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機制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如今已逐漸發展成為全球治理最重要的機制之一。T20作為G20重要外圍會議之一,是全球智庫代表為G20貢獻智慧與思想的重要平臺。
2017年5月28至30日,2017年T20智庫峰會在德國柏林舉行。會議聚焦數字鴻溝、金融穩定、碳排放及定價、綠色金融、多邊主義和全球貿易等一系列問題,并為即將于9月在德國漢堡召開的G20領導人峰會提供政策建議和解決方案。
作為一家兼具國際視野、社會責任與健康力量的商學院,浙大管院始終以貢獻智慧、加強合作等方式推動全球經濟健康發展。會上,由浙大管院互聯網與創新金融研究中心(CIFI)與歐洲經濟政策研究中心(CEPS)和南非人文科學研究委員會(HSRC)共同領導開展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2017德國G20峰會政策建議。國內主流媒體新華社對此進行了廣泛報道。
截圖:數字技能普及(Digital Literacy)課題入選G20峰會的政策建議報告
作為2017年德國二十國集團(G20)會議智庫合作伙伴,浙大管院互聯網與創新金融研究中心(CIFI)本次與CEPS、HSRC所開展的兩個研究課題:數字基礎設施(Digital Infrastructure)與數字技能普及(Digital Literacy) ,旨在促進發展中國家電子基礎設施建設與數字技能普及,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建議。
5月31日,CIFI學術委員、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張瑞東教授和CIFI研究員劉起貴教授代表浙大管院互聯網與創新金融研究中心(CIFI)參加了T20智庫峰會,并就兩個項目的研究成果向大會進行主題匯報。張瑞東教授和比利時政策智囊CEPS的Felice Simonelli博士共同做了”數字基礎設施:克服發展中國家數字鴻溝(Digital Infrastructure: Overcoming the digitaldivide in emerging economies)”的報告。
張瑞東教授(右)代表浙大管院CIFI匯報數字基礎設施(Digital Infrastructure)課題成果
該報告指出,克服數字鴻溝是一個漸進的、階段性的過程,該過程也是一個生命周期的過程;不僅需要考慮物理的數字設施,也要考慮數字服務的可負擔性、用戶的數字知識和技能,以及整個社會的協調和支持。中國的經驗表明,政府在脫貧的國家層面上的戰略和投資對克服數字鴻溝意義重大;同時,對數字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和獲取是能否運用互聯網產生新的價值的重要環節。
劉起貴教授與南非人文科學研究委員會(HSRC)的KrishChetty研究員共同做了 ”縮小數字鴻溝:測量數字技能普及率(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Measuring Digital Literacy)”的主題報告。
劉起貴教授代表浙大管院CIFI匯報數字技能普及(Digital Literacy)課題成果
該報告指出,在促進發展中國家數字轉型的過程中,數字技能的培訓與基礎設施的建設同等重要。然而,由于目前國際上缺乏統一的對于數字技能的定義及對其發展水平的衡量標準,各國政府間合作不足,難以形成國際合力。因此,在G20層面推出一個國際數字技能評價指數,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一方面,它將幫助各國政府更好的理解本國數字技能發展的水平及不足,為制定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它也將為相關國際機構與組織提供一套完善的可參考標準,進一步促進數字技能培訓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事實上,早在今年2月,數字基礎設施(Digital Infrastructure)與數字技能普及(Digital Literacy) 兩個項目的政策建議報告(Policy Brief) 就已被G20組委會接受,并在G20 Insights主頁上發表。特別是數字技能普及(Digital Literacy)課題,由于項目組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測量發展中國家數字技能普及程度的方法,最終入選G20峰會的政策建議報告(20 Solution Proposals for the G20),其研究成果將在9月的G20領導人峰會期間進行匯報。
張瑞東教授與南非人文科學研究委員會(HSRC)Dr. Jaya Josie團隊合影
浙大管院互聯網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CIFI)由浙江大學管理學院和浙江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院(AIF)共建,主要研究領域為創新與創業金融、互聯網金融與資本市場、互聯網金融與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金融與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等。自成立以來,CIFI始終積極參與國際科研合作、發揮智庫功能,致力于推動中國乃至全球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產生了一系列具有實質性指導意義的豐碩成果。
浙大管院教授、AIF院長、CIFI中心主任賁圣林表示,在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逐漸獲得國際認可的背景下,中國的智庫也應該積極走出去,將合作與服務的對象由國內拓展到全球,提升國際影響力。