟有多大,則需要進行系統 的分析,一般分為兩個角度。第一為縱向視角:從時間來看,習慣性將歷史數據,如歷年報考人數、參加培訓人數以及咨詢人數作為依據。第二為橫向視角:從規模 來看,據統計,美國目前每年共培養MBA17萬人左右,中國東、西部再加上國際市場培養的MBA每年約為5萬人,可以說招生規模差距還是較大的。

 

我國每年培養本科生約750萬人,根據MBA招生規定的使用條件,這750萬人畢業3年 之后將達到MBA報考標準。按照傳統角度,我們會習慣于問“他們去哪里了?”,從而跟著他們去輔導班,去其他學校尋找生源,這是一種過時的思考方式。新的形勢下,商學院應當轉換角度,由問“他們在哪里?”向“他們需要什么?” 轉變,了解潛在MBA考生的切實需求,滿足其需求,從而吸引考生報考。

 

這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是什么阻礙著潛在需求向有效報考的轉化?孫老師認 為有三大鴻溝。其一、產品鴻溝,考生的預期培養內容及學習參與方式與院校提供的課程存在差距,產生產品鴻溝。其二、信息鴻溝,招生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把課程特點信息全面傳達給考生,或者考生不能聽到相關信息,導致信息鴻溝。其三、成本鴻溝,事實上不可規避的時間機會成本以及財務機會成本,成為阻礙考生由潛在 需求向有效報考轉化的第三大鴻溝。

 

明確了阻礙潛在需求向有效報考的轉化三大鴻溝后,要著力采取相關措施克服。孫老師在論壇 現場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通過深入了解潛在學生群體及其需求,挖掘院校自身優勢和特長,思考包括基本產品在內可以為學生提供持續的獨特價值來克服產品鴻溝;通過了解潛在學生和雇主的所在,清晰傳播自身獨特價值以及創新宣傳方式,使考生有效得到招生信息來克服信息鴻溝;引導學生理性思考,強調學習的自我投資提升屬性,摒棄MBA是消費的理念,并通過獎學金、靈活支付方式、幫助學生助學貸款等舉措緩減優秀學生短期財務壓力,從而克服成本鴻溝。

 

孫老師最后強調,報考人數反映的是社會對我們提供的教育產品的當下需求,所以需要我們在此基礎上,挖掘潛在需求,重塑和引領有效需求,努力彌合三大鴻溝,以此促使潛在需求完成向有效報考的轉化。

 

孫老師還表示,教育行業是非盈利行業,希望各界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共同愛護、呵護MBA品牌,一起發出對MBA的正確聲音,以促進MBA的發展和繁榮,共同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持續供應優質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